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塑“金身” 杭州雷峰新塔今日落成

    杭州雷峰新塔今天落成 將於十一月對外開放

    據《都市快報》報道,在舊塔倒塌78年之後,71.7米高的雷峰新塔今天正式落成。“南北相對峙,一湖映雙塔”的美景將重現西湖,西湖老十景缺一景的遺憾不復存在。

    重建後的雷峰夕照景區佔地8公頃,除雷峰新塔外,遊覽區還有妙音臺、夕照亭及親緣閣。妙音臺是聆聽“南屏晚鐘”的最佳地點;夕照亭則是康熙大帝題寫“雷峰西照”的禦碑亭;而雷峰塔地宮出土的文物將主要在匯文軒展出。重建後的雷峰塔將在11月上旬正式對中外遊客開放。

    雷峰新塔建造大事記

    1999年9月,雷峰塔景區建設正式啟動。

    2000年2月至6月,雷峰塔遺址考古發掘,並制訂多項保護方案。

    2000年12月26日,工程奠基。

    2001年2月15日,發現雷峰塔地宮。

    2001年3月11日11時18分,雷峰塔地宮正式開啟,出土內藏佛螺髻發金棺的純銀阿育王塔等珍貴文物77件及大量絲織品。

    2002年10月25日竣工落成。(北京青年報) 

    新雷峰塔揭秘

    雷峰塔承載了多少歷史的滄桑,集聚了多少世人的期盼……今天舉行雷峰塔倒塌78年之後重建落成典禮,人們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射到這座寶塔。望著這座氣勢恢宏又不乏江南風韻的名塔,我們禁不住對雷峰新塔的建設細節再一次進行細緻的探究——

    重建為何選中樓閣式塔

    “雷峰夕照”久違了。

    在雷峰塔倒塌78年後的今天,重建的雷峰塔又屹立在西子湖畔的夕照山上。重建的雷峰塔沿襲了原塔平面八角形、平座挑檐的樓閣式塔的立面形象。

    在重建雷峰塔之初,社會各界有多種建議,各設計單位也有多種設想:有的主張重建成原塔的樓閣式,有的主張建成明代原塔遭兵火後頹然蒼老,猶如“老衲”般的式樣,還有的想建成與歷史無關的純現代化式樣。有關方面將各種方案公開展覽,徵詢了市民意見。此後,又召開了專家論證會,反覆討論、斟酌,最終,樓閣式的方案被選中。為什麼會作出這種選擇呢?

    專家組成員之一、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書恒談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脫離了西湖的整體環境和歷史文化,脫離了西湖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目標,把雷峰塔設計成純現代化的式樣是可行的,但雷峰塔是著名的歷史文化景觀,有深厚的文化積澱,位於有著同樣深厚文化積澱的西子湖畔,而且寄託著無數關心它的人的情感,因此,純現代的方案無法滿足各方面的需求。這一方案在首輪被淘汰了。

    爭論最多的是樓閣式與“老衲”式兩種方案。“老衲”般的雷峰塔有照片流傳於世,因此許多市民都希望新塔能重現“老衲”風韻。但這種式樣並非雷峰塔的原貌,而是數百年歲月風霜和戰火共同作用的結果。即使“克隆”出了“老衲”式的雷峰塔,它也不具備與其相同的記錄歷史的作用和價值;其次,把一座塔建成被焚燒後的殘破狀,許多完整的構件都要刻意模倣照片,弄得支離破碎,這決非易事,要逼真地再現其神韻就更難;再者,雷峰塔若建成殘破狀,登塔觀景就難以實現,這將是一個遺憾。採用樓閣式方案就可避免這些問題。

    清華大學著名古建築專家郭黛教授是重建雷峰塔方案的總設計師。在這一點上,她與張書恒等專家的觀點一致:新塔應儘量再現原樓閣式塔的風貌。

    原址建塔另有緣由

    新塔是在雷峰塔遺址上重建,還是另外選址?這也是經過專家們反覆研究、論證的。

    張書恒告訴記者,在重建雷峰塔的過程中,有兩點原則必須堅持:一是對遺址的保護,一是注意保護西湖整體的文化環境與自然環境。若偏離原址重建新塔,仍須建防護罩來保護遺址,原本就不大的夕照山的部分植被及原始環境就會被破壞。

    郭教授也有上述考慮。此外,她還有自己的觀點:無論是從塔上看西湖,還是站在西湖觀塔,原址的景觀角度都是最好的,原址還保留了與保?塔在同一子午線上的最佳地理位置。而且,新塔是舊塔的延續,因此選址必須遵循原先的歷史特點。

    僅在雷峰塔遺址上重建新塔,仍未能讓重視遺址保護的專家們放心,因此,塔的兩層臺基設計浮出水面。它將塔的第一層抬高,從而架空新塔,改善了遺址的保護環境。遺址之上是一個透明的玻璃罩,它既能使遺址避免氧化和人為破壞,又不妨礙遊人觀看。

    新塔高71米多,塔剎、塔身、臺基高度分別為16.1米、45.809米、9.85米。塔身共5層,對徑28米,邊長11米,周長為88米。這些數據是怎樣確定的?郭教授説:由於雷峰塔保留下來的照片清晰的並不多,因此給還原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在考慮設計方案時,他們參考了雷峰塔老照片、繪有雷峰塔原貌的古畫以及與雷峰塔同時代的六和塔等,並根據遺址現存的雷峰塔磚塊,大致估計出了原塔的造型輪廓和各部分比例。頂部的塔剎採用了貼金工藝,它的外形則參照了從雷峰塔地宮中出土的銀質金涂塔的頂部五重相輪。

    總之,新塔建成什麼式樣、在哪建塔等問題的確定,都是專家們廣泛徵詢意見後再三權衡的結果。“確定方案真的不容易。各設計單位把各種可能性都做成方案,近30位評審專家本著‘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的原則逐一比較,每作出一個決定都經過了反反覆復、極其慎重的研究和討論。”張書恒感慨地説。雷峰塔景區建設工程從1999年9月正式啟動至今已3年,其中前期設計論證等籌備工作歷時22個月,耗資不下500萬元。在建設過程中,召開的專家論證會超過80次……

    首座彩色銅雕塔橫空出世

    新雷峰塔是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近日來杭的全國文物、文化界專家參觀了雷峰塔後都説,精美的銅雕建築是雷峰塔區別於全國數千寶塔的閃光之處。

    古雷峰塔原採用的是青磚塔身,外包木製廊檐。而重建的雷峰新塔,外包材料是銅。在論證會上,雷峰塔銅雕藝術大師朱炳仁説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中國有3400多座塔,如果隨意做一個塔,必將湮沒在群塔之中,而建一座古代歷史上沒有的彩色銅塔,則是創造了“中國第一”。這個觀點得到了專家的認可:雷峰塔不應是一個假古董,應該是一件藝術精品,給新塔穿一件精緻的“銅衣”是可行的。

    就這樣,雷峰塔創造了一個銅建築的奇跡。雷峰塔銅的總用量達280噸,全塔共有近2萬片銅瓦,面積2370平方米,是古今中外採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銅塔。青瓦、鬥拱、扶欄、銅鈴、銅刻圖案,各種色彩交相輝映,創造了一個高貴厚重、五彩繽紛的彩色銅雕世界。新塔腰檐上的脊、瓦為錫青銅,這種材質非常耐久,不會變色,而且在色澤上很接近陶瓦黑青的本色;鬥拱、柱、枋為黃銅,這種銅經過十幾道工序後,呈現出一種富麗堂皇的暗紅色調,與古建築裏的柱、枋非常接近;而泡釘銅門和欄杆則採用了紫銅,其上覆蓋有漆膜,能有效保護銅質10年內不受侵蝕。從技術層面上來講,銅做外包材料,不容易著火,可以防雷、防蛀,空心的銅瓦、銅欄還可以減輕重量。

    雷峰塔要傳承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在這一點上,朱炳仁費盡了心思。為了符合南宋塔的文化內涵,他們根據雷峰塔地宮出土文物中的圖案中選擇了牡丹花、鴛鴦戲水圖、荷花,雕刻在銅鬥拱、銅瓦上,呈古金色,顯示了富貴典雅的民族風格。

    讓新雷峰塔千年不倒

    雷峰新塔內部承重結構是現代化的鋼結構。千古流芳的雷峰古塔為什麼融入了現代化的因素?郭教授、張書恒等專家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作為文物建築的原雷峰塔如果只是部分破損,自然應該本著不改變原狀的原則,嚴格保護原物,並採用加固、維修等手段延續其“生命”。但雷峰塔已經倒塌了,現在是重建一個歷史文化景觀,而非修復文物建築。所以在復原的同時,在一定程度內還應兼顧現代使用功能,滿足高層建築的設計要求———這也是雷峰塔景區內有電梯、空調、景觀泛光照明、視頻播放等現代化設備的原因。當然,之所以採用鋼構架,還因為它有牢固、節省空間等優點。

    採用鋼結構建塔,可使新塔更牢固。當新塔基本落成之時,圈內就有了“新塔千年不倒”的説法。新塔真有這麼牢固嗎?負責搭建新塔鋼結構的浙江精工P—D鋼構公司(以下簡稱“精工鋼構”)為記者提供了佐證:

    雷峰塔鋼結構共耗鋼1400噸,抗震烈度可達7度。鋼材質地柔韌,自重僅為磚混結構的一半,輕型鋼材甚至僅為1/5。鋼結構建築的抗震性是磚混結構的兩倍以上,可抵禦速度每秒70米的颶風。鋼構架之優越性已得到了證明。

    “精工鋼構”採用了國際最先進的美國鋼結構生産線,精益求精,確保了每根鋼構件的精度、品質。例如:對工件鑽孔,同一組內相鄰兩孔間距的誤差竟可小于0.5毫米;驗收方在對“精工鋼構”進行焊縫檢測時,其合格率達100%……清華大學博導、中國鋼結構專家李少甫多次去現場指導,並對雷峰塔鋼結構的相關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就這樣,“千年不倒”的神話終於實現了。

    郭教授還介紹:許多文博界人士認為,像雷峰塔這種著名歷史文化景觀的重建應體現可識別性,謹防成為假古董。而鋼結構與原先的磚結構反差極大,因此具備明顯的可識別性。

    地宮之寶何去何從

    去年進行的雷峰塔地宮考古發掘是當時無數人熱切關注的焦點。裝有佛螺髻發的金涂塔、蓮花座青銅佛像、漆木器、玉器、絲綢等珍貴文物從地宮中出土了,整個杭城為之轟動。而此次考古發掘,也被評為2001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今天,是新雷峰塔落成典禮的日子,包括國寶級文物金涂塔、國家一級文物蓮花座青銅佛像等在內的大部分地宮出土文物都被“請”回了雷峰塔。但慶典活動結束之後,這些文物又將被放入浙江省博物館的庫房保管起來。

    杭州市民和遊客對此如何看待?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外地遊客和杭州市民,這10人都希望能在雷峰塔內看到地宮出土文物。湖南遊客譚計鵬説:“西安兵馬俑,不也是在發掘地建立了文物陳列館嗎?如果我去看雷峰塔,當然希望能看到從地宮出土的文物,它們很有吸引力。”浙江航空公司的吳肖華説:“那些文物本來就是從雷峰塔出土的,是雷峰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如果它們不在雷峰塔內,總會讓人覺得少了點什麼,挺遺憾的。”

    為什麼那些文物在慶典之後不在雷峰塔景區內展出呢?省文物局副局長陳文錦説,文物陳列在塔內確實會讓遊客感到很親切。但文物局有如下考慮: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條款,考古出土的文物歸國家所有,由當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保管。這些指定單位主要是指博物館、紀念館和圖書館等,而雷峰塔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是股份制公司,不具備保管考古出土文物的主體資格。

    其次,保護文物不僅是防火防盜,而且要防止文物的自然損毀。強光、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高溫等都會使文物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從而影響文物的質地。合格的文物保存條件應是儘量減少光照、濕度恰當、恒定的低溫。如果為滿足遊客的需求,將文物陳列在雷峰塔內,在技術層面上可能會遇到難題。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人們更應該考慮如何保護它們,並讓它們長久流傳。在這件事上必須慎重。

    據悉,為促成地宮出土文物回歸雷峰塔,有人提出了這樣一種方案:由省博物館等具有保管考古出土文物資格的單位在雷峰塔設立分館,展出從地宮出土的文物。這樣,既能維護雷峰塔文化內涵的真實性、完整性,也符合文物法的規定,同時還能解決保護文物所需的技術問題。對此,陳文錦表示:這種方案並非沒有可能,文物局正在與有關部門商議此事。地宮之寶將何去何從?讓我們共同關注。

    名塔古今

    雷峰塔始建於吳越國末年,北宋開寶五年(972)之前。由吳越國王錢亻叔舉吳越國當時的國力興建。初建成時的雷峰塔八面七層,金碧輝煌。

    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在北宋政權徵剿方臘的戰亂中,雷峰塔遭受重創。南宋初年,雷峰塔又在宋兵與金兵以錢塘江為前線的拉鋸戰中差點被拆除。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雷峰塔得以重修,塔身由七層減為五層。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雷峰塔週邊的木構檐廊被侵襲來杭的倭寇縱火燒燬,只剩下磚砌的塔心。從明末到清前期,雷峰塔一直以其裸露的磚砌塔身呈現出的殘缺美,成為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西湖十景”之一。

    1924年9月25日下午1時40分左右,雷峰塔轟然倒塌。“西湖十景”從此殘缺,塔藏文物更是流落四方。

    2000年12月26日,雷峰新塔建造的奠基儀式在夕照山上的雷峰塔遺址旁隆重舉行。一千多年的風雨滄桑,一千多年的熱戀情結,在這一天,雷峰塔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雷峰新塔沿襲了原塔風貌,為樓閣式塔,八面五層。塔剎、塔身、臺基高度分別為16.1米、45.809米、9.85米。塔身共五層,對徑28米,邊長11米,周長為88米。塔的建築總面積為6089平方米。

    塔內的文化陳設:底層懸有啟功先生書寫的“雷峰塔”匾額,在底層可俯觀臺基層的雷峰塔遺址;暗層用彩石鑲嵌、磚雕、木圓雕演繹《白蛇傳》;二層是丙烯壁畫《吳越造塔圖》;三層用青田石雕、黃楊木雕、竹雕展示關於西湖及雷峰塔的詩畫;四層用甌塑表現西湖今貌;五層的穹頂內壁辟有2002個塔龕,安放2002座樹脂貼金的小型金涂塔。此外,該層還用金漆木雕展示佛教文化;天宮內放置《雷峰塔重建工程要覽》和雷峰塔模型以傳諸後世。

    新塔建設投資達1.5億元人民幣。新塔將於11月1日試營業,票價30元左右。

    充分挖掘雷峰塔文化資源

    在今天的雷峰塔落成典禮上,將上演一次獨一無二的音樂大典。

    音樂大典的一切表演均在開放的空間進行,它分為九個篇章,九種境界,糅合了天、人、神三種元素,主要體現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的主題,是一部非常完整的作品。大典以樂為主,歌舞相伴,將佛教文化、聲樂藝術和風景名勝和諧統一、交相輝映。

    大典的總導演是作曲家何訓田,主唱和領舞分別是朱哲琴、楊麗萍。擔任服裝設計的是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理事梁紅玉,燈光總設計易立明和舞美設計曾力,都是與張藝謀有著長期合作關係的著名人物。

    音樂大典共投資400萬元,有1300多名演員演出。現場搭設了5個一次性舞臺和一個能容納1200人的一次性觀眾席。演員和觀眾的比例達到了1:1。杭州演出史上最昂貴的演出票價也由此出現了———每張2800元。

    除音樂大典外,關於雷峰塔的各種創作也紛紛“出爐”,例如:首部為雷峰塔“立傳”的圖書——《千年勝跡雷峰塔》、以雷峰塔為主題的歌曲和楹聯、電視系列片《吳越春秋》、電視專題片《雷峰塔》、戲劇《新白蛇傳傳奇》、舞劇《白蛇與許仙》、電視連續劇《火燒雷峰塔》……可以説,雷峰塔的重建激活了人們的文化創作力。

    古塔與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千年文化的積澱,古塔只是一個沒有生命的軀殼。而沒有古塔作為承載文化的載體,任憑再深厚的文化也會缺少底蘊和依託。如何充分挖掘雷峰塔文化內涵、用什麼形式錶現它並將其真正轉化為一種文化力?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浙江日報)

    中國網綜合消息 2002年10月25日


杭州雷峰塔地宮發現罕見日本古錢(圖)
雷峰塔地宮出現滲水“後遺症”
雷峰塔舍利函中出土的玻璃瓶中國特有
雷峰塔地宮發掘出59件珍貴文物
五月重建雷峰塔 “雷峰夕照”將重現
雷峰塔地宮出土文物龍紋佛像極其罕見
千年雷峰古塔 今日地宮開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