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億多中國農民告別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

    中國今年在20個省份開展的農村稅費改革試點把多達幾十種的涉農收費項目精簡到4種,6.2億農民負擔的稅費因此比改革前下降了三成多,合計300多億元。

    現有的4種稅費包括農業稅、農業特産稅及其附加和“一事一議”費。後者主要用於地方公益事業,需多數村民同意後才能收取。屠宰稅、教育集資和地方政府徵收的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被廢止,僅農業大省山東最近就宣佈取消88項面向農民的收費項目。

    “稅改政策好,我們的負擔真的減輕了,”在江蘇、安徽、山東、湖北等省,數百名農民向前來採訪的新華社記者表達了相同的心聲。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農民嚴俊昌説:全村每人平均負擔從去年的100多元降到70多元,“負擔輕多了”。據國務院農村稅改工作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黃維健介紹,稅改前,全國8億多農村人口每年繳納1200億元的稅費,每人平均130多元,超過農民每人平均月可支配貨幣收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認為,去年農民每人平均收入扣除成本和預購化肥、種子等費用後,每人平均每月可支配的貨幣收入只有120元。

    溫家寶副總理今年在安徽考察時指出:一些地方農民生産積極性不高,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負擔太重,農業成本太高,農民種地無利可圖。負擔過重已成為影響農民積極性,制約農業結構調整,阻礙農村生産力發展的一大障礙。稅改前,農民每年交給國家的農業稅和農業特産稅達300億元,佔上繳總額的四分之一。其餘900億元的收費項目名目繁多,大多用來給鄉村幹部、農村中小學教師發放工資,興辦地方公益事業,甚至被當地幹部用作招待費、彌補辦公費的不足和集體企業的虧空。河南省鈕寨村農民鈕書聯説:過去“村幹部決策失誤,興辦企業欠下的85萬元債款,也要向我們收費來還。”作為稅費改革的配套措施,中央每年拿出上百億元資金補貼地方財政,規定中小學教師工資一律由縣財政支付,通過精簡機構,將依靠農民養活的鄉村幹部和辦事人員人數裁減約五分之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韓俊説,稅費改革是中國農村“繼土地改革、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之後的又一次翻天覆地的重大變革”,必將極大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鋻於多數農民的收入水準依然較低,剛剛結束的中共十六大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提出了鼓勵農村富裕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鎮轉移等有利於農民增加收入的方針政策。(江國成)

    新華社 2002年11月28日


夢圓小康:億萬農民在努力
河北30萬農民放下砍柴刀
農民建房收費專項治理工作將啟動
張軍擴談農民收入持續不前的深層原因
推行涉農收費公示制度 遼寧農民年減負1.6億
我國農民進入建設小康生活新階段
我國農民收入提高消費升級
廣西農民趕上世界新潮流
農民健康指標2010年達高水準
張立峰聽報告感言——用科技創新助農民奔小康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