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誰解金庸之累

     不知何時,金庸的名氣越來越大,當年還偷偷摸摸在被窩裏用手電筒看金庸小説的一代人早已長大,而他們身後的一代人則開始明目張膽地捧著金庸小説,看著金庸小説改編的電影、電視。“金庸早都成名牌大學的教授了,人家是知識分子,絕對文化!”於是有關金庸的作品在市場上也形成了産業,從圖書到影視,從網站到研究會,“金庸”二字成了金字招牌。金庸就是武俠小説的代表,金庸就是市場的“福字”,金庸就是極品中的極品,為了滿足金庸迷的嗜好,很多影視人一擁而上,讓人們的耳朵有點累了。武俠的世界裏,除了金庸我們難道就一無所有?

    金庸為名聲累

    金庸擁有很多讀者,從販夫走卒到文人墨客,從青春少年到耄耋老者,手擁一卷金庸的小説,就可漫步閒雲野鶴的武俠世界。不過喜歡武俠的人們似乎也開始喜歡推崇所謂的武林盟主了,當然這個盟主之位似乎是理所當然地就落到了金庸名下。但是對於金庸的喜愛,卻不能替代其他一些作家。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黃易、臥龍生……其實真正喜歡武俠小説的人在心底還留下了更多的名字。李安首次投拍武俠電影,選擇的是三四十年代很有名氣的王度廬,選擇的劇本則是當年號稱“鶴鐵”五部之一的《臥虎藏龍》。電影《臥虎藏龍》大獲成功,很多人説這和劇本有很大的關係。王度廬的筆觸是傳統而又對中國古典社會文化充滿懷舊情緒的,蘊涵著豐富的哲理。不過很多人就是喜歡熱鬧,非要糾纏著金庸的名字,死死不肯放手。金庸等於武俠的“庸人規律”讓金庸很累。

    金庸為作品累

    在金庸的小説裏,不僅有故事,有愛恨,還有歷史有氣節。故事和愛恨滿足了凡夫俗子的閱讀心理,歷史和氣節則滿足了學者的閱讀心理,兩者相結合,竟使一向傳統、尋舊的學院派也開始接納了金庸,也正是如此,金庸的身份才大大提高。喜歡金庸的金庸迷們在研究金庸著作時,卻發現了許多違背事物基本規律的情節,讓人們對金庸的博學開始産生懷疑。譬如《射雕英雄傳》中,幾次大的失誤,讓人們不知道黃蓉到底多少歲數,在《笑傲江湖》中,藍鳳凰為令狐衝用原始辦法輸血,居然血型不符!武俠的世界雖然天馬行空,虛幻浪漫,但事物基本的規律還是不能違背。武俠中的人物依然活在現實社會中,不是神也非仙。金庸也在不斷改寫自己的書,重新出版時很多情節已經改變了。金庸知道自己不是神仙,累是沒辦法。

    金庸為影視累

    香港的武打片本身就比較成熟,在眾多的武俠片中不乏金庸的作品。《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等電視劇讓觀眾如癡如醉。一向不屑于商業操作的內地也看出了市場,開始瞄準金庸和武俠題材,並且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雖然《笑傲江湖》得到的批評聲音遠遠多過了讚揚的聲音,但似乎對金庸招牌的迷戀反而是升溫了。江蘇臺要拍《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再次賣到內地,內地投拍《連城訣》,張紀中又開始打造《射雕英雄傳》……各種各樣的消息和各種各樣的事情都開始和金庸糾纏起來了。想當初為了進央視《笑傲江湖》劇組,多少演員擠破頭費盡心思,而思想日漸成熟的演員們卻變得理智起來,陸毅、范冰冰這些被人羨慕的演員居然推掉了《射雕英雄傳》的演出,各自忙各自的事了。不容置疑,出演金庸的作品便可坐上成名的“火箭”,但文藝作品不是批發市場貨架上的東西,能明白的人不會一擁而上。被定位成批發,金庸哭笑不得。

    金庸為自己累

    武俠小説能不能上大雅之堂是早些年金庸的困惑,而當文學界對武俠小説地位重新審定,金庸也漸漸成了熱門人物。此時的金庸自己卻對外宣佈要從此隱退江湖,不再涉足“武林”。遺憾的是,又應了一句老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金庸依然是一個熱點,尤其是與市場結合後,不但名校邀請,影視圈也鎖定老人家,一會兒是擔任比賽評委,一會兒是參觀劇組,清閒是很少有的。金庸小説中的人物在經歷江湖恩怨後,總會選擇隱退的方式,在世外桃源過著清閒自在的生活。在小説中,這是一種不現實的理想,而在生活中,金庸依然實現不了自己的願望。真想對那些喜歡熱鬧的人們説句,饒了金庸老先生吧,就衝著他寫了那麼多大家喜歡的東西。

    《江淮晨報》2001年7月1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