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博會上産糧大縣集體“變臉”  

    正在召開的第三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上,吉林省農安、德惠、榆樹等全國産糧大縣並沒有過多強調其産糧大縣的“身份”,而是開始紛紛展示精品畜産品、蔬菜、農副加工産品等,這讓許多業內人士和參觀者驚呼:産糧大縣在農博會上集體“變臉”了!

    德大公司“綠色”色拉油和雞肉産品、升陽鄉的“綠色”蔬菜和瓜果、郭家鎮的葡萄……德惠市在博覽會上大掀綠色風暴。德惠市委書記閆文説,為了應合市場的需要,解決農副産品賣難難題,德惠市積極引導農民和企業生産綠色食品。目前,全市綠色食品已發展到40個品種,農民和企業都已開始從“綠色”中獲益。

    全國産糧“狀元縣”吉林省農安縣為了自我宣傳,在展台中心樹起一座當地遼塔的模型,任其歷史重鎮和黃龍府的文化氣息瀰漫會場。但其展示的産品卻一改往日玉米、大豆、高梁這“老三樣”,而充分體現了現代農業的新成果:按嚴格標準生産的出口凈菜、産品品質和名聲都不斷攀升的白酒系列産品、柴崗鄉的“三辣”、鵝肉等等。

    産糧大縣展示的大量“變臉産品”吸引了大量外商和參觀者駐足此地。一位姓劉的南方商人邊看邊説,“我本以為東北的産糧大縣只能展示些品質較好玉米、穀子什麼的,沒想到他們思路調整的這麼快,産品這麼多,這麼好。”

    長春市位於著名的“黃金玉米帶”上,長期以來長春市從確保國安糧食安全出發積極發展糧食生産,農村産業結構呈現出農業以種植為主、種植以糧食為主、糧食以玉米為主的特點。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糧食商品率超過60%,在近年來全國100個産糧大縣的排序中,長春市有3個位居前十名,其中農安和榆樹兩個縣(市)始終位居前兩位。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全國糧食市場的變化,長春糧食“收不進、儲不下、銷不出”的尷尬以及糧食增産不增收的矛盾日益加劇。長春市委副書記、副市長田忠説,針對變化了的新形勢,從90年代中期開始,長春市就開始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積極進行農業結構。目前,長春市除了種植業開始由重數量向重品質轉變外,畜牧業年産值已達113億元,擎起了全市農業的半壁江山;農副産品加工快速發展,已形成了覆蓋全市的10條“龍”型産業,僅以德大公司為龍頭的“雞龍”就帶動了6000個農戶從事養殖業,農民收入明顯增加;另外,全市蔬菜、瓜果、特産等經濟作物面積也迅速擴大,過去漫山遍野的玉米田變成了“花花田”。

    與會專家認為,産糧大縣在農博會上的集體“變臉”,反映糧食主産區農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新變化,也體現了東北糧食主産區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們同時認為,産糧大縣仍需對農業結構做進一步調整,使産品品種更加豐富,品質更加上乘,這樣才不致于僅把變化涂在“面子”上,而是以全身心的變革來適應農副産品市場的需求和變化。

    新華社 2002年8月19日


中國計劃建九大農産品加工帶
中國玉米流通格局將出現變化
標準化建設:我國農業的又一場革命
第三屆中國長春國際農博會明起舉行
六月主要農業生産資料價格變動情況
六月部分經濟作物和畜産品價格變動情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