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109教授發公開信抵制學術腐敗 譴責"本校保護主義"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21 日 | 文章來源:新京報

       昨天,全國109名教授聯名致信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領導,呼籲抵制學術腐敗、譴責“本校保護主義”、建議成立學術紀律仲裁委員會。

這封公開信是由吉林大學法學院鄧正來教授牽頭髮起的,共有109名教授參與簽名,包括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維迎、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員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員徐友漁以及復旦大學歷史學教授葛劍雄等。公開信將寄達各大學和地方社科院的領導。

“本校保護主義”縱容學術腐敗

公開信認為,一些大學的“本校保護主義”,成為孕育新一輪學術不端和腐敗的溫床。參與簽名的教授認為,對有學術不端行為的人的懲戒應包括批評教育、留校查看、降低職稱、撤銷職稱職務,直到開除出教師隊伍。高校校長對教師的學術不端和腐敗行為負有懲戒職責,不履行該職責者,應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處分。

教授們還在公開信中呼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與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所轄的學校校長有督促的義務,並建議教育部在學術道德規範的原有基礎上增加這部分的內容。

治理學術腐敗亟須常設機構

教授們認為,我國還沒有形成處理學術腐敗的規範程式,也沒有常設機構,要儘快解決這個問題,教授們建議,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與教育部牽頭,成立由品行和學術成績俱佳的學者組成“學術紀律仲裁委員會”,並制定有關學術紀律仲裁的行業規範。在接到違背學術紀律的投訴以後,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匿名審查,以查證是否構成剽竊、造假或學術腐敗行為,對違紀成立者,定期公開通報批評,給予當事人以相應的紀律處分。

教育部將成立學風建設委員會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昨天表示,教育部的目標也是要實現學術純潔、懲處學術腐敗。問題的關鍵不僅僅在於呼籲,關鍵還在於做。針對公開信中成立“學術紀律仲裁委員會”的建議,教育部發言人表示,教育部針對學術抄襲等問題,即將成立的學風建設委員會就是類似的機構。此前,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副司長袁振國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表示,學風建設委員會將根據國家和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擬定懲處學術不端的行為的制度細則。

馬上就訪

“高校官本位思想嚴重”

公開信參與者之一、社科院研究員徐友漁稱,學術腐敗部分原因是高校“家醜不外揚”

作為公開信的參與者之一,社科院研究員徐友漁先生接受了本報採訪。

新京報:鄧正來教授是怎麼找著你要你簽名的?

徐友漁(以下簡稱“徐”):我跟鄧正來教授非常熟悉,而且在反對學術腐敗這個問題上長時間以來就有共識,有許多共同的看法。這封公開信中所有的內容也是經過長期磨合的,其中的內容我都贊同。

新京報:據你所知,現在高校的學術腐敗問題有多嚴重?

徐:其一是被曝光的學術腐敗事件很多。更主要的是,有些學術腐敗曝了光,但是沒有被處理,這種不處理的態度讓我們覺得學術腐敗非常嚴重。

新京報:在治理學術腐敗上,學界自律和政府主導你覺得哪個更重要呢?

徐:從長遠和根本來説,學界的自律更重要一些,但是這麼多年來,無論學界怎麼呼籲,但最後應該負責任處理的有關大學當局和有關領導機關不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對有學術腐敗的行為採取措施。

因此從眼前來情況來看,要呼籲行政部門加大對學術腐敗行為的處罰力度,等目前的這種狀況改變之後,再由學者的自律發揮主要作用。

新京報:公開信中説要對“致使學術腐敗産生的各種制度性力量進行更徹底的反思和批判”,這裡“制度性力量”是指哪些?

徐:現在大學裏確實有一些制度性力量會促使學術腐敗的産生。比如説對學校排名次,博士畢業、博導評定都要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還有對學校考核的那些機械的數量性規定。

新京報:公開信中還説,目前的學術環境缺乏學術傳統、缺乏合理的學術評價體系。但是在我國學術界歷史上也沒有嚴格的學術傳統,更沒有所謂的學術評價體系,許多學者那個時候學問都做得非常紮實,也沒有聽説那麼多學術腐敗問題發生。

徐:這應該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跟學者的自律有關,那個時候學者的道德狀況要比現在要好得多。

另外社會環境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時候學術評價是個很含糊的標準,主要靠德高望重的學者的直接印象。以前學術的非功利性非常明顯,但是現在的學術評價表面上各種規章都建立起來了,而且也不是説完全不起作用,但以前的那種學術的非功利性非常明顯。你要拿到什麼項目、職稱都跟學術成果有關,學術的誘惑性太多,而且馬上就可以換成現實的利益。

新京報:“本校保護主義”的根源是什麼?

徐:其實説到底,根源與官本位關係很大。目前一些大學的官本位(思想)非常嚴重,其實如果完全按照現在的條文來處理,也會讓一些有學術腐敗行為的人得到懲處。正因為學校官本位思想,“家醜不可外揚”。才使得學者的自律在與行政力量的對比中處於下風。

新京報:你對你們的公開信的效果,有怎樣的預期?

徐:我對這次的活動非常有信心。我們這一次動員的同行比較多,規模也比較大。只有聲音越來越強,有關領導和社會才會更關心這個問題。而且今年兩會期間,教育部也表示了對治理學術腐敗的態度。

部分高校論文弊案

王銘銘剽竊案

2002年1月10日,北大社會學系學術委員會委員王銘銘的《想像的異邦》一書,被北大查實抄襲。北大撤銷了王銘銘包括北大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北大社會學系學術委員會委員、北大人類學教研室主任在內的全部學術職務。

黃宗英剽竊案

2004年1月2日,北京大學英文係副教授黃宗英先生的《艾略特———不滅的詩魂》,被查實74%係剽竊。黃宗英被院方解聘。

胡興榮抄襲案

2005年12月14日,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興榮的《中國傳媒業呼喚權威型經理人》一文,被指“嚴重抄襲”,胡興榮在“中華傳媒網”上發佈了向被剽竊者道歉的帖子,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接受了胡興榮教授主動提出的辭職請求。

沈履偉剽竊案

2005年11月17日,天津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沈履偉《求是集》被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學術剽竊,天津外國語學院解除沈履偉的教授職務,並給予其記大過處分。 (據《中國新聞週刊》整理) 本版采寫 本報記者 郭少峰

相 關 新 聞
· 科技部計劃為造假者建“污點”檔案力遏學術腐敗
· 羅家融代表:整治學術腐敗刻不容緩
· 兩會代表委員揭學術腐敗利益共同體 批學官不分現象
· 兩會代表委員揭學術腐敗利益共同體 批學官不分現象
· 代表委員揭露學術腐敗背後的利益共同體
· 汪春蘭代表:建議立法懲治學術腐敗
· 教育部將專人監管高校學術腐敗 反對教育産業化
· 北大教授稱物權法違憲 百名教授將倡議嚴懲學術腐敗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