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中國音像業的春天  

     在去年的文化市場整頓中,最為轟動的事件就是全國大大小小的音像城的關閉。音像城的關閉,是否能為自1998年下半年開始步入低谷的中國音像業帶來新的轉機?面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中國音像業又該如何積極應對,實現真正的蛻變?

    

    音像業産業結構失衡

    

    去年圖書的出版品種近15萬種,而音像製品只有1萬多種,而且一半以上是“炒冷飯”。出版總量不到2億張(盒),在近200多億的音像市場中,正版的音像製品只有14億。

    

    2000年我國共有音像出版單位290家,但單個音像出版單位總資産和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沒有幾家。1998年實現利潤在千萬元以上的只有幾家,多數出版單位經濟效益低下,競爭乏力。

    

    而作為産業鏈下游的發行雖然有1000多家批發商、10多萬家零售音像店,但大都為散兵遊勇。一些經營單位的註冊資金只有幾萬元,甚至幾千元,能夠達到1000平方米、上萬個品種的經營單位屈指可數。

    

    而中國老百姓家庭所擁有的消費音像産品的硬體設備在全世界是最多的,收錄機、CD機、VCD機包括DVD機上億台,可以説我國音像産品的節目製作能力與硬體的普及率相差得太遠,有效供給嚴重不足。

    

    中國音像協會常務副會長王炬坦言,音像産業的問題從表像上看是盜版猖獗,其實是深層次的産業結構失衡。上游的節目製作貧乏,下游發行銷售混亂,而中間的生産線環節飽和甚至過剩,這種“中間大兩頭小”的結構使整個音像業只能陷入惡性迴圈。

    

    競爭有助於結構調整

    

    行業內的困境因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顯得更為明顯。

    

    加入世貿組織對音像業造成的巨大衝擊是不容置疑的。承諾開放音像零售分銷市場,實際上等於放開的是我們最薄弱的環節。事實上國際上的五大唱片公司一直在積極籌建自己的發行網路。以前靠引進版權而生存的國內音像公司以後的好日子就不多了,對本土原創音樂的開拓不得不提上歷史日程。

    

    以開拓國內原創歌手而聞名的京文唱片有限公司,近兩年加快了對本土歌手的培養。其品牌部經理李輝強調,我國音像業的真正壯大只能依靠本土音樂的繁榮,從海外引進的唱片在中國市場的發行量畢竟有限。只有將優秀的音樂製作人與歌手聚集在自己的旗下,才有可能與海外唱片公司抗衡。

    

    目前我國的原創音樂製作主體已經從音像出版社轉移到音樂製作公司和影視製作公司。據2001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統計,50多位當紅的歌星中有一半都被網羅到海外的唱片公司,以新力、百代、華納等為首的海外唱片公司將與國內的音像企業在原創資源的爭奪方面展開激烈的競爭。

    

    但國外唱片公司在中國組建成熟的、正式運作的連鎖超市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中國的音像業還有一個時間差可以利用。更多的業內人士認為中外合資音像分銷企業的出現也許並非僅是負面的影響,至少它將為國內的音像企業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經營模式、管理經驗提供最直接的機會,也為音像業利用外資、培養人才、發展壯大創造了機遇。

    

    而且在共同打擊走私盜版音像製品,用正版音像製品佔領市場這一點上,中國的音像企業和中外合資音像分銷企業的目標是一致的。

    

    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音像製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生産更多更好的音像製品,需要足夠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援,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政策扶持。

    

    去年音像城的關閉,使國內的盜版市場暫時有所收斂,許多音像出版社的境況也大為改觀。關於音像出版的相關政策法規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並已陸續出臺,但要真正防止盜版的死灰複燃,必須儘快制定宏觀的産業發展政策,花大力氣繁榮正版的音像市場,用優秀的産品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

    

    用現代企業制度改造國有音像單位是當務之急。只有通過改制、轉型、重組、兼併、聯合等多種形式,組成優勢互補的音像産業集團,才能真正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從1995年開始,國內一些音像單位開始嘗試連鎖經營,雖然成功的少,失敗的多,但畢竟為連鎖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經驗。目前中國音像市場的批發零售已經由音像城和眾多小店舖向超市和連鎖經營過渡。上海美亞、牡丹四星、三辰影庫等先行者經過苦心經營正在渡過難關,還有3至5家音像連鎖企業也在積極的籌備中。

    

    許多人將過去的兩年稱為音像業的寒冬。但一直堅守這個陣地的人們堅信寒冬即將過去,中國的音像業已經從低谷走出,明媚的春天終會到來。

    

    《人民日報》 2002年04月01日


陳 通:中國音像業發展的狀況與機遇
中國音像業如何面對WTO?
音像業應對電視文藝節目加工利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