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轉變政府職能促進經濟發展  

    近幾年,聞名全國的“晉江模式”有了與時俱進的新內涵。去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達303.5億元,財政收入達16.2億元,分別比1995年增長1倍和2倍。作為人口占全省三十四分之一的縣級市,晉江創造了佔全省十四分之一的國內生産總值,財政收入近兩年年增幅高達3億元,顯示了十足的發展後勁。

    晉江經濟何以獨佔福建縣域經濟發展鰲頭?市長龔清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經濟工作好比是一台戲,企業家是演員,是主角,政府予以適當的引導和全方位的服務,最多只能算個‘助理導演’。”

    引導與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府必須及時轉變職能,尊重經濟發展規律,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錯位,這是歷屆晉江市委、市政府一貫堅持的做法。龔清概認為,政府職能準確到位的內涵之一,就是適當的引導和推動,使經濟的主體——企業有繼續發展、持續擴張的慾望和動力,這對於“泥腿子”出身的晉江企業家來説,尤為重要。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傳統的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對晉江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日減,內在弊端不斷顯露。另一方面,“滿天星”佈局的小企業帶來的低效益和高消耗又使人們對晉江的傳統産業産生了懷疑。在這種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認為就當時晉江的基礎和條件而言,短時期內要形成科技含量較高的新興産業難度較大,而晉江發展傳統産業有明顯的比較優勢,關鍵在於推動傳統産業優化升級,不斷提高其競爭力。

    針對企業“星星”多、“月亮”少的狀況,市委、市政府創造性地提出“抓大扶小”的發展戰略,狠抓企業增資擴營,做大做強傳統産業。市裏建立科技發展基金,重點支援企業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現已滾動發展到近2000萬元;1997年以來全市企業增資擴營年均投入30億元左右。現代化、花園式的鞋廠——寰球鞋服公司進入晉江後,帶動了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製鞋企業的興起,改變了過去晉江鞋業“多、小、散、雜”的面貌,如今晉江已被命名為“中國鞋都”,年産鞋5億多雙,産值150多億元,旅遊鞋産量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晉江的建材陶瓷、食品、玩具、紙製品和紡織服裝等行業多年來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都在全國佔有較大乃至最大的市場份額。

    在企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晉江市委、市政府著眼于企業的未來,積極推動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最終實現上市做準備。近年來,市政府把企業經濟性質甄別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苦口婆心地勸説企業摘掉“紅帽子”和“洋帽子”,先後甄別了1480家企業。在明晰産權的基礎上,市政府出臺一系列扶持措施,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聯合、兼併、參股、控股、資産重組等多種形式進行股份制改造。恒安集團1998年末在香港上市取得巨大成功。晉江計劃在未來數年內推出5家左右企業上市,進一步增強企業和經濟發展後勁。

    全方位服務——企業發展的有力保障

    在晉江市政府有一句話:“政府部門對企業只有服務的權力”。在這種理念下,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體制改革,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柒牌集團是從一把剪刀、一台縫紉機和300元起家的服裝廠,在企業增資擴營中,市政府多次到廠裏召開現場辦公會,幫助解決用電、用地和供水等困難,企業一下子投入600多萬美元引進國外最先進設備,成為全市服裝業的龍頭企業之一。

    針對晉江企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的實際,市委、市政府積極為企業做好人才引進和培訓工作,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專家網等仲介組織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1999年,市五里科技工業園區博士後科技工作站成立,開全國縣級科技園區辦博士後工作站的先河。博士後工作站立足科技園區,面向全市,目前已有5位博士進站工作,成為全市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市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引進人才的優惠辦法,如建設人才引進安居工程和專傢俱樂部等,並額外給來晉江企業工作的博士每月4000元補貼。據統計,1996年以來全市共引進各類人才5600多人,其中高級人才1000多人。針對當地企業家自身提高素質的需要,晉江通過多種渠道,引進國內、國際一流專家、學者,舉辦現代經營管理、融資方法等講座、座談會,受到企業家的歡迎。

    “九五”以來,晉江以適度超前為原則,投入鉅資,修建了機場,鋪設了四通八達、快速便捷的公路網,建成了一批港口碼頭設施,還興建了一批供水、供電和通訊工程,基礎設施已由滯後於經濟發展變成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新華社 2002年6月17日

    


晉江市“五僑”聯席會第四次會議在青陽召開
6項措施予以扶持晉江鞋業國際化日益彰顯
晉江産品展銷會在金門圓滿結束
台灣金門民眾蜂涌爭購晉江展銷商品
金門民眾爭購晉江商品
晉江商品赴金門展銷
僑鄉小鎮食品業 追“星”逐“卡”愛“體育”
僑鄉晉江大面積啟動舊城改造工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