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煤炭市場總體供大於求  

    從今年一季度的統計數據看,全國煤炭生産保持了較快增長,經濟效益繼續提高,煤炭市場供需總體基本平衡,全行業經濟形勢恢復性好轉。但是,由於煤炭産量增長過猛以及用煤淡季提前等因素影響,3月份以來,部分地區煤炭市場已出現供大於求。因此,各産煤地區和煤礦一定要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生産,切勿再盲目增産,嚴防已關閉的小煤礦死灰複燃,以促進煤炭經濟運作繼續穩步好轉。

     一季度沒有發生大的用煤告急情況

     一季度,全國煤炭生産總體保持較快增長。1月—3月,全國煤炭生産完成2.64億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716萬噸,增長16.4%。全國煤炭價格整體水準高於去年,效益繼續好轉。1月—2月,原中央財政國有重點煤礦商品煤綜合售價為162.65元/噸,比去年12月份小幅回升4.06元/噸,比去年平均水準回升12.25元/噸。其中電煤128.89元/噸,比去年12月份回升5.28元/噸。1月—2月,煤炭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29.2億元,同比增加35.8億元,增長38.3%。實現利潤10.16億元,同比減虧增盈11.4億元,其中原中央財政國有重點煤礦實現利潤2.65億元,同比減虧增盈3.34億元。

    國家對小煤礦的整頓驗收工作也在抓緊進行,截至3月底,全國共有小煤礦25652處,其中已通過省級驗收的18379處,約佔71.6%。北京、內蒙古、浙江、福建、四川和青海六個省區市的驗收工作已全部完成。 

    産量增加過猛價格開始走低

     從國家經貿委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煤炭行業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引起各有關地區和企業的高度重視,以免重蹈覆轍。

    首先,部分省區産量增加過猛,煤炭價格開始走低。一季度,全國煤炭産量比上年同期增加較多。增加的産量主要集中在山西、黑龍江、陜西等重點産煤省,其增加的産量約佔全國的52%。由此造成煤炭市場由去年四季度至今年春節前的總體基本平衡、略微偏緊,轉為春節後的供大於求、價格回落。

    主要表現為:一是部分地區煤炭價格環比下降、應收煤款開始回升。二是運量下降,礦存煤、港存煤增加。1月—2月全國鐵路煤炭日均裝車3.9萬—4萬車,3月份回落到3.5萬車左右。截至3月底,全國國有重點煤礦礦存煤1600萬噸,比2月底上升了150萬噸。

    其次,煤炭出口增幅下降。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石油價格走低的影響,自去年四季度以來,煤炭現貨交易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較大,致使我國部分煤礦的出口價格與國內市場出現倒挂,增加了擴大煤炭出口的難度。一季度,我國煤炭出口完成180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7%,但增速比去年下降44個百分點。

    第三,關閉整頓小煤礦工作進展不平衡。主要表現為:個別地區無證非法的小煤礦仍在生産;部分省區停産整頓小煤礦的驗收進展緩慢,截至3月底,河北、遼寧、雲南等省的小煤礦,通過省級有關部門驗收的比例低於40%。

    繼續實施總量調控努力抓好煤炭出口

     國家經貿委經濟運作局局長馬力強在分析煤炭行業的今後走勢時表示,二季度,從需求上看,由於採暖期結束,水電增發,火力發電(含供熱)對煤炭需求將有所減少,加上出口有難度等因素,煤炭需求將相對平緩;從供給上看,受前一段時期煤價恢復性回升的影響,煤礦增産的意願仍然強烈,特別是經過驗收合格的小煤礦,普遍會加大生産力度,煤炭的供給仍大於需求,勢必引起價格下滑和拖欠貨款的增加,煤炭行業經濟形勢雖然總體仍保持恢復性好轉,但幅度將逐步回落。

    為保證煤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二季度要重點做好加強監督檢查,制止已關閉小煤礦的死灰複燃的工作。繼續實施總量調控。隨著煤炭價格的恢復性上升,一些地區和企業的産量增長過猛,超過了市場的需求。因此,各産煤地區要按照國家經貿委日前下發的《關於做好2002年煤炭行業總量調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認真做好總量調控工作,確保煤炭供需的基本平衡。

     努力抓好煤炭出口。預計二季度國際煤炭市場將逐步走出低谷,貿易量可望有一定回升。因此,要把握好機遇,積極開拓市場,爭取在二季度使我國煤炭出口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馬力強指出,二季度是煤炭消費淡季,市場需求相對平緩。只要認真做好總量調控,加大關閉整頓小煤礦以及擴大出口工作力度,預計二季度煤炭行業將繼續呈現生産總量保持一定增長,但增幅有所回落,出口與去年同期持平,行業整體經濟效益繼續增長的態勢。(蘇民)

     經濟日報2002年04月23日


鋼鐵戰對我國影響漸顯 一季度煤炭生産增長較快
供大於求 煤炭價格開始走低
寧夏煤炭行業整體扭虧為盈
石萬鵬:煤炭行業扭虧後仍需減員增效
國家將力保煤炭價格穩定
20年流失1200億 山西煤炭交易黑幕魂斷電子商務
我國成為第二大煤炭出口國
我國煤炭行業出現産銷兩旺的良好勢頭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