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獻給地球的禮物

    中國獻給地球的禮物

    提起黑龍江扎龍,人們自然會想到世界著名的“仙鶴之鄉”。這裡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寂靜的近似荒涼。然而,那廣袤遼遠的蘆葦沼澤,星羅棋佈的湖泊水泡以及肥美的葦草、豐盛的魚蝦、幽靜的環境和絢麗的風光,足以成為鳥類繁衍的天堂。於是,全世界總共15種、中國9種鶴類中的8種,來此居住,269種鳥類來此求生。這裡便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世界重要濕地。

    提起江西鄱陽湖,人們自然會想到大京九鐵路線上的璀璨明珠。這裡濕地廣闊平坦,水清草美花香,魚蝦螺蚌豐富。是白鶴、天鵝等眾多候鳥的理想越冬地。於是,全世界95%以上的白鶴來這裡越冬,312種,30多萬隻鳥類來此棲息,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就有52種。這裡同樣被列為世界重要濕地。

    還有青海湖、東洞庭湖、向海、東寨港、米埔和後海灣。1992年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世界重要濕地的7片自然保護區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轉眼10年過去了。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又有14個自然保護區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世界重要濕地,並被確定為全球第71份“獻給地球的禮物”。它們是內蒙古達賚湖自然保護區、鄂爾多斯自然保護區;遼寧大連斑海豹自然保護區;黑龍江三江保護區、紅河保護區和興凱湖保護區;上海崇明東灘保護區;江蘇鹽城保護區、大豐麋鹿保護區;湖南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保護區;廣東惠東港海龜保護區、湛江紅樹林保護區、廣西山口紅樹林保護區。

    總計21塊世界重要濕地,保護了303萬公頃的“地球之腎”,10年的不懈努力,開創了我國濕地保護與恢復的新時期。

    “地球之腎”的呼喚

    同森林和海洋一樣,濕地被認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援系統之一,濕地是生物多樣性的發源地,無數種類的植物和眾多的鳥類、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以及無脊椎動物依賴其生存。濕地被稱為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在抵禦洪水,減緩徑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調節氣候等方面有著其他生態系統不可替代的作用。濕地因具有巨大的水文和元素迴圈功能,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具生産力的生態系統之一。在發揮巨大生態功能的同時,也為人類的生産、生活提供多種資源,如糧食、肉類、魚類、藥材、能源以及多種工業原料。濕地還具有十分豐富的景觀和文化價值,世界文明的延續和發展與濕地有著密切的關係。濕地所具有的綜合效益和多種功能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從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生命的搖籃”、“文明的發源地”,可以清楚的看到,濕地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了它們作為多種瀕危動植物棲息地的意義,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既是我們傳承綠色文明的載體,也是改善生態環境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是亞洲濕地類型最齊全、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濕地總面積6600萬公頃,佔全球濕地總面積的1/10,位居世界第四位。孕育了中華民族的長江黃河發源地的青藏高原不僅是中國的水塔,也是亞洲的水塔;長江中游的洞庭湖集合了世界95%的白鶴;廣東惠東海龜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僅有的16個海龜保護區之一。所有列為世界重要濕地的自然保護區都是世界最珍貴的財富之一。

    然而,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大片的濕地和生物多樣性被破壞。我國和世界發達國家一樣,由於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壓力,導致我國濕地及其生物多樣性受到了普遍的威脅和破壞,保護濕地和生物多樣性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潤肺補腎造福人類

    為了保護這些濕地,中國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早在1992年中國加入“世界濕地公約”之後,便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濕地保護運動,2000年16個部委聯合發佈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2001年啟動了“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中的部分濕地項目。到目前為止,中國共有濕地類型保護區310處,保護了近1600萬公頃的天然濕地,約佔中國濕地總面積的1/4。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國政府將投資100億元用於濕地保護與恢復。並在三江源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嫩江源頭、高原湖泊、瀾滄江流域、沿海以及紅樹林分佈地區開展48項示範工程;在全國重點濕地生態系統類型地區再建160處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使總面積達到2000萬公頃。同時,新建濕地監測站242個,形成濕地監測體系並加強濕地保護的科研工作。

    如果説植樹造林是在修補地球之“肺”,保護濕地是在滋潤地球之“腎”,那麼,中國林業在新時期實施的六大工程中,把植樹造林和濕地保護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正在做著造福人類惠及全球的偉大事業。2010年,中國將獻給地球一份更為珍貴的禮物。 (王翰林)

    

     《科技日報》 2002年2月05日

    


北海濕地的鳥兒哪去了
拉薩濕地保護受重視
洪澤湖濕地保護區 為鳥類提供棲身地
河南黃河濕地:候鳥越冬天堂
衡水湖濕地受到保護
銀川保護濕地生態環境
西安涇渭濕地成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