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蔬菜:從地頭到餐桌有多遠  

    時下,無公害蔬菜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一些大城市開始對進市蔬菜進行農藥殘留檢查,不少産區也紛紛提出發展無公害蔬菜的規劃,但要真正實現無公害蔬菜大批量地從地頭到餐桌並非易事。

    農業部去年開始組織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提出以“菜籃子”産品為突破口,以市場準入為切入點,從産地和市場兩個環節入手,通過對農産品實行“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品質安全控制,用8-10年的時間,基本實現主要農産品生産和消費無公害。一段時間來,各地紛紛出臺無公害農産品的監測制度和發展規劃,河北省去年提出全省三年內基本實現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産。

    地頭上有了生産規劃,市場裏有了監測制度,無公害蔬菜要從地頭到餐桌似乎不遠了,但事實並非如此。石家莊市在2000年底就開始推行上市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制度,在批發市場上對10種主要蔬菜的農藥殘留度進行強制檢測,並在市區集貿市場上實行亮證(檢測合格證)經營。一年多來,記者多次到一些集貿市場,沒有菜販能出示檢測合格證,有菜販説:“來買菜的不看,工商的也不查,要那個小紙片幹什麼。”在批發市場上,雖專門開闢出了受檢蔬菜檢測合格區,但從實際情況看,檢測合格的和不合格的蔬菜交易情況並沒有多大區別。

    無公害蔬菜市場檢測能發揮作用不容易,落實種植規劃同樣存在不少困難,邯鄲市無公害蔬菜發展較快,但目前經認證的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也不到蔬菜總面積的10%。

    石家莊市農業局副局長王金鋒説:“早在十幾年前,省裏就開始每年下達無公害蔬菜的種植計劃,卻一直難以落實。因為農民種無公害蔬菜投入大,市場回報體現不出來。”一些幹部和專家提出,要實現蔬菜的無公害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解決從地頭到餐桌的一系列問題,包括機制、市場、環境和技術標準等諸多方面,否認難以走出雷聲大雨點小的困境。

    新華社 2002-4-11


油料、糖料、蔬菜、藥材種植面積增加 麻類減少
海南百萬噸冬季瓜果菜飄香島外
尹幼奇委員:我國出口蔬菜發展情況及進一步措施
最新統計報告表明南韓人最能吃蔬菜
上海小包裝蔬菜出臺新標準
北京市市質監局發佈: 果菜“農殘量”九成合格
誰來為食品蔬菜市場消毒?!
農藥超標有人檢無人管 北京市場20%蔬菜不達標
“品牌蔬菜”敗走南京
蔬菜農藥殘留 一半超標
果蔬産業要正視差距迎接挑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