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伊朗友好關係回顧   
唐志超

    應伊朗總統哈塔米的邀請,江澤民主席于4月18日到達伊朗進行正式友好訪問。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第二次訪伊。世紀之初的這次訪問是中伊關係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必將對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在新世紀的進一步發展起重要推動作用。

    一、 友好關係源遠流長

    中、伊都是有著5000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據考古資料記載,兩國人民自西元前4世紀就開始了交往。秦漢時期,溝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興起,伊朗作為東西交匯的重鎮與中國的貿易和人員往來就很頻繁。唐宋時兩國的交往達到鼎盛,唐朝的長安、泉州、廣州和揚州等地居住著大量波斯人。中國絲綢、銅器、漆器、貨幣等大量流入伊朗。同時,波斯人也給中國帶來了菠菜、葡萄、苜蓿、胡桃、胡蘿蔔等物種,並將其音樂(如琵琶)、舞蹈、建築藝術、拜火教和摩尼教等傳入中國,對豐富中國歷史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論及外國對古代中國歷史文化的貢獻,恐怕伊朗僅次於印度。近代以來,中伊都淪為半殖民地國家,兩國人民在反殖民主義、抵抗外來侵略和反帝國主義鬥爭中相互響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歷史的友好交往在當代得到了很好的延續。特別是1971年中伊建交後,兩國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的合作與交流取得長足進展,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都堪稱南南合作的典範之一。

    二、政治關係始終保持友好

    兩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進行了密切的磋商與合作,並實現了機制化。2000年兩國外交部間正式建立了政治磋商機制。雙方高層互訪不斷則是兩國良好關係的最好見證。80年代以來兩國間重要的互訪主要有:伊議長拉伕桑賈尼(1985年6月,現任國家確立利益委員會主席)、總統哈梅內伊(1989年5月,現任領袖)、總統拉伕桑賈尼(1992年5月)、副總統哈希米(1999年)、哈塔米總統(2000年6月)和伊朗副議長穆幸阿明(2002年4月)先後訪華。哈塔米2000年的中國之行標誌著兩國關係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哈塔米所率代表團隊伍龐大,陪同的有外長哈拉齊、國防部長沙姆哈尼、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長穆哈傑蘭尼、礦業和金屬部長賈漢吉裏等要員。我國領導人(按時間順序)萬里委員長(1990年5月)、李鵬總理(1991年7月)、楊尚昆主席(1991年10月)、李嵐清副總理(1993年7月)、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1994年3月)、喬石委員長(1996年11月)、李嵐清副總理(1997年5月)、唐家璇外長(2000年2月)、胡錦濤副主席(2001年1月)、吳儀國務委員(2002年3月)先後訪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哈塔米總統訪華、2001年胡錦濤副主席的回訪以及江澤民主席對伊朗的訪問更顯示了兩國領導人對雙邊關係的高度重視,也把兩國關係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2000年哈塔米訪華期間,兩國發表了中伊聯合公報,對兩國近三十年友好合作關係的歷史進行了回顧與總結,同時也為未來兩國關係發展和走向構築了框架。雙方一致決定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等原則基礎上提高雙邊合作水準,開闢雙邊關係新的前景,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長期穩定、內容廣泛的友好合作關係”。江主席強調,中伊都是亞洲重要的發展中國家,積極發展與伊朗的友好關係,加強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是中國政府的一貫政策。雙方領導人一致同意繼續保持兩國高層官方接觸與各個層次的交流,並在兩國外交部政治磋商機制框架內繼續開展定期政治磋商。可以預料,江主席之行將進一步推動兩國間業已存在的友好合作關係在新世紀取得更大的發展。

    三、經濟技術合作內容廣泛、卓有成效

    1985年4月,中伊成立經貿科技混委會,至今已輪流在對方召開了11次會議。合作領域涉及能源、交通、機械、建材、採礦、煤炭、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我國承建的德黑蘭地鐵工程和大型油輪建設合同,金額達數十億美元。兩國貿易高速增長。1997年,兩國貿易額達10.32億美元,創當時歷史最高紀錄。到2000年則上升為15億美元,到2001年又增加到30億美元。2000年哈塔米總統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相互促進與保護投資、礦山金屬工業、能源合作以及發展旅遊業等多項協議。今年3月國務委員吳儀率中國代表團訪問伊朗,與伊方舉行了第11次經貿混委會會議,與伊方簽署了共9個協議,涉及能源、化工、地鐵、旅遊等多個行業和部門。在貿易上,伊朗已成為中國在中東地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目前我主要從伊朗進口原油、鉻礦石、原棉、氯乙烯聚合物、合成橡膠和乾果等。伊朗是我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石油進口來源,從伊朗進口石油已從1996年的231萬噸激增至2001年的1084萬噸,躍居為中國最大石油來源國。

    目前,中伊雙方都將發展經貿合作作為兩國關係發展的重點,近年來合作領域不斷拓寬,貿易增長速度迅速,兩國領導人都對近年來經貿合作表示滿意,認為兩國的經貿合作在雙邊關係中具有重要意義,並仍富有潛力。從實際情況看,中伊經貿技術合作確實仍有巨大潛力可挖:中國與歐盟、日本等國相比,具有其無法比擬的政治優勢;兩國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特別是在能源、礦業、機械、水電、道路、輕工和農業等方面;伊朗長期遭受經濟制裁,工業設備嚴重老化,技術落後,道路交通設施建設滯後,諸多市場有待大規模開發。

    此外,兩國還在科技、文化、宗教、教育、衛生、廣播電視和體育等事務中進行了良好交流與合作,簽署了多個合作交流協定。其中有:1983年中伊文化和科學技術合作協定;1986年中伊兩國廣播電視合作計劃;2000年《2000—2002年文化與教育交流計劃》。中國波斯語教授把波斯語文學名著翻譯成中文並出版發行,如最近翻譯出版的伊朗名著費爾多西的《列王紀》、毛拉韋的《麥斯納韋》、哈菲茲《詩歌集》、薩迪的《薔薇園》和《果園》、哈雅姆的《四行詩》以及魯達基的詩集。近日,哈塔米總統著作《從城市的世界到世界的城市》中文版也正式面市。

    四、中伊關係既有友好傳統、也有堅實的現實基礎

    中伊兩國都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是中伊目前面臨的最主要任務,雙方在諸多地區和國際事務中也具有共同或相似看法。中國歷來重視發展與伊朗的關係。

    在政治上,伊朗戰略位置重要,是海灣、中東、中亞和南亞都具有重要影響的地區大國,同時也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在不結盟運動、77國集團、伊斯蘭會議組織和歐佩克中都發揮相當大的作用。保持和發展與伊朗的友好合作關係對發揮中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作用,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特別是鞏固我大周邊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911”事件後中亞地緣安全格局的改變,對中、俄、伊的安全威脅不同程度都有所增大,但同時也使中、伊具有了共同的安全利益,因此加強與伊朗在中亞和阿富汗問題上的磋商與合作也具有緊迫性。而伊朗在中亞和阿富汗所具有的地緣優勢和影響力也為這種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平臺。去年12月中國派外交部特使訪問伊朗以及經伊朗向阿富汗提供救援物資就是兩國有效合作具體形式。此外,加強與包括伊朗在內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合作是我國外交工作的基石,也是我國反對美國霸權主義,推進世界多極化的重要手段。

    在經濟上,伊朗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合作夥伴之一。伊天然氣、石油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分別居世界第二、四位,達223萬億立方米和931億桶,分別為世界整個儲量的17%和10%。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進口也快速增加。自1993年成為凈石油進口國以來,近年來我國年進口原油已增長到7000萬噸左右。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10年左右中國能源進口將達1.5億噸左右。而隨著世界其他産油地可開採原油的逐漸減少,今後國際社會對中東能源依賴將進一步增大,我國同樣也面臨這一局面。因此,加強與伊朗等海灣國家的能源合作不僅對保證我經濟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也關係到國家的經濟安全。同時,也是一個有待開發的、擁有6000多萬人口的大市場。與中國相比,伊朗的改革實際上剛剛起步,中伊經貿合作尚有很大潛力可挖。此外,作為穆斯林國家以及與我地理上的接近,伊朗也可在我西部大開發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對伊朗而言,由於與美國的長期敵對以及遭受西方的制裁,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是伊朗長期的戰略選擇。伊朗對華政策的主要考慮是:

    (1)在政治與安全合作方面,伊朗十分看好中國的大國地位和影響力,希望與中國加強政治、安全等方面的戰略對話與合作。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擁有13億人口的世界大國,同時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中伊在諸多重大地區和國際問題上具有共同或相似看法,立場相近。

    (2)在經濟技術合作方面,中國對伊朗具有很大吸引力。近年來伊朗實行“東方政策”,對包括中國、日本和南韓在內的亞太經濟發展前景和巨大市場十分看好。自80年代後半期始,伊朗領導人就在研究中、蘇兩國改革開放的經驗與教訓,經過比較得出結論,中國的側重經濟事務的漸進穩步改革是一條成功的路線,非常值得借鑒學習。因此,借鑒中國的改革開放經驗,學習中國在吸引和管理外資、建立特區和經濟開發區等方面的方法,已成為伊朗社會的普遍共識。同樣,在伊朗人心目中,中國也是一個具有較為雄厚經濟實力和科技水準的大國,而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使得其有能力在國外進行投資。伊朗在石油、天然氣工業、大壩、水利、石油化工、電力、道路等領域日益需要大量外資,希望中國參與和支援伊朗“第三個五年計劃”建設,尤其是在能源領域。同時,中國人口眾多,是伊傳統工業品和非石油産品的良好市場,伊朗希望盡一切努力,早日進入這一廣闊的市場。伊朗還一再強調復興絲綢之路,發揮其在東西方之間的樞紐作用。伊朗駐中國大使瓦爾德納賈德最近表示,伊朗除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在重工業、能源和修建大壩等領域的合作之外,還應發展在資訊通訊、汽車製造和配件等領域的合作。

    (唐志超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中國網 2002年4月19日


伊朗政府高度評價江澤民即將對伊進行的國事訪問
文明對話 合作發展
江澤民對伊朗開始國事訪問
中國伊朗之間悠久的經濟歷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