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新成果:鹽鹼地有望變“綠洲”  

    我國科學家最近從一種鹽生植物中成功地克隆出一個耐鹽關鍵基因,並已導入多種植物。這一發現,將有望使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約四分之一的鹽鹼地變為“綠洲”。

    山東師範大學趙彥修、張慧兩位教授主持的課題組,從1999年開始這項研究,最近在測定了1755個鹽地鹼蓬基因的序列後發現了這一基因。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計劃專家組對這一研究成果進行了驗收。國家專利局在今年第18卷第28期的專利公告上公佈了這項成果。

    這個基因的全名叫作“Na+ / H+ 逆向運轉蛋白(SsNHX1)全長cDNA”。由這種基因決定的一種蛋白,使鹼蓬能在細胞內形成一種“離子區隔化”解鈉離子毒的機制。

    據介紹,鹽地鹼蓬是我國鹽鹼地上普通的一種藜科植物。它能耐3%的鹽度,可以在海水中生長。在鹽鹼地上可長到1米高,在海灘上,長度可達30釐米。課題組研究人員將這一基因轉移到擬南芥上做了對比試驗:在1/2海水澆灌條件下,擬南芥能完成生活史;在盆栽條件下,15天不澆水,復水後仍能恢復生長並結實。而對照株均死亡。在所有已知公開發表的資料中,他們培育的轉基因植物耐鹽性是最強的。

    目前,這一成果已經得到應用,培育出了適宜鹽鹼地生長的轉基因植物幼苗。記者在山東師範大學生物科學院實驗室看到,新培育出的耐鹽轉基因植物已有蕃茄、大豆、水稻、速生楊4種,在上千個培養基內長勢良好。工作人員稱,過不多久,就可以實施移栽了。

    鹽鹼土是地球陸地上分佈廣泛的一種土壤類型,約佔陸地總面積的25%。僅我國,鹽鹼地的面積就有3300多萬公頃。在山東省的黃河三角洲地帶,每年新增加的鹽鹼地達6000多公頃。大量的土地因此而荒廢。專家認為,這一發現,對於我國這樣一個耕地資源日趨減少的人口大國而言,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把經濟效益、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很好地結合起來。(尹洪東)

    

    新華網 2002-09-23

    

    


中國科學家成功克隆耐鹽基因有望使鹽鹼地變成綠洲
政協委員提醒:別忘了荒漠化的“幕後主角”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