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訪乾隆——“乾隆文化大展”掠影

    1736年,清朝傳奇皇帝乾隆即位。這時距滿人入關已有近百年時間,大清帝國統治已經穩固。其實正值大清帝國的太平盛世,也是歷史上“康乾盛世”最後一段光輝時期。此時,西方正是工業革命和啟蒙時代。乾隆之後,清朝在西方國家的競爭和列強的入侵下,日漸衰敗。在乾隆時代繁榮與興盛的背後,是不是已經有了衰敗的因子?

    本月初,收藏清宮文物最多的台灣故宮博物院舉辦本年度大展——“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大量珍貴文物,甚至是首次公開面世的文物可能會告訴我們些什麼?在台灣兩位著名歷史學家的陪同下,記者參觀了這個大展。

    傳奇皇帝 長期掌權

    走進展覽大廳,迎面是乾隆皇帝與孝賢皇后年輕時的畫像。這次展覽首次展出了乾隆從青年到老年的畫像,為的是讓民眾一睹這位傳奇皇帝的“廬山真面目”。

    乾隆帝後的畫像是義大利傳教士、清宮廷畫師郎世寧所作,現藏于美國克利夫蘭博物館,為了此次展覽特地前去商“借”的。同時“借”來的還有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乾隆南巡圖》——在鴉片戰爭後兵荒馬亂的歲月裏,究竟有多少國寶流出中國,迄今無法估量。愛新覺羅弘歷,在正史上的廟號是“清高宗”,謚號“純皇帝”,乾隆是他即位後用的年號。乾隆皇帝在位的時代(1736—1796年)是大清帝國國立鼎盛之時。

    乾隆長壽,享年89歲。因為他的祖父康熙在位61年,出於對祖父的尊重,乾隆曾説,就算自己長壽,也絕不敢比康熙在位更久。因此,他在位的第60年,傳位給皇太子(嘉慶),但仍然乙太上皇的身份獨攬大權,所以,他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握權力最久的皇帝。得益於自己的長壽,乾隆在老年專門刻印璽,強調自己是長壽天子。在乾隆皇帝的禦制詩集中,有他從年輕到年老的畫像,年輕時瘦瘦的瓜子臉,老年時發胖的肚子一目了然。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乾隆在畫上蓋下的印璽,從“乾隆皇帝之寶”到“古稀天子之寶”,每幅畫像上都有。乾隆在位時,為了整理古籍,曾下令開設四庫館,動用3800多人花了10年時間編纂《四庫全書》。學識淵博的紀昀和大理寺卿陸錫熊擔任總纂官,當時一批著名學者都參加了編纂工作。不過,他在修書的同時,也刪除或篡改了“有違障”處,令歷史學家頗不以為然。參展的《大藏經》滿文版是存世的唯一一部,是應乾隆要求被翻譯刻印的,全書108冊,先今台北故宮存32冊,北京故宮存76冊。

    乾隆自認有“十全武功”:平定北疆、征戰金川(四川西部)等十大戰役都大獲全勝。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一幅台灣地圖為乾隆中期所繪,畫的是台灣西海岸,採用中國傳統山水地圖的畫法,雖然沒有經緯度,但聚落和交通線很清楚。

    批閱奏折 個性畢現

    清朝自康熙中葉開始,逐漸發展出和明朝不一樣的奏折制度,授予一些特定大臣專折具奏的全也就是説,這些大臣的專折不需要經過正常收發拆封、票箋擬旨的過程,可以直接密封呈報給皇帝。奏折經皇帝品筆(石旁加朱)批後,密封發回上奏的大臣。雍正即位後,規定大臣讀過皇帝(石旁加朱)批後,必須將奏折再繳回宮中,因此保留了數量可觀的(石旁加朱)批奏折。記者觀看此次展出的乾隆批(石旁加朱)奏折內容廣泛,從國家大事如兩廣總督孫士毅報告安南形勢,到謝恩向安都有。一些較長的批示批在奏折的卷末,有的是在正文旁批示“好”或“是”,有的全卷只有3個字“知道了”。趁奏事的機會向皇帝阿諛奉承下場會如何?記者看到,大約是曹雪芹祖上的“江寧組造托庸奏折”是托庸報告籌辦乾隆皇帝南巡的事務,請求皇帝到組造衙門參觀,並拍馬屁地説織造産品承蒙“禦覽之後,倍顯光華”。沒想到馬屁拍到馬腿上,乾隆生氣地批示:言之不自慚乎。創作《努爾哈赤》的台灣女作家林佩芬與我同行,她告訴記者,在查閱史料時還看到過乾隆這樣的批示:放你的屁!——乾隆心性,由此可略見一斑。

    附庸風雅 詩書等身

    中國歷史上南唐李后主皇帝做得不好但詩寫得好,“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往東流”等名句千古傳唱。但是,要論數量可不是乾隆的對手。

    乾隆愛寫詩,一生寫詩四萬多首。他寫的詩各種題材都有,記錄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動、文化情趣和個人感情。不論是收到遠方進貢的禮品,看見喜歡的藝術品,還是聽到前線傳來的捷報,他都喜歡作詩來禮讚,他有時把詩題在別人的畫裏,有時刻在器物上,有時甚至制在瓷器上。乾隆年輕時就喜歡寫詩。展品中有一幅高其佩的《廬山瀑布圖》,畫的上方是乾隆當王爺時題寫的詩。署名為“寶親王長春居士”。“寶親王”是他當年受封的王位,而“長春居士”是雍正皇帝御賜給他的號。雖然愛寫詩,但乾隆皇帝有哪一首詩歌膾炙人口?

    詩雖然寫得不一定好,但乾隆的字還是比較清秀的。登基不久,乾隆檢閱內府所藏舊書畫時,看見南宋畫家馬和之畫的《詩經圖》覺得“筆法飄逸,務去華藻”,非常喜歡,於是親自抄寫《詩經》,並找畫院的畫工模倣馬和之的畫法,為每首詩配圖。前後6年時間,始成我們眼前的30冊《御筆詩經圖》。乾隆愛寫詩,身邊的詞臣也為之幫襯,善寫詩的應詩,善畫畫的配畫。先今人所盡知的劉墉(劉羅鍋),是乾隆身邊大臣,他曾將乾隆所寫的“無量壽佛讚”用泥金寫在名貴冊頁上,作為乾隆向太后祝壽的禮物。

    文物塗鴉 面目全非

    乾隆皇帝繼承了前代君王收藏的歷代文物,他自己也喜歡收藏,因此他的內府成為全國最大的文物收藏地,體現了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精華。今天台灣故宮博物院的典藏文物,主要來自清宮舊藏,其中大部分是乾隆時代匯集保留下來的。這些文物因此也就大多與乾隆有關。乾隆命身邊的文臣將數量龐大的文物編輯成圖錄:《西清古鑒》是記錄銅器的,記錄硯臺的是《西清硯譜》,善本讀書是《天祿琳瑯》……這些目錄不僅展現了乾隆豐富的收藏,還為令人提供了研究文物的重要參考。乾隆特別喜歡字畫等藝術品。只是乾隆不僅要收藏欣賞,還要興之所至地在畫面上題字蓋印,往往把藝術品搞得面目全非。

    在乾隆收藏的畫卷中,訪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被題字最厲害的。記者看到,這幅畫幾乎所有的空白處處都被乾隆提了字,甚至連山上都有字,完全看不出畫作原來的面貌了。據説,乾隆非常喜歡這幅畫,連外出巡幸也常常帶上,而且每次觀賞都會在上面題字。乾隆60年,皇上終於覺得題夠了,於是最後一次在畫卷押縫處題上:以後展玩,亦不復題識矣。展館中有兩幅台北故宮限展珍品—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米芾的《蜀素帖》。這兩幅作品僅展出40天。曾被乾隆稱為“神品”的這兩幅珍品當然也沒能逃出乾隆的手。《快雪時晴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著名的書跡,為王羲之寫給朋友張侯的一封問候短信,不過短短二十多個字,但乾隆題字的篇幅卻遠比書跡長得多。珍品慘遭如此塗抹,想必他認為宮中收藏全是帝王個人私産,乾隆不過是把藝術品加上自己的符號而已。

    當然,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認為經乾隆題字,書畫歷史價值更大,孰是孰非只好任後人評價。

    兒女情長 奢靡浮華

    展覽館裏一幅美麗的戎裝女子畫像引起眾多猜測。這是一幅油畫,據傳是“香妃”(容妃)的畫像,但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甚至“香妃”是否就是“容妃”也有不同意見。這一切只能給“戲説乾隆”類的文藝作品留下遐想的空間。由於畫卷時間長遠,卷軸下方的簽名已無法知道。歷史小説家林佩芬説,從繪畫技法來看,應是郎世寧之作。郎世寧是義大利人,為傳教來到中國,但他真正受到重視的反而是繪畫。康熙看中他的畫,留他在宮中,後歷經雍正、乾隆,成為清宮最有名的西洋畫家。他同時還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郎世寧創作注重將西方的明暗、透明畫法融入中國畫中,此次展出的《十駿圖》和《十駿犬圖》應是這種畫風的體現。乾隆雖然喜歡郎世寧的化作,但也認為:“似則似矣遜古人。”乾隆一生有41個妻妾,據説他很愛孝賢皇后,皇后去世後,他將皇后繡的荷包珍藏。同時展出的還有他珍藏的爺爺康熙送的筆筒,足見這位皇帝細膩的一面。

    做皇帝並不是時時愜意的。至少,每天有人在身旁拿著筆記錄他的一言一行。展出的《起居註冊》就是記錄乾隆生活起居、言行事跡的。乾隆壽命長,他的《起居註冊》也最多,現在台北故宮收藏的7600多本清代各個皇帝的《起居註冊》,乾隆就佔了三分之一。清代的宮廷畫也透露出乾隆在宮中的生活。《畫十二月令圖》以圓明園為背景,加入一年12個月的節鄰情景,如正月元宵賞燈、九月賽菊花等,營造出一种太平盛世的景象。而《冰嬉圖》則是乾隆提倡修習武術、不忘滿族傳統習俗的實景寫照。展出的“皇帝的玩具箱”——多寶格盒子內裝47件珍玩。清代宮廷裏有許多這樣的多寶格,有的珍玩多達百件,都是拿在手裏把玩的。有任人唯,因為宮廷裏脫封閉,這些極盡奢靡的玩意兒是供皇上解悶的。台北故宮博物館藏豐富。據悉,1949年自北京故宮運來的古物不少迄今尚未開封,蓋因為文物太多而專家有限。因此,也就無人説得清台北故宮究竟有多少文物。

    利用豐富的館藏,台北故宮博物館每年舉行一次大展,去年的主題是成吉思汗,前年是宋代的文物展。 (向劍幗 陳鍵興)

    《參考消息》2002年10月15日


寄望兩岸文物加強交流合作
——訪“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石守謙
台北故宮博物院將推出眾多展覽迎接新春
台北故宮博物院將投鉅資改造硬體設施
台北故宮博物院擬建第二院區
中華文化薈萃的台北故宮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