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公共衛生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出臺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26 日 | 文章來源:新華網

專題:國家突發公共應急預案出臺

新華網北京2月26日電 國務院近日發佈4件公共衛生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新華網26日起受權陸續摘要播發這4件專項預案文本。

4件公共衛生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是: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編制公共衛生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是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公共衛生類突發公共事件及其危害,指導和規範相關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適用於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預案規定,建立全國統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與報告網路體系,開展日常監測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監測資訊,及時分析並做出預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事發地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和有關規定,作出相應級別的應急反應。實施中採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搶救、邊核實的方式。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由國務院或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事發地省級人民政府按照統一部署組織協調開展有關工作。其他級別的應急處置工作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適用於突發公共事件所導致的人員傷亡、健康危害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預案規定,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成立相應的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接到關於醫療衛生救援突發公共事件的有關指示、通報和報告後,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迅速組織開展現場醫療衛生救援,並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和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有關處理情況。凡屬啟動各級應急預案的響應,相應級別的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按相關規定啟動工作。

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適用於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畜牧業生産嚴重損失和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動物疫情的應急處理工作。預案規定,建立全國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監測、報告網路體系,開展日常監測工作。各級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監測資訊,及時分析並做出預警。發生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時,事發地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和有關規定,作出應急反應。實施中採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搶救、邊核實的方式。農業部在國務院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全國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

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適用於在食物(食品)種植、養殖、生産加工、包裝、倉儲、運輸、流通、消費等環節中發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會公眾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重大危害,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預案規定,各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建立全國統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監測、報告網路體系,設立全國統一的舉報電話,並建立通報、舉報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一級應急響應由國家應急指揮部或國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實施,二級以下由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專項預案文本可登錄中國政府網或新華網查看。

相關預案:

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5件)

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9件)

各方舉措:

國家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成立 

國務院發佈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 預警劃分四級 

娛樂場所要有應急預案 禁攜傳染病病原體等進入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啟動應急預案發佈冰情警報 

中國將建衛生應急聯防聯控機制努力實現自動預警 

中國鐵路機構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應對大範圍降雪 

相 關 新 聞
· 國務院發佈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 預警劃分四級
· 解讀《上海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 上海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全文)
· 交通部20日啟動應急預案確保客運安全
· 遼寧出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必要時先斬後奏
· 國務院發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 評論:著力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
· 國務院發佈<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