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屆三中全會備受關注 寄望直面深層次體制障礙

又一個三中全會,又一座期待中的里程碑。

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將中國經濟推入“改革開放”時代;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而即將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將討論研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問題和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權威人士指出,十六屆三中全會之所以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不僅因為這將是我國新一屆領導人工作思路的全面體現,更重要的是,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題,正好與10年前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遙相呼應。

10年來,我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但也應當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仍然存在。綜觀專家們的觀點,“不完善”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原先設想、規劃的改革目標有的進展緩慢,有的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還有的深層次改革尚未破題。比如,儘管1993年已經確定國有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項工作也一直在做,但目前國企離規範的現代公司制度、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還很遠。再比如,10年前就已明確,要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但經過10年努力,在“統一”和“有序”方面,離當時定下的目標仍有相當距離。

二是由於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前沒有暴露,或者不夠突出的問題,現在日益突出。比如城鄉協調發展問題,經濟和社會協調、全面發展問題。

三是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後,需要遵循市場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則和國際通行的標準。

專家告訴記者,以上存在的問題説明,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面對新形勢,我們的經濟體制改革任務還很重,還須在已經初步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基礎上繼續努力,在“完善”上狠下功夫。

在專家們看來,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將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首先,要以發展要素市場為重點,清除制約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各種障礙。包括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逐步形成多層次(主機板、二板、三板)多産品(股票、債券、金融期貨等)的資本市場,擴大企業直接融資比例;發展産權市場,推進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重組、兼併;發展土地使用權轉讓市場,改變長期以來實行的行政批租引發大量腐敗現象的做法;發展勞動力市場,逐步消除對農村勞動力的種種歧視;還要大力發展技術、資訊等市場。

其次,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利率市場化是今後價格改革的重點。同時,要規範各類市場主體包括政府的價格行為。

再次,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推進糧食、棉花等流通體制的市場取向改革。

第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培育産權清晰、自主經營、行為規範的市場主體。建立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依法管理市場,反對不正當競爭,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商品和生産要素在全國市場自由流動。

第五,深化壟斷行業改革。要儘快出臺"反壟斷法",使反對壟斷、保護競爭有法可依。

還有專家特別強調,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需要進一步轉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繼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這包括: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切實減少和依法規範行政審批;完善預算決策和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稅收制度,全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將生産型增值稅改為消費型增值稅,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調整出口退稅率,嚴格稅收徵管等;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推進利率市場化,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加強金融監管,防範與化解金融風險,使金融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逐步將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銀行,降低不良貸款比例,為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改革農村金融體制等。(記者 浩民)

中證網 2003年10月09日


黃菊:用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
中央討論擬提請十六屆三中全會研究振興東北問題
十六屆三中全會10月11日召開 將審議修憲建議
十六屆三中全會首項議程:政治局作報告將彰顯民主活力
十六屆三中全會:在改革中尋找發展動力
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 進一步推經濟體制改革
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十月召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