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是如何推動“去中國化”運動的 

彭維學

    2001年12月31日,臺“新聞局”以“不合時宜”為由,正式廢止了帶有中國版圖圖案的“局徽”。事實上,陳水扁自上臺以來,除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外,還全面推動所謂“為台灣正名”的、“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運動,旨在落實“台獨理念”,強化“實質台獨”,為“政治台獨”鋪路。

    千方百計,全面推動“去中國化”

    台灣當局“去中國化”的領域廣、程度深、力度強。主要表現在:一是“外交領域”加速“中華民國台灣化”。陳上臺伊始,即指令“外交部”所屬“駐外單位”避用“中華民國國徽”,改以代表台灣的“梅花圖案”。臺當局在第五次推動“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時,首度以“TAIWAN(ROC)”名稱,取代“ROC(TAIWAN)”。“外交部”極力研擬“護照”加注“台灣”字眼,策劃將駐“無邦交國”辦事處及“商務處”的名稱,由現行的“台北”改稱“台灣”。該部甚至以凍結補助款為手段,要挾“中國國際法學會”英文年報,由“CHINESE”改名為“ROC-Taiwan”。“新聞局”更改“局徽”時,取消原“局徽”上的中國版圖圖案。該局出版的2001年英文版“中華民國年鑒”,已首度在封面加入“TAIWAN”字樣;《年鑒》內中國地圖與台灣地區地圖亦互換位置,以往位於首頁的中國地圖,也由台灣地圖取代。

    二是文教領域推動一系列“文化台獨”政策。台灣當局妄圖以台灣自定的“通用拼音”,代替聯合國公認、國際通用的中文拼音,以“削弱‘中國語言’的影響力。2001年3月,臺當局又公佈了所謂的“本土化教育”政策,強行在中小學實行“臺語”教學;並將宣揚“台獨”、強調“台灣主體性”、否認中國主體性的《認識台灣》教科書作為教學範本。同時,臺當局還鼓動各院校刪減、甚至取消與“中國”有關的課程,增設與“台灣”有關的係所,如設立“台灣文學系”或“台灣文學研究所”,而把中國文學系併入“外國文學系”、“東方文學組”等。

    三是宣傳領域刻意將“中國”與“台灣”對立起來,並蓄意以“台灣”一詞取代“中華民國”。陳水扁拒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不認同中華民族,反而別有用心地叫囂“台灣人站起來”、“台灣精神壓不跨”。陳雖一再聲稱“不會片面更改國號”,但卻在許多重要場合,以區域性名稱“台灣”取代“中華民國”。據《中國時報》統計,陳水扁在2000年的“就職演説”中,41次以“台灣”、9次以“中華民國”、2次以“福爾摩沙”、1次以“臺澎金馬”等4個不同內涵的名稱,稱呼他“即將統領的地域”。在2001年3月召開的“世界台灣人大會”上,陳更故意把“第十任總統”念成“台灣總統”,目的是“使‘台灣’與‘中華民國’更能實質地貼近”。

    四是日常生活、大眾文化領域刻意強調“本土化”、“台灣化”。陳在裝修“總統府”時,借來許多本土藝術家的作品,裝飾其所謂“台灣意象館”會客室,渲染所謂“台灣精神”。“文建會”等相關機構極力籌組“落實台灣文化薪傳”、片面強調台灣藝術文化、淡化中華文化的學術機構、研究中心,如“台灣文化資産中心”、“台灣歷史博物館”等。《認識台灣》教科書的主持者、台灣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更是強調館藏文物“世界化”、“本土化”,借此沖淡台灣故宮原藏中國文物的特色,“建構新的國家、民族認同”。

    欲蓋彌彰,妄圖強化“實質台獨”

    台灣當局一再為其“台獨”施政辯解,但其實質上是為了培植“台灣國家認同”,強化“實質台獨”,為“政治台獨”尋找突破口。

    一是落實“台獨理念”,尤其是為競選連任、“政治台獨”打基礎。陳水扁“台獨”理念根深蒂固。1991年民進黨第五次全代會期間,“台獨條款”得以納入黨綱,與陳的極力推動密切相關。2000年“總統”選舉期間,陳雖提出“新中間路線”,但仍高喊“台獨萬萬歲”。陳水扁上臺後,迫於祖國大陸、島內民眾及國際社會反對“台獨”的強大壓力,不敢公開宣佈“台獨”。與此同時,島內認同中華文化、反對“台獨”的主流民意,是遏制“台獨”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堅實基礎,陳水扁的“少數總統”格局難以突破。因此,陳水扁迫不急待地利用執政地位和資源,全面推行“去中國化”施政,一方面是滿足其“台獨”慾望,更主要的是企圖混淆島內民眾以“中國”為核心的民族、國家認同,培植以“台灣”為核心的民族與國家認同,進而擴大“台獨”基礎,一步步地為其2004年競選連任和未來的“政治台獨”打基礎。

    二是迎合“台獨基本教義派”,鞏固政權基礎。陳水扁上臺後不敢公開宣佈“台獨”,甚至不得不打著“中華民國”的招牌,作為緩和島內外反“獨”壓力的緩衝閥。強烈反對“中華民國”的基本教義派大老及基層支援者,“自覺無法釋放台獨激情而強烈不滿”。陳水扁加速“中華民國台灣化”,實際是向基本教義派作一個交代,以凝聚“台獨鐵票”,鞏固十分脆弱的政權基礎。

    三是與美、日等反華勢力“以臺制華”的戰略遙相呼應,謀求擴大“台獨國際空間”。隨著祖國大陸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強臺弱”的趨勢更加明顯,國際社會“一個中國”的架構更趨穩固。但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的小布希上臺後,加大打“台灣牌”、遏制中國的力度;極端仇視中國、妄圖染指台灣的日本右翼趨於倡狂。因而,陳水扁當局主動配合西方反華勢力“以臺制華”戰略,在“外交領域”放手一搏,刻意突出“台灣主體性”,以加速“台灣問題國際化”,擴大“台獨的國際空間”。

    獨派叫囂,“去中國化”必須警惕

    陳水扁當局全面推動“去中國化”,但島內的“台獨”勢力仍不滿意,併為陳水扁當局的下一步出謀劃策。2001年12月19日,“台獨”色彩濃厚的“新世界基金會”舉行記者會。基金會理事長陳隆志及“國策顧問”高俊明稱,必須由“正名”開始,以“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組織與其他國際活動,以“有效向國際社會表達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以及不屬於中國的事實”。

    陳隆志並向臺當局提出三套建議。短程方面,即刻成立“國家層級的正名委員會”,推廣“正名理念”,同時對於“政府單位以及國營企業,如中油、中鋼,應立即拿掉名稱上涉及中華、中國或CHINA的字眼”;中程方面,透過教育勸説以及簡化更名程式,增強各類民間團體或公司行號變更涉及中華或中國名稱的意願;長程方面,擴大民眾參與“正名”運動的討論空間,“凝聚民眾對於台灣名稱的認同及國家意識”,並且“配合未來公民投票法通過的時程,以期在2004年的‘總統’選舉時舉行公投”,並隨後舉行正式“修憲或制憲”,“選擇一個名副其實的國號,去除台灣國格的精神分裂症,使台灣成為國際社會名實合一的正常化國家”。

    背離現實,當局圖謀難以得逞

    儘管臺當局及“台獨”勢力氣焰囂張,但就客觀現實而言,陳水扁當局以“去中國化”製造“台灣認同”、擴大“台獨”空間、為“政治台獨”鋪路的圖謀難以得逞。

    一是“我強臺弱”的趨勢不可改變,祖國大陸遏制“台獨”的實力將進一步增強,從根本上決定了任何分裂國家的圖謀將以失敗告終。二是“去中國化”違背了島內民眾的根本利益,難獲民眾支援。島內反“獨”黨派、絕大多數民眾紛紛抨擊民進黨推行“全面性的去中國化”只會加劇兩岸緊張,影響島內經濟,損害民眾利益。台灣《中央日報》社長邵玉銘指出,民進黨的做法完全是製造兩岸緊張,台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親民黨“立院黨團”發言人稱,臺當局的種種“台獨小動作”“徒增困撓,意義不大”。事實上,“去中國化”對島內民眾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影響相當有限,陳水扁上臺以來“一國兩制”民調支援度不斷上升,島內去年底的“立委”和縣市長選舉雖引起島內政局的微妙變化,但未改變“反對台獨、維持現狀”的主流民意結構,都從不同的方面説明瞭這一點。三是“去中國化”違背了國際社會公認的一個中國準則,最終結果是自取其辱。去年,臺當局“加入聯合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圖謀均未得逞;在上海APEC會議上打“李元簇牌”、謀求突破APEC慣例、宣揚“台灣主權”的圖謀也遭重挫;臺當局進軍東歐的“灘頭堡”馬其頓也與臺“斷交”、與我復交等。鐵的事實説明,“去中國化”並不能拓展“台獨的國際空間”。

    (本文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中國網2002年1月7日


臺報指當局搞“去中國化”是為“台獨”鋪路
臺輿論抨擊民進黨推行“全面性的去中國化”
台灣當局搞“去中國化”
海峽兩岸
關注台灣選舉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