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談三峽工程中的文物保護 

    在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重點介紹了三峽工程中的文物保護情況。

    張柏説,三峽工程中的文物保護,從任務規模上看,是空前的。地上地下的文物加在一起是1087處,其中地下723處,地上364處。一個工程當中,要保護這麼大規模的文物,工作量相當大。

    張柏介紹,現在地下已經完成了69萬平方米的發掘,即在二期工程當中,已經完成了規劃當中要求的文物保護工作量的77%。地下文物可分為幾個部分,一個是要求留取資料的,按照規劃要求是144項,現在已經完成了133項;一個是原地保護的87項,現在已經完成了41項;另外一個是實施搬遷保護的133項,現在已經分三類完成了不到一半。從這樣的完成量來看,對於二期工程規劃中要求的文物保護的任務,兩個省基本都可以達到規劃目標。因此,三峽蓄水不影響地區文物保護。換句話説,這個階段文物保護任務的完成,為三峽蓄水在這方面的服務創造了條件。

    張柏介紹,三峽工程文物保護方面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這幾年通過保護髮掘,取得了一批非常重要的科學資料。5年來保護髮掘文物五萬多件,其中有6千多件是珍貴文物,這些珍貴文物當中還有一些是別的地區是沒有的。

    第二,取得學術研究的重要成果。張柏舉例説,如舊石器時期的文物,一共發現了十處,其中發現了很多有代表的南方的砍砸器,形狀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可以用來研究南北地區我國舊石器的地點分界問題,這是很大的收穫。他指出,新石器的文物在長江三峽地區原來發現很少,通過這次發掘保護,把這個地區很多新石器文化當中的空白填補上了。這是學術研究當中非常需要的科學研究的成果;通過這次三峽地區文物保護的發掘,把必要的考古系列建立起來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三峽地區的這次文物保護,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比以往大大增加。過去,文物保護主要是利用傳統的手段;這次就不一樣了。比如説白鶴梁的保護,這次就準備通過各個專項研究,利用無壓容器等各種辦法來保護;科技含量大提高。大面積的考古,過去都是靠傳統的辦法,這次三峽考古發掘,大多數都利用了數字化技術,這在資料管理上這是很大的一個進步。所以,在文物保護和科學研究方面,三峽考古都有很大的收穫。

    張柏指出,三峽文物保護總的情況很好。他説,這麼大規模的文物保護髮掘在我們國家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由於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上的積極支援,三建委統一領導,統一規劃,兩省分別實施,國家文物局按照國家的要求實行檢查、監督、指導,調集全國力量,一環扣一環,這幾年的文物保護工作做得還是很好的。

    中國網 2002年9月10日


兩岸專家研討三峽技術問題
三峽工程蓄水在即 三峽壩區明年將斷航67天
我國將全面調查三峽工程水土流失狀況
三峽工程建設實現重大轉折
三峽工程與時間賽跑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