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視點:就業格局悄悄變  

    辯證看待3.8%登記失業率

    今年上半年,快報統計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登記失業率,在2000年底是3.1%,2001年底3.6%,今年年中達到了3.8%。

    就業狀況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生活。登記失業率的上升的確讓人不樂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預測是,這種情況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扭轉,今年的目標是到年底控制在4.5%以內。

    在2000年前,我國登記失業率的變化一直很小,基本維持在3%。這是不是意味著近幾年就業形勢在惡化而從前的就業狀況比較好呢?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人士的回答是,我國的就業問題屬於勞動力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總量性矛盾,這一矛盾將長期存在。只是前幾年通過進入下崗再就業服務中心等方式暫時掩蓋了矛盾。從去年起,下崗職工協議期滿出中心的高峰期到來,未實現就業的下崗職工轉為失業人員,企業新裁員相當一部分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使失業問題顯性化。而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也使失業人員有所增加。

    就業的矛盾在日趨尖銳,但就業格局的變化中也有許多積極因素。如下崗生活保障逐漸向失業保險並軌。上半年全國領取失業保險的人數有明顯增加,6月份當月共有369萬人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比上年同期增長51%。下崗職工在勞動力供給中的比重逐漸降低,勞動力供給以就業轉失業人員、新成長失業青年及農村勞動力為主。這表明,下崗這一過渡性機制正在弱化,用人單位通過市場自主調節用工、勞動者自主擇業的機制基本形成,市場導向的勞動力市場正在步入正軌。這樣一個大市場的形成終將有利於促進就業。至於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國企改革的深化,最終的目的是使整個經濟發展進入良性迴圈,將對經濟增長産生巨大的作用,而就業崗位的增加最終還要靠經濟的增長。

    宏觀經濟向好有力帶動就業

    分析上半年的就業狀況,宏觀經濟向好對就業的帶動效應十分明顯。

    今年我國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經濟走勢良好。經濟的增長創造出更多的崗位,這在微觀上表現得尤為明顯。雖然勞動力總體上供大於求,但在經濟增長較快的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力需求人數和求職人數的比率明顯高於中部地區,工作機會更多,就業矛盾較小。在西部地區,今年上半年,對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勞動力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西部大開發對就業的帶動已經顯現。

    就業格局在今年上半年還出現一個明顯的變化,即第二産業的勞動力需求比重呈現上升趨勢,第三産業需求比重基本穩定,略有下降。

    過去我們一直在強調第三産業的發展,通過第三産業特別是其中的社區服務業來吸納勞動力。我國第三産業的確還有長足的發展空間。但目前經濟增長的核心還在於第二産業內部結構的優化升級。只有第二産業的增長品質提高,才有可能實現經濟的高品質增長,並保證第三産業對就業的持續吸納能力。上半年第二産業勞動力需求增長快於第三産業,特別是其中製造業對勞動力需求的明顯增長,從一個側面表明,經過幾年的調整,第二産業的活力逐步顯現,第三産業也開始內部的良性調整。

    政府的重視也極大地促進了就業。今年上半年,共有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重慶9個省市以黨委政府的名義出臺了促進就業的政策文件。一些地方還明確提出以就業優先為目標,構建就業可持續增長的政策框架和運作機制。當前的就業形勢不樂觀,但政府正在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化解矛盾,相信今後一段時間,我國就業的整體局勢將保持穩定。

    結構性矛盾凸顯

    今年上半年,勞動力市場整體上是“僧多粥少”,但各技術等級的勞動力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在許多城市,月薪五六千仍然招不滿急需的技術工人。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佈的數字:第二季度,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平均131個需求崗位只有100個勞動力供給,甚至於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也出現了供不應求。在東部地區,對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勞動力的需求是其供給數量的5倍多。

    對技術工人的需求近年一直在上升,但從未表現得如今年突出。勞動力市場的這一現象,集中暴露出我國勞動力供求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失業人數不斷增加,勞動力供給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勞動者的素質不能滿足需求,不少崗位空缺。結果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就業矛盾並不能得到相應緩解,還形成一批就業弱勢群體,如年齡偏大、技能水準偏低的勞動力。

    這種結構性矛盾已成為當前就業矛盾尖銳的直接原因。這其中既有經濟轉型的原因,也有體制轉軌的問題。由此造成的下崗失業問題,不僅僅是勞動者技能的轉換和升級問題,也存在作為傳統經濟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勞動者如何轉變觀念適應市場的問題。為此有專家呼籲,要把結構性就業問題作為我國就業政策的立足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系統的人力資源開發戰略,並實施扶持就業弱勢群體的專門措施。 (白天亮)

    《人民日報》 2002年07月30日


2002年二季度81城市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