研究報告預測:今年經濟增速超過去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在其剛剛公佈的2002年秋季報告裏預測,2002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將明顯超過上年,GDP增長率將達到7.8%,甚至更高。2003年宏觀經濟運作仍可保持不低於2002年的增長速度。

    報告分析,宏觀經濟在今明兩年保持適度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在需求方面,自8月以來,進出口高速增長,不僅活躍了國內生産,而且由於較多貿易順差的實現,將使外貿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變為正值,預計2002年全年凈出口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將在10%左右;固定資産投資的高速增長是2002年宏觀經濟實現較高增長的最重要拉動因素,據測算,2002年上半年投資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了65%,並且在總投資中,非國有投資也明顯改變了較長時期中增長較為緩慢的狀況,表現出較快的增長,2002年上半年集體和個人投資分別增長了15.8%和19.4%,增幅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1個和12.9個百分點。在供給方面,住房、汽車、電信等與人民生活關係密切的産業部門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快速增長,這些高增長部門正在成為一段時期內宏觀經濟持續高增長的主導力量;高新技術産業部門也得到了明顯的快速增長;這些産業部門的高增長不僅有力地調整著經濟結構,而且加強和改善著宏觀經濟的供給結構,成為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的堅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的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一直呈下降狀態,消費品價格指數雖然在2000年和2001年出現過微弱的上升,但是自去年9月開始再次出現下降,到目前為止,除2001年10月和2002年2月因節日因素價格有所上升外,其餘各月均表現為下降,我國經濟存在著某種程度的通貨緊縮趨勢。對此,報告認為,在今後一兩年內既存在著促使價格進一步下降的因素,也存在著推動價格上升的可能。

    促使價格進一步下降的因素有:

    第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場競爭機制的加強,企業越來越重視通過各種形式的技術進步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而技術進步形成的生産經營的成本下降,産品性能價格比的提高將促使價格進一步下降。

    第二,加入世貿組織後,隨著進口關稅的逐步降低和其他進口限制的逐步減少,進口商品的品種和數量都在增加,不僅加劇了國內市場上的價格競爭,更重要的是將世界經濟目前存在的商品和勞務價格走低的趨勢傳導到國內來,使得國內價格受到明顯的降價壓力。

    第三,相對宏觀經濟增長來説,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特別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長期明顯低於經濟增長,形成由於收入相對不足而造成的有效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加之不同階層居民收入差距擴大速度較快,使得有效需求結構與供給結構的不對稱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從而造成結構性價格下降壓力加大。

    第四,國有商業銀行的體制改革滯後,使得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作用的傳導受阻。雖然從總量上看,貨幣供應量似乎應該滿足經濟增長需要,但是在實際經濟運作中仍然存在著貨幣供應不足的問題,進而造成某種程度的通貨緊縮趨勢。

    推動價格上升的因素包括:

    第一,由於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政策導向是擴大投資,因此自開始實施這一政策以來,投資的增長速度一直明顯高於宏觀經濟的增長速度,全社會的投資率不斷攀升,預計今明兩年投資佔GDP的比率會達到40%。

    第二,由於連續多年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實施,我國的財政支出上升速度較快,多年來一直高於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造成財政赤字的不斷擴大。預計2002年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將會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加之中央政府財政的債務依存度比較高,這些情況都可能造成價格水準上升。

    第三,政府存在著對某些能夠控制的壟斷性産品和被管制的服務實行提高價格的傾向。

    報告認為,雖然促使價格水準進一步下降和可能推動價格水準上升的多種因素同時存在,但是就短期來看,價格總體水準在一段時期內繼續走低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對於現有的通貨緊縮趨勢,大驚小怪和等閒視之都是不對的。(柏晶偉)

    《中國經濟時報》 2002年10月14日


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及2003年經濟政策取向
劉國光談當前中國經濟形勢
項懷誠談中國當前經濟形勢
2001-2002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2001-2002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