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人審計國電公司 結果可能引發行業震蕩

    兩會結束後,來自國家審計署的一支1300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開進原國家電力公司,對國電公司2002年度財務收支及領導班子任期內經濟責任進行審計,必要時還將追溯以前年度和延伸審計有關單位。

    對於未來的審計結果,專家認為有“爆料”的可能。國家審計署近幾年來每次大規模審計均大有斬獲,似乎就是一種有力的旁證。“審計要付出人力、物力等諸多成本,但每一次審計的結果都證明,審計為國家挽回了大量損失。”

    國電家底疑點甚多審計署要亡羊補牢

    審計署在下達的審計通知書中,要求原國家電力公司以及新組建的兩大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公司和四家輔業集團公司積極配合,提供有關資料和必要的工作條件,並負責落實審計意見和執行審計決定。知情人稱,如此“興師動眾”對一個部門或機構進行審計,歷史上只有上世紀90年代末對糧食部門進行的審計可以與之媲美。

    在今年1月23日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李金華審計長將對原國家電力公司的審計列為對企業、金融審計的重點,並強調:“要注意發現和查處由於決策失誤和管理不善造成國有資産流失的問題,維護國有資産安全有效。”

    據了解,此次審計極有可能是由國務院領導確定的。以前,審計系統對電力系統的審計往往到省級就難以進行下去,高高在上的國電公司因兼具行業管理職能及母公司職能,總是成為下屬公司抵觸審計的擋箭牌。

    “原來電老虎的‘屁股’連審計署都摸不得,但現在情形不一樣了。”知情人口中的“現在”,所指無外乎兩點:傳聞國電公司高層存在問題,以及正在進行中的電力改革。

    可以説,這兩件事情激發了國家對摸清電力家底的強烈願望。公開的説法是,到2000年底,國電公司總資産達1.8萬億元,佔中國電力行業2.5萬億元總資産的72%。去年實現銷售收入達4003億元人民幣。但真實的情況究竟怎樣現在誰也説不清。一位電力專家的看法是,電力行業的糊塗賬比較多,國家需要了解沉積在電力行業的國有資産到底有多少。他認為,在國電“分家”之前的審計有些潦草,“現在可謂亡羊補牢。”

    審計結果可能“爆料”電改進程懸念叢生

    從李金華對去年企業審計工作的總結中,不難猜到,“爆料”有可能出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會計資訊失真、資産品質不高;二是決策失誤等造成國有資産損失嚴重;三是企業內部控制薄弱,少數人挪用、侵吞、轉移國有資金。

    假如“爆料”真的出現,對電力體制改革以及對整個行業來説,無疑將産生震蕩。譬如,電力體制改革中,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各發電集團的資産規模、品質大致相當”的原則,5大發電集團平均規模為可控容量3200萬千瓦,權益容量2000萬千瓦。從地域分佈上限定“各區域電力市場中的份額原則上不超過20%”。目前發電資産已經劃分完畢。而審計的結果可能是一家發電集團的實際資産大大增值,而另一家集團資産大大縮水,那麼5大發電集團的所謂“實力相當”就會被打破。儘管在未來的競爭中,幾大集團會分出高下,但畢竟改革之初,是以“保持平衡”為原則的,失去這一原則,並不利於體現競爭。

    “接下來的發展有兩種可能,一是承認現實,保持現狀;另一種是根據結果,重新調整。”一位電力業內人士分析説。“重新調整”意味著電力格局的重新劃分,雖然眼前只能説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但也許現在沒有人敢斷言,這種局面絕對不會出現。

    據透露,本次審計要實現兩大目的:一是摸清電力資産,確定賬目的真實性;二是查清大案要案。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涉及某些電力高層管理人員。”

    即將成立的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對電力審計結果同樣十分關注,因為他們對國有大型電力企業有人、財、物的管理權。此前,有分析説,電力資産劃歸國資委後,電力系統高層用人一直是“體內迴圈”的局面將被徹底改變。但現在看來,目前即將成立的國資委暫時將主要發揮監管職能,再加上有電監會的存在,國資委對電力國有資産的管理可能將更多地通過電監會來實現。(高山平)

    《中國經營報》2003年4月4日

    


中國電力行業將成外資收購主要目標
電力行業景氣分析報告
國家經貿委公佈26項電力行業標準
國電公司副總經理:電力改革推進電價將下調
國電公司去年實現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