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匯農業呼喚農産品進出口預警機制  

    記者最近在山東、江蘇和浙江等沿海農産品出口大省調研,幾乎所有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都期盼政府加快職能轉變,加大對農業的保護力度,為提高我國農産品的國際競爭力提供保障。

    農業外貿管理體制亟待變革

    記者在採訪中聽到一件事説,日本農林水産省一個代表團到我國訪問,曾向有關部門提過一個問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有關農業合作貿易方面的事項應該找哪個部門?這個問題在一些發達國家答案很明確,但我們卻因體制不順,有關部門對此難以明確回答。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俞敬忠説:“這種説管管不全,説不管又管的管理體制,是制約我國農業與國際接軌,影響農産品國際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他説,對政府來説,加入世貿組織後最大的挑戰是對農業管理方式的挑戰。我國目前的農業外貿管理方式仍是計劃體制,主管部門之間職責不清,甚至互相爭權,管生産的不管貿易,管貿易的不管生産,這種分割的管理體制很難適應激烈的國際競爭,而發達國家農産品的生産、市場和對外貿易多由一個政府部門統一管理。

    在一些農産品出口基地,不少幹部還建議,我國應加快建立有效的農産品外貿應急處理機制,提高對外交涉的能力。據濰坊市農業局副局長張光武介紹,今年1月,在歐盟作出對我國動物源性食品封關決定前,有的外商已先向我國有關部門提供了有關資訊,並提出了加快整改、積極交涉的建議。但由於缺乏相應的組織系統和處理機制,我們沒有按照國外客商的要求及時提出整改措施,更沒有迅速做出反應。而同樣面臨封關的越南,卻由於反應及時,措施得力,歐盟對它網開一面。其實,我們的出口産品並非全都存在品質問題,如果應對及時、交涉得力的話,也許不會落到全部被拒關的地步。

    改變滯後的檢疫檢驗體制

    採訪中,不少企業主認為,我國當前農産品出口檢疫檢驗體制嚴重阻礙了生産力發展。

    安丘市農業局副局長王兆初説,目前我國的農産品檢驗既缺少統一標準,檢測手段也不過關。去年10月,當地商檢部門檢測合格的一批農産品,到了日本口岸卻被拒關,弄得個別商檢部門不敢再檢了。當時安丘農産品有一個多月沒有出口。有的商檢部門從日本蒐集到了人家六十年代的品質標準,竟然還如獲至寶。

    企業主們還反映當前農産品檢驗檢疫費用過高,週期長。出口農産品檢驗點太少也是企業主們抱怨的一個現實情況。杭州紅景醬菜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樹成説,他們的出口産品商檢,最近的也要送到南昌,如果通不過,改進後還得再跑去檢一遍。

    企業主們建議,有關部門應儘快制定統一的、符合國際慣例的檢驗檢疫標準,同時縮短檢驗檢疫、通關等出口運銷各個環節所需的時間,海關等部門應堅持假日期間正常工作,並建立農産品出口綠色通道,多增加一些具體承擔檢驗檢疫的單位。

     建立農産品進出口預警機制

    面對進口國高築的“綠色”壁壘,有關人士建議國家加快建立農産品進出口預警機制,以有效保護農産品出口企業以及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

    我國目前的資訊反饋體系遠遠不能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後實際工作的需要。山東省安丘市魯東公司業務經理朱建輝説,宏觀資訊缺乏和市場研究不足一直是困擾出口企業的一個重要問題,比如大蔥産品,日本不但對自己國家的種植面積有十分準確的統計,就連我國的種植情況也瞭如指掌。前不久一家日本客商傳過來一份資料,上面用列表的形式統計了我國各地今年大蔥的預計種植數量、分佈地點和預計産量,而我們自己在這方面卻知道得不多,掌握得不細,生産起來盲目性大,風險也高,産品收不收、加工搞多少,心裏總沒底數。

    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來堅巨説,建立健全有效的國際農産品資訊發佈機制,既是出口企業和廣大農民的願望,也是政府的職責之一,國家應成立專門機構,強化對國際農産品生産、需求動態及政策動態的蒐集整理、分析研究和及時發佈,以便為企業和農戶調整生産提供參考。去年,杭州市投資開通了連接國內外的農業資訊網,雖然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但其服務與指導作用已經開始顯現。

    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建立農産品進出口預警機制,是我國農業進行自我保護、增強競爭力的根本保證。

    新華社 2002年6月25日


充分運用WTO政策建立農業保護體系
專家建議守好轉基因生物安全的大門
質檢總局:嚴格農資産品生産許可證管理
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2.1%
專家建議建立農産品進出口預警機制
2001年我國貨物進出口額在世貿中排名上升至第6位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