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四書五經搬上成都小學課堂  

    早報記者方華胡澤文 原本在大學裏由講師、教授講解的《大學》、《中庸》、《孟子》等四書五經這些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也將在新學期開學時搬上小學課堂。昨(23)日,成都科華中路小學舉行新學期“新課改”專題講座,邀請川大著名哲學教師黃德昌為小學教師們“充電”。

    從《諸子百家》到《四書》、《五經》;從春秋戰國到清朝滅亡,昨日的“充電”會上,黃教授從上午9時到中午12時30分,一直沒有休息,仔細地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要領為全校小學教師梳理了一遍,並將給小學生講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時要注意的問題逐一作了説明和強調。

    校長: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這些一般本科學生都覺得生澀難讀的文化精髓,在大學裏要由教授講授,大學生們才能基本理解,現在要由小學老師講給十來歲的小娃娃,娃娃們會理解嗎?這種別出心裁的課改,行得通嗎?就此,記者分別採訪了該校刁校長和黃德昌教授。

    科華中路小學刁榮普校長説,以前社會上許多人片面認為小學教師懂一點點兒就夠了,用不著像中學、大學教育那樣深挖細究。然而現在時代飛速前進,發展變化了,小學教師不但要知道、了解中學、大學裏的教師、教授們給學生講解傳授了什麼知識,還要從中學、大學教育中來摸索怎樣教小學生,學會“拿來”主義,找到結合點,增強專業化素質。

    刁校長強調説,《四書》、《五經》等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中的優秀部分應當從少年學習時期抓起,不一定非要等到上了大學,才由教授們來“傳道、授業、解惑”。小學時期學不懂,上了大學可以再經教授“點化”而通。

    教授:讀孔子書學做人之道

    四川大學講授中國哲學的黃德昌教授説,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內地的小學教育中一直處於不被重視的地位,遠遠落後於港、澳、臺地區。在港、澳、臺地區的小學教育中,“讀孔子書,聽孔子言”遠比內地風行。《四書》、《五經》被一些學校列為必修課程。

    黃説,在前幾年,教育界有過“應加強小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呼聲,然而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多大進展。黃教授説,教書育人,不但要傳給孩子們知識,重要的還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在中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中,就蘊含有許許多多做人的哲學道理。黃教授認為,該小學重視傳統文化,敢於吃螃蟹的精神,值得提倡。

    天府早報 2002年02月24日

    


讓孩子重讀四書五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