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強勁 亞太經濟成功駛入快車道  

    當美歐經濟增長前景趨於暗淡之際,擁有人口優勢的亞太地區因經濟水準日益提高,促使本地區的內需大幅提升,抵禦外部不利衝擊的能力逐漸凸現。

    新加坡金英證券公司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美國、歐洲的經濟體系陸續告急之際,亞太地區的經濟體面對世界經濟不穩定的形勢,顯現一種頑強的韌性。該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經濟不受後者衰退的拖累,呈現出逐步與歐美經濟體脫鉤的趨勢,主要是因為區域內各國的內需大幅提升,成功地抵消出口下跌所帶來的一些衝擊。

    中國興起成重要出口地區

    亞洲地區(不包括日本)在經歷5年前亞洲金融危機後,區域內的經濟結構明顯出現轉變:首先是中國的興起,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超越日本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出口地區;其次就是區域內個別地區的內需大幅提升。該報告認為,中國擁有12億人口,個人平均收入近年來大幅上升,僅是每人平均年收入超過1000美元者就多達2億之眾。此外,印度、印尼、南韓、泰國等人口眾多的國家,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為本區域製造了龐大的消費群。

    該報告認為,除了生活日趨富裕外,亞太區的發展朝向城市化,民眾紛紛涌至城市定居,增加了大量消費者,刺激了內部需求增長,促使各國近年的出口占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逐步走低。與此同時,除了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之外,區域內民眾的消費支出增加也使各國的儲蓄率走低,特別是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南韓及印尼等國家與地區,儲蓄率在過去10年來明顯下跌。

    生活改善房屋汽車需求增

    這項報告指出,除了較發達的中國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泰國、菲律賓、印尼、中國大陸的人民生活環境正迅速改善,在汽車、住宅、旅遊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大幅增加。以汽車銷售而言,東南亞的汽車年售量除了因亞洲金融危機而在1998年萎縮到50萬輛以外(1996年高峰期為140萬輛),近年來迅速回升,2002年的汽車銷售預計可超過115萬輛。民間財富快速累積的結果,導致區域內各項産品的需求日漸提升,促使亞洲地區的區內貿易往來更加頻繁,在各國的地位也比過去幾十年更加重要。

    該證券公司認為,面對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大趨勢,投資者應該認真考慮他們對企業獲利及現金流量的影響,以便挑選其中的受益者。亞洲地區除了將繼續保持過去引以為傲的外包及內需貿易模式外,貿易服務領域也將是未來一股不可忽視的潛在盈利來源,中國香港的繁榮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中華工商時報》 2002年8月13日


權威調查:中國在亞太區最具吸引力
專家稱五大因素影響亞太經濟的發展
亞行行長:亞太發展中國家面臨三大挑戰
信心恢復 亞太旅遊業開始全面復蘇
《日本經濟新聞》:中國內需堅挺
談擴大內需要正確處理五個關係
亞太IT重心漸移滬上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發表反恐聲明(全文)
經濟學家謝安迪:上海將成為工業設計中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