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成功克隆耐鹽基因有望使鹽鹼地變成綠洲  

    中國科學家最近從一種鹽生植物中成功地克隆出一種耐鹽關鍵基因,並已導入多種植物。這一發現,被認為有望使佔地球陸地總面積較大比例的鹽鹼地變為綠洲。

    中國山東師範大學的趙彥修、張慧兩位教授從1999年開始這項研究,最近在測定了1755個鹽地鹼蓬基因的序列後發現了這一基因。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計劃專家組驗收後認為,這是國際上首次從鹽生植物中克隆出耐鹽基因。

    中國科學家把該基因轉移到植物擬南芥上。在1/2海水澆灌條件下,擬南芥能完成生活史;在盆栽條件下,15天不澆水,復水後仍能恢復生長並結實。而對照株均死亡。

    張慧説,在所有已知公開發表的資料中,中國科學家培育的轉基因植物耐鹽性是最強的。

    通過植物基因工程技術培育耐鹽植物新品種,是當前國際上的熱門研究課題。

    張慧教授説:“在這方面,中國是和國外同步的,甚至還要早。而利用基因工程改造植物細胞的離子區隔化並培育耐鹽作物的設想,是我們率先提出的。”

    記者在山東師範大學生物科學院實驗室看到,新培育出的耐鹽轉基因植物已有蕃茄、大豆、水稻、速生楊4種,在上千個培養基內長勢良好。工作人員稱,過不多久,就可以實施移栽了。

    農業部專家認為,中國科學家的這一發現,對於一個耕地資源日趨減少的人口大國而言,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鹽鹼土是地球陸地上分佈廣泛的一種土壤類型。僅在中國,鹽鹼地的面積就有3300多萬公頃。

    據趙彥修教授透露,受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與委託,今年10月份,山東師範大學將在濟南舉辦“植物耐鹽基因在發展中國家的應用前景”的研討會。

    屆時,有鹽鹼地分佈的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印度、南非、以色列等十幾個國家的學者將出席會議。不少基金類投資公司對此研究成果已産生濃厚的投資興趣。

    新華網 2002年9月13日


政協委員提醒:別忘了荒漠化的“幕後主角”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