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方案確定曲折內幕 7大建築難題揭秘

近日,國家大劇院殼頂的支撐主體鋼架結構開始吊裝,大劇院再次引起世人矚目,記者走進正在緊張施工的國家大劇院工地,在這裡進行了詳細採訪。

乘北京地鐵一號線,在天安門西站下車,就可以看到位於長安街南側、人民大會堂旁邊的國家大劇院施工現場。到2004年年底,這個可容納5500名觀眾的國家大劇院將在這裡與人民大會堂比肩而立。

與長安街繁忙的車流相比,圍墻中的國家大劇院施工現場顯得很安靜,殼體吊裝正在進行。遠遠望去,已初見端倪的建築體外挂著巨大的“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香港建設(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聯合體承建中國大劇院工程”的條幅。

沿著工地西側的石碑衚同一直往裏走,走到衚同底端便看到了門前挂著國家大劇院建築承包聯合體、北京雙圓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國家大劇院工程業主委員會三塊牌子的工地西門。施工正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40年!國家大劇院工程曲折歷程

周總理親自抓的項目

國家大劇院的建設其實早在建國初期就已經被提上日程,那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1958年,中央就已經將國家大劇院批准立項,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抓,並由清華大學完成了建築設計方案,並且選址就選在了人民大會堂的西側。但眾所週知,那時我國國力還很弱,在北京市同時建設十大建築,財力就顯得捉襟見肘。並且當時為建人民大會堂而進行的拆遷工作已經十分艱巨,國家甚至動員了當時的建設工程部等部委騰出了一些辦公樓來安置拆遷戶,這時北京市已實在沒有能力再安置為建國家大劇院而拆遷的居民。

為此,中央決定暫停國家大劇院的建設,周總理説,等以後有了錢、有了條件再建。而這一緩建,又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便擱下了。

建設國家大劇院一直是周總理未完成的心願,臨終前總理將兩項工程託付給當時主抓建設的萬里同志,一是北京圖書館,另一個就是國家大劇院。

改革開放後,國家大劇院的建設終於被提上日程。但這時卻有很大的爭議,引起爭議的主要是當初確定的建設地點到底是建國家大劇院還是建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樓。

這其中還有個插曲:1982年中央決定建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樓,已經批准立項並開工,基礎已基本做好。但隨後全國出現了基本建設規模過分膨脹,中央為壓縮基建投資規模,停、緩建一批工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作為當時影響很大的項目,也決定停建。這樣,已經挖好的基礎就撂這兒了。

這之後的幾年,文藝界倡議建設國家大劇院的呼聲很高,每年的兩會上,都有文藝界的代表和委員提交議案、提案、建議等,要求興建國家大劇院。

1996年10月在黨中央召開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上通過了《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定》,在這個決議中寫到“要有計劃地建設國家大劇院等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重要文化設施”,國家大劇院的建設被正式明確下來,1997年將大劇院建設地點確定在人民大會堂西側。1998年1月,中央決定成立“國家大劇院建設領導小組”,同時成立“國家大劇院工程業主委員會”負責工程的組織實施,業主委員會的人員由北京市、文化部、建設部三方人士組建而成,代表國家行使業主權利,承擔業主責任。

這樣,跨越近40年的國家大劇院工程的建設終於撥開雲霧,正式開始了。

方案確定的曲折內幕

國家大劇院的建設所引起的最大範圍、最大影響的爭議恐怕不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建與不建或建在哪,而是對於最終的建築設計方案的確定。

現已確定的由保羅·安德魯設計的方案是一座造型新穎、前衛的建築,建成後將宛如“一滴晶瑩的水珠”。然而在北京的中軸線上突然增加這樣一個仿佛來自外太空的現代建築,讓許多人難以接受,許多人稱其為“大蛋殼”,甚至是“水煮蛋”。

面對爭議,大劇院業委會黨委書記王爭鳴透露,這個方案的確定不是不顧反對意見而草率決定,而是經歷了一個十分複雜認真的篩選、論證程式。

1998年,工程業主委員會對設計方案的招標採取國際競賽的方式進行,這是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建築設計方案招標。參賽的有來自10個國家的40多個設計單位,提交了69個設計方案。

方案經過了兩輪競賽、三次修改,並展出以供社會公眾參觀評選。國內建築行業專家、劇場技術專家和表演藝術家等專業人士頻繁召開座談會進行論證,並分別組織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協委員中代表社會各階層各方面人士召開正式會議以廣泛徵集意見。

在正式召開的專家會議上,與會人士大多數明確表示支援保羅·安德魯的設計方案。至此,在較大的專家和群眾支援的基礎上,保羅·安德魯的設計方案被最終採納。

自1998年4月13日正式發標,至1999年7月22日方案確定,整個過程歷時1年4個月,其歷時時間之長、徵求人數之多、反覆比較數量之大,堪稱國內之最。

攻關!技術難題一項項得到解決

根據法國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的構想,國家大劇院建成後的景觀如下:巨大的綠色公園內,一泓碧水環繞著橢圓形的銀色大劇院,鈦金屬板和玻璃製成的外殼與晝夜的光芒交相輝映,色調變幻莫測。歌劇院的四週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網狀玻璃墻,頂上是從建築內部能夠看到的天空。有人將建成後大劇院的外形形容為“一滴晶瑩的水珠”。

然而,要把法國建築師的作品從圖紙變成現實,卻並不那麼容易。建築屋面呈半橢圓形,整個建築漂浮於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從一條80米長的水下通道進入演出大廳。由具有柔和的色調和光澤的最大跨度達212米的鈦金屬覆蓋只有0.44毫米厚!可見其技術難度有多大。

面對一系列的技術難點,施工者是怎樣解決的呢?王爭鳴介紹説,就現在的建築水準來説,許多技術難題並不是沒有方案解決,難就難在盡可能少花錢,找到最優解決方案。

難題一:超深基礎施工

大劇院地基最深處達32.5米,是目前全國公共建築中基礎最深的,對防水、抗浮及支撐防護提出很高的要求。

在地基施工時為避免不斷滲出的地下水影響施工,需要進行“降水”,即不停地將地下水抽走。這樣一來,一個問題隨之發生:不斷抽取地下水,將在大劇院一帶的地下形成一個“地下水漏斗”,並以其為圓心和頂點向四週擴散,由於缺少地下水的“支撐”,乾燥的土壤勢必會被壓縮,發生沉降,並導致地基下陷。由於人民大會堂與大劇院近在咫尺,其地基將可能發生沉降,甚至還可能導致人民大會堂地面建築出現裂縫。而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施工人員的解決方案是打造了一道達60米深的“地下連續墻”,即用混凝土從最高地下水位直到地下60米岩石層處,砌了一道密封的地下隔水墻,將地基圍得嚴嚴實實,像一個巨大的“水桶”,水泵就在“水桶”裏面抽水。這樣,無論地基裏怎麼抽水,隔水墻外地下水也不會受施工影響,人民大會堂地基土壤層的地下水也就不會受到絲毫影響,難題迎刃而解。

難題二:鋼網架結構

 大劇院的屋頂是個橢圓大穹體,其內部骨架由鋼結構焊接而成,東西軸跨度212米、南北軸跨度144米,周長達6000多米,可以將北京工人體育場整個罩住,重達6750噸,是國內建築之最。這樣一個鋼網架結構的施工難度極大,對其不變形、穩定性、抗風載、抗荷載、抗震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於在國內從未有過這樣巨型的鋼網架結構施工的經驗,有些問題只能在摸索中解決。

難題三:屋面的安裝

大劇院的屋面有36000平方米,主要由鈦金屬板和玻璃板拼裝而成。鈦金屬強度大,耐腐蝕,且色澤好,是一種主要用於製造飛機等航空器的金屬材料。屋面將由10000多塊約2平方米大小的鈦板拼裝而成。由於安裝角度總在變化,每一塊鈦板都是一個雙曲面,面積、尺寸、曲率都不同。鈦金屬板的厚度只有0.44毫米,既輕且薄,如同一張薄薄的紙,因此下面必須有一個由複合材料製成的襯層,每一塊襯層也將切割成與上面的鈦金屬板同樣大小,因此這個工作量和工作難度都極大。

目前,在國際上還沒有這麼大面積在建築屋面使用鈦金屬板的。日本的建築使用鈦板的較多,這一次大劇院將委託日本的一家廠商來製作鈦金屬板。

難題四:快速安全撤離

國家大劇院三個劇場總共能容納5500人左右,加上演職人員最多時達7000人,由於國家大劇院獨特的設計,劇院四週被一個巨型露天水池所圍,因此一旦發生火災等突發事件,如何迅速將7000名觀眾從這個四週被水包圍的“蛋殼”裏安全撤離,在設計之初,就是設計師們需要解決的棘手難題。

實際上,國家大劇院的消防疏散通道最終是按1.5萬人能迅速撤離的標準設計的。其中,在地下3米和7米處,各有觀眾疏散通道8到9處,它們從巨型水池底下穿過,直通外部廣場。觀眾通過這些通道,能夠在4分鐘之內全部安全疏散,這比消防條例中規範的6分鐘的時間還要短。

此外,在劇院與露天水池之間設計有一條寬達8米的環形消防通道,相當寬敞,可容納兩輛消防車並排通行,同時還留有兩米寬的人行通道,消防隊員可通過消防通道及時到達著火點,這樣消防人員與被疏散人員可以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擾。

難題五:四季“春水盪漾”

建成後的國家大劇院,四週是碧波盪漾的水池,柔和的具有金屬光澤的殼體在夜晚將被燈光映襯,與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輝映,景色壯觀而富有想像力。但如果冬天水要結冰,光禿禿的冰面多少有點煞風景。夏天,水藻瘋長,一池清水很容易變成一窩“綠湯”,因此如何讓水池裏的水“冬天不結冰,夏天不長藻”,控制水池水溫,成了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中央液態冷熱源環境系統,很好地解決了大劇院控制水景相對溫度的難題。就是利用地下水的溫差來進行熱交換,可以始終將露天巨型水池的水溫控制在零度以上幾度左右,既環保,耗能又少,水池“冬天水不凍,夏天不長藻”的目標將基本實現。

難題六:屋面殼頂的清洗

鈦金屬屋面殼頂的清洗是件麻煩事,有人提出,如果使用人工清潔的方式,會顯得笨拙而不美觀,應採用先進技術來解決。

目前,工程人員正傾向於選擇一種高科技的奈米塗料,涂上這種塗料後,附著物將不會沾到物體的表面,只要用水一衝,所有污垢將全部被沖刷乾淨。

但由於這是一項新技術,還沒有類似的工程實例可以參考,工程人員正在對這種奈米塗料進行試驗室強化試驗,是否採用還要等試驗結果出來以後才能下定論。

難題七:密閉空間的空調

今年的SARS疫情對國家大劇院這樣的密閉空間的空調安裝敲響了警鐘。

國家大劇院是一個封閉建築,沒有對外窗戶,在這樣的密閉空間,室內空氣要完全依靠中央空調來調節,因此對空調的健康功能就提出了一定要求。在SARS之後,大劇院的工程人員對空調的安裝、回風系統、新風機組的標準等提高了標準,進一步完善,以確保中央空調符合健康標準。

設計:新穎前衛

國家大劇院作為我國最高藝術表演中心,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大型藝術殿堂,其建設對我國的各類藝術場館具有一定的示範效應和品牌效應。這種效應並不僅僅體現一種設計上的標新立異,或其建築的規模和氣勢上,更重要的是為大眾提供一種藝術享受,那麼某種意義上應更多地體現人性化設計的一面。

國家大劇院在建築方面的確體現了國際一流的水準,開創了國內建築的先河,進行了許多大膽的嘗試,如採用鈦金屬板這種主要用於製造飛機等航空器的金屬材料作為建築屋面材料,大膽的橢圓形外觀和四週的水面構成了一個水上明珠的建築造型,新穎、前衛,構思獨特,整體上體現了21世紀世界標誌性建築的特點,堪稱傳統與現代、浪漫與現實的完美結合。

而真正令國家大劇院能夠對國內藝術場館起到示範效應和品牌效應的,則是其許多細微之處的人性化設計。作為國際一流的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內三個劇場的內部裝飾和舞臺機械、燈光音響方面將採用世界一流水準的專業設備,如可進行平面360度旋轉和升降的舞臺等,這將使觀眾從中得到前所未有的、與世界同步的、真正一流的藝術享受。

另外,國家大劇院還將按照國際慣例,本著不拒絕低收入藝術愛好者的思想,首次在幾個劇場中設有少量站席,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售出站席門票,這樣就使那些熱愛表演藝術但收入相對較低的人也不會被拒之門外,可以花較少的錢進入大劇院來欣賞藝術。

國家大劇院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不但具有一定的藝術水準和藝術品位,還更將通過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使所有來到大劇院的人能夠真正地得到藝術享受。

運作:懸而未決

大劇院早已完成了土建部分的封頂,並正在進行屋頂“大蛋殼”鋼架結構的吊裝,其落成指日可待,但落成後大劇院如何運作和管理卻至今仍懸而未決。

據王爭鳴介紹,現在的工程業主委員會將隨著大劇院的落成而轉變為管理委員會,現有的一些管理人員將根據職能的變化而轉變為管理委員會的管理人員。同時,現在業委會也在為今後的管理運作而開始陸陸續續地進行人員輸入和人員培訓。但今後究竟以什麼樣的體制來運作管理,目前國家還沒有定論。

現任大劇院業委會藝術委員會主任的吳祖強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呼籲,並在今年兩會期間提交提案。“計劃中的國家大劇院是一項規模巨大,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準的文化設施,如果運作管理得當,將為全國文藝界,尤其是表演藝術提供高水準展示的重要場地,既對首都北京,也對全國,甚至在國際上也會産生極大影響。”

吳祖強先生認為現在最急迫的問題是儘快確定大劇院的體制和主管部門。“鋻於今後的管理和運營會比硬體建設更加複雜,劇院管理體制及主管部門若再不抓緊確定,則許多必要工作就將延誤,將無法與工程計劃密切配合銜接”。

距大劇院竣工後正式運營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大家都期待劇院的合理有效運作能有一個好的開始,要啟動這麼一個迄今為止在中國規模最大的劇院,運作體制的確立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資料連結

國家大劇院由國務院于1998年4月正式批准立項建設,于2001年12月13日正式開工,預計將於2004年國慶前完工,2005年下半年可以進行首演。這是我國最高藝術表演中心以及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大型藝術殿堂。

國家大劇院的建築設計方案由法國巴黎機場公司設計,清華大學配合完成,設計師為法國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施工圖的國內設計單位是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施工總承包單位為北京城建集團、香港建設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團聯合體,工程監理單位為北京雙圓工程監理公司。

國家大劇院建築屋面呈半橢圓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調和光澤的只有0.44毫米厚的鈦金屬覆蓋,前後兩側有兩個類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墻切面,整個建築漂浮於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從一條80米長的水下通道進入演出大廳,通道兩側被規劃為藝術博物館、藝術品商場等。

國家大劇院共佔地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4.95萬平方米,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藝術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工程概算總投資26.88億元。歌劇院主要演出歌劇、舞劇、芭蕾等,有觀眾席位2416個。音樂廳主要演出交響樂、民族樂等,有觀眾席位2017個。戲劇場主要演出話劇、京劇等地方戲劇,有觀眾席位1040個。

在國家大劇院北側還建有能容納近1000輛機動車和1400多輛自行車的地下停車場,既作為國家大劇院的配套設施,又是天安門地區的公共設施。

    《經濟日報今日導刊》2003年9月3日


國家大劇院投資26.88億 文化投資歷史新高
施工難點攻破 國家大劇院開始吊裝“蛋殼”
國家大劇院""水上珍珠"開裝
國家大劇院殼體結構開始安裝
國家大劇院鋼殼年內建成 為世界最大穹頂(圖)
國家大劇院戲劇院明日封頂 成天安門新景觀
國家大劇院“浮出”地面
國家大劇院獲23億保險
國家大劇院方案誕生記
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引發———中西文化“大碰撞”
彭培根:我們為什麼強烈反對國家大劇院方案
國家大劇院“安德魯方案”仍有爭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