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華:是泡沫還是陷阱?  

    剛剛淪落為ST的科利華,馬上又面臨鉅額短期貸款償還的考驗。曾經風光一時的國內軟體業巨頭,仿佛一夜之間就大廈將傾了。

    為了了解這個輝煌企業如何會突然隕落的,記者請教了財務專業人士、軟體業內人士和對科利華企業了解的知情人士。通過調查採訪,記者發現,科利華的隕落實際上幾年前早已經出現了跡象,而今年科的利華年報中更是存在重大問題,其撲朔迷離的內幕,堪稱今年年報中的怪中之怪。

    科利華年報懸念

    每年披露年報,上市公司難免有某些出人意料之舉。今年,科利華的年報更是撲朔迷離,堪稱今年年報中的怪中之怪。

    根據深滬兩證券交易所的規定,上市公司預計2001年度將虧損及業績水準大幅下降或大幅上升(一般指本年利潤總額與上年相比下降或上升50%以上)的應在2月28日前進行公告。但直到4月29日,也就是年報公佈截止日的前一天,科利華才發出了業績預警公告,稱公司預計2001年度利潤將比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

    不少上市公司都以種種理由推遲預警和預虧公告,但像科利華這樣晚的卻實在罕見,而就在科利華業績預警的前幾天,科利華的股票還在上漲。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主力在出逃。

    4月30日,科利華稱,公司2001年年報被註冊會計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財務狀況被視為異常。公司股票自5月8日起實行特別處理,股票簡稱變為“ST龍科”。於是,股民在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下被牢牢套住。

    據知情人士透露,科利華在年報中聲稱的凈利潤22,405,163.63元,每股收益0.057元,是缺乏可信度的。也就在半年前,在科利華的中報中聲稱凈利潤為61,758,934.57元,比上一年同期有所增加。短短幾個月後,科利華新聘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已經大大降低的利潤還是無法確認,不能不讓人對其利潤的真實性産生懷疑。

    有專業人士認為,企業的經營活動無疑應具有連續性,經營效益雖然會出現波動,但一般來説,不會在同一年度內出現中期與全年業績的趨勢性逆轉。今年一些上市公司的利潤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執行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而導致企業計提及減值數額加大等因素的影響。但科利華利潤在下滑的幅度如此大的情況下,還是不能被會計師事務所承認,這顯然是不正常的,其間肯定存在問題。

    有消息稱,證監會已經開始對科利華進行調查。在科利華新聘會計師事務所進場之前,證監會曾委託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對科利華進行了為期幾個月的審計。有理由相信,證監會對科利華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是有所了解的。

    被美國《商業週刊》譽為中國軟體市場的“決定性力量”之一的科利華,被《福布斯》評選為中國大陸50名首富之一、被推選為中國十大管理英才之一的科利華董事長宋朝弟,多年來在資本市場上是否一直有欺詐行為?

    質疑科利華利潤

    “事實上,科利華當前在持續經營上正面臨嚴峻的考驗,已經處於資不抵債的邊緣,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位不願意透露身份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長期以來,科利華的利潤大多是在與週邊公司倒賬中獲得的。”

    他舉例説,科利華將産品買給甲公司,甲公司再買給乙公司,而這些公司都是在科利華控制之下的。轉上一圈後,科利華再把自己生産的産品以高價買回來,利潤就在資金的流動中産生了。負責審計科利華的會計師事務所發現,2000年科利華賣給啟迪,又從啟迪公司買回的就是科利華自己生産的軟體産品。

    科利華將“銷售回來”的款項再以友好合作及技術合作等名義,支付給一些公司,而這些公司也是在科利華的大股東的支配之下或者與大股東有密切的聯繫,甚至一些公司根本不存在,或者根本沒有具體業務,這樣的公司有十幾家。科利華將大筆應收應付的款項隨意轉讓,目的是將回籠資金迅速轉移,以備再次迴圈,達到抹賬的目的。而這樣的款項高達4億元左右。

    科利華下屬多個子公司的業務幾乎完全相同,而其中一些就是“倒賬公司”。

    為了證實這些説法,記者蒐集了大量有關科利華的資料,並驚奇地發現,早在2000年5月,就有人寫了這樣的文章《股市黑幕——有人指稱科利華造假賬涉嫌詐騙》,並附上一封自稱為科利華員工發來的電子郵件。文章認為,科利華“實際上處於財務崩潰邊緣,卻利用各種非法手段製造假像。”

    那封自稱為科利華員工的電子郵件裏講得更為具體,“科利華軟體集團包括這麼多公司,但是實際上人、財、物都是在一起的,最多在表面手續上或一些頭頭的官銜上有形式上的區別,想把哪些人算在上市公司就算在上市公司,想把哪筆收入算在哪家公司就算在哪家,還可以把所有的支出都算在一家。甚至可以把一個開發項目以不同的價格相互轉賣。”

    “他們一方面可能是採取常規的作假賬等手段,更主要的是利用集團下屬這一大批公司,相互之間高價買賣,比如上市公司或曉軍公司將産品高價賣給量波、啟迪或量子益華等,賬面營利幾千萬……最後大不了某一家或某幾家公司虧損幾個億,他們也不過損失幾個空殼而已。”

    記者在整理資料時還發現,一些評論提出,具有良好業績的科利華,卻常常拖欠職工工資,這是讓人難以理解的。

    長期以來,科利華在業內相對較低的工資水準和拖欠員工工資的現象,是個公開的秘密,《科學時報》和《北京青年報》對此也有過公開的報道。據可靠消息,2001年,科利華拖欠員工工資3個月,年底工資到今年2月才發放,而且是利用銀行貸款才得以解決的。

    去年11月底,有機構在科利華調研,認為科利華的業績難有明顯的改善,股價也難有好的表現,但調研的結論卻是:其凈利潤將比上一年增長10%,由此分析,科利華雖然在經營上出現難以為繼的困難,但還是希望賬面上的利潤有一定表現的。據知情人士透露,會計師事務所在科利華最初提供給的財務報表中,發現了許多問題,科利華被迫調整了許多內容,利潤比最初提供的已經大幅度下調,但仍沒有被註冊會計師認可。

    負責審計科利華的會計師事務所--信永中和的人認為,科利華可能存在鉅額虧損,但由於會計師事務所受審計範圍所限,難以進行更深入的調查,所以出具了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在對於科利華2001年度會計報表的審計報告指出:1.科利華以前年度的會計師事務所未能通過證券業務資格年檢,而且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也未能與前任會計師事務所取得聯繫,因此對於期初數的真實性無法發表意見。2.科利華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缺乏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可以信賴的內部控制制度。3.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對於科利華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的情況因審計範圍局限而表示無法對其可回收性發表意見。4.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認為科利華提取存貨準備不充分。整體説來,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表示:不宜於也無法發表審計意見。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對科利華的財務狀況、當前的內部控制制度、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項,甚至對其上一年度的財務報表等幾乎所有重要的項目都不能確認。

    科利華還能走多遠

    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無疑使正常經營已經舉步維艱的科利華雪上加霜,ST龍科的前景更加暗淡。

    在年報中,科利華對在經營中出現的問題與困難是這樣表述的:

    ——公司所處的高新技術行業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目前在經營活動中主要面臨進一步發展所需資金短缺問題。

    ——公司是國內IT行業的大型軟體企業之一,而軟體企業的特點之一就是人員素質高、流動性較大。

    ——隨著加入WTO 進程的加快,公司業務規模擴張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公司的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提出了新的考驗。

    資金短缺和人員流失是科利華不能回避的痛苦現實,近年來,科利華多次在公開的場合和公開的報告中提及。但問題嚴重到什麼程度呢?

    據知情人士透露,“科利華很可能已經到了資不抵債的地步,而且,大部分短期貸款的到期日集中在今年6月,科利華正面臨極為嚴峻的考驗。”

    對於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科利華是這樣進行説明的:第一方面是由於公司歷史遺留問題形成的;第二方面是和公司制定的長遠發展戰略有關。

    科利華借殼上市,入主“阿城鋼鐵”,無疑給科利華背上了難以甩掉的巨大包袱。據了解,由於資金匱乏,阿城鋼鐵已于2001年下半年停産了。科利華總經理薛建國曾對媒體坦誠:“我們從開始計劃借殼上市以來,就沒有想著去經營鋼鐵,我們看重的是上市公司的資源。”然而,科利華的重組工作卻並不順利。

    科利華在年報中承認:公司在1999 年實現重組後,由原來的傳統鋼鐵企業轉變為高科技軟體公司,主營業務從傳統鋼鐵産業轉向軟體産業。由於對重組前原鋼鐵公司的債權、債務等困難估計不足,導致公司包袱沉重。所以重組三年來公司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依靠現在大股東科利華教軟公司的優質資源解決原來大股東的負擔,使得公司沒能投入更多的精力開展加強新業務。通過公司的不懈努力,雖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由於歷史積澱太深太久,在處理阿鋼應收賬款方面仍然不力。

    有報道稱,科利華為重組花費了4至5億元的成本,重組的遺留問題目前還未基本解決。其中2億元的鋼鐵資産仍有待尋求出路,此外為解決不良資産的問題,科利華注入了多項軟體無形資産和科利華大廈的房産等資産。科利華為重組還付出了一些隱性成本,並且可能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繼續為重組付出隱性的成本。鋼鐵停産後,2億元鋼鐵資産減值準備的計提可能並不充足。

    為上市,科利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有業內人士分析,科利華目前的資金鏈運轉不暢,新産品的市場推廣都不得不依賴銀行貸款,如果資金問題不能解決,恐怕連最基本的“維持”也將面臨困難。

    再加上庫存軟體産品的貶值,人才的流失,科利華的持續經營正面臨巨大的考驗。儘管,科利華在年報中表示:“在産品和項目儲備上,公司處於歷史上最充分的時期。”但如果缺乏資金的支援,一切都將是泡影。(之間) 

    千龍新聞網2002-05-23


黑龍江省科利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度報告摘要
網路教育呼喚服務標準
創業板種子大亮相——科利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