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産業:更重要的是改變觀念  

    從某種意義上講,“新東北現象”是整個中國農業的縮影,而剖析“新東北現象”中的大豆的應對策略,其意義也超過了大豆本身。

    在記者看來,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引導下,我國的大豆産業正從三個方面提升自身的品質:首先是改良品種;其次是加強農産品深加工,使大豆得到大幅增值;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改變觀念,引進市場競爭意識。

    有關專家認為,要想增加大豆的競爭力,首先要解決大豆品種問題。目前中國已有5-7個高油大豆品種,其最佳種植區在北緯42-44度之間,即松花江南岸哈爾濱以南、瀋陽以北地區,出油率可達18.5%。有關加工廠家介紹,如果出油率穩定達到這一指標,加工廠就不必從國外進口大豆了,這一説法是以財務計算為依據的。

    正是因為如此,在實施國家大豆發展計劃中,品種問題成為重中之重。據報道,作為大豆重要産區的黑龍江墾區,近年來已先後投入1億多元資金,建設了一批大豆育種擴繁中心、50多處大中型種子加工中心。今年初,黑龍江墾區確立了用3年至5年時間建設優質大豆原種、良種基地,以及1000萬畝商品生産基地的“振興大豆行動計劃”目標。為打好振興大豆生産這一仗,墾區舉辦了“高油大豆高産技術培訓班”。目前,墾區已落實訂單種植大豆1000萬畝計劃,其中農業部下達的高油大豆示範基地面積270萬畝。按照調早、調優、調專、調特的原則,墾區的大豆生産將全部實行統一供種、區域化栽培、專品種生産、純品種銷售和産業化經營。在服務指導上,墾區將35個示範農場的270萬畝高油大豆高産示範基地,納入墾區科技示範帶中,全面落實16項保優栽培技術措施。

    除了品種問題,農副産品深加工業也備受重視。日前,國家計委等部門批准了首批糧油加工18個項目的立項,項目建設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國家計委官員表示,這標誌著由國家計委牽頭組織實施的農副産品深加工食品工業專項工程開始啟動。

    首批糧油加工項目主要建設內容有大豆深加工、稻米深加工、小麥深加工、玉米深加工、特色油脂深加工、馬鈴薯深加工等內容,新增年加工能力總計209萬噸,大部分項目建設期在兩年以內,部分項目可於今年底建成投産。

    在品種和深加工之外,最重要的應該是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了。從“東北現象”到“新東北現象”,東北人受到強烈的觸動,他們自問,為什麼每當市場對一産業或行業造成衝擊時,受傷最重的總是東北?回答其實很簡單,計劃經濟時代的經營模式給東北的經濟打下了深刻的鉻印,也在東北人的思想裏留下了封閉、自滿等守舊的東西。東北工業的落伍、農業的落後,都跟東北習慣於“日挪影移”的被動式的思維方式有關。東北必須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和進一步解放思想的魄力,引進市場競爭機制,改變觀念,這樣才能走到市場與時代的前沿。

    這樣的反思,具有全國性的意義。(王義偉)

    《中華工商時報》2002-4-9

    


國産大豆能否抗住轉基因衝擊?
黑龍江啟動國家“大豆發展計劃”
美國大豆大量涌入 廣西農産品外貿現逆差
推動大豆産業 打響中國品牌
黑龍江省大豆競價交易綜述
我國自行研製出大豆功能因子連續提取技術
中國大豆還有“戲”!
黑龍江開發大豆精深加工系列産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