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贛農村調查實錄: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  

    國家對於農業的重視是不言而喻的,“無糧不穩”是數千年中國歷史給我們的警訓,作為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人們認識到農業的重要性。“十五規劃”綱要中提到:“要始終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保證農業在提高整體素質和效益的基礎上持續、穩定發展,農民收入較快增長。”

    然而這個“國民經濟的首位”的發展卻不盡順利,從宏觀的指標看,過去4年我國糧食總産量持續下降,已明顯低於現時生産能力。據2001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數字:1998年我國糧食總産量達到最高峰,為51230萬噸,2001年下降為45000萬噸,已低於1993年的水準,比1998年減少了6230萬噸,在過去4年(指1996-2000年期間),全國農産品銷售價格指數累積下降了22.6個百分點。

    在國際和國內農産品供大於求且價格持續下降的情況下,中國農産品並不具有競爭力,農民通過農業增加農業收入的可能性愈來愈少,農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越來越小。 我們的調查在微觀上證實了這一點。

    種田不合算 農民不種糧

    在江西長岡鄉,我們調查的10戶農民中,每戶都種糧食,但都是只種供家庭消費的口糧,只有一戶種了10多畝地的柑桔、蔬菜等經濟作物。參加農業勞動的也大多是家中婦女兒童老人,當地人戲稱為“386199”部隊。

    浙江甘一村農民則離農業更遠,1/3的家庭沒有農田或者自願放棄農田,1/3家庭擁有農田但是將它轉包,另外1/3家庭種植農田,卻將主要工序承包出去,只有不到十戶農民完全自己勞作,但幾乎都是50歲以上的老農,耕種農田的只剩下“99”部隊。當地的村幹部説:“村裏40歲以下的勞動力幾乎沒有種田的了,30歲以下的從沒有碰過農田,剩下的只是捨不得土地的老農了。”

    農民不願意種田的理由是充分的。農民們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一方面種田成本如種子、農藥、化肥價格不斷上升;另一方面糧食價格不斷下滑,種田的收益持續下降。長岡鄉的地理位置每年能夠種植兩作糧食。每畝産糧約800公斤,早稻、晚稻各400公斤,以早稻每50公斤糧食37元、晚稻每50公斤46元計算,每畝産生收入664元,其中化肥農藥費用100元,耕地費用60元,水電費40元,種子20元,這樣每畝地能夠收入428元。長岡鄉每人平均攤派約120元,每人平均耕地7分,平均到每畝地攤派約170元,這樣每畝地純收入258元,以一家四口平均三畝地來説,如果純粹務農種糧食,家庭每年可支配收入為840元,還不到1000元,即使是不考慮家庭其他支出,單單一個孩子的教育就足以使得這個家庭捉襟見肘了。據估算,這樣一畝地一個勞動力需投入30個工作日,平均每個工作日能夠得到的收入不足10元,如果外出勞動並找到工作,每天收入遠在10元以上。

    對於沿海地區的甘一村來説種糧的吸引力就更加小了。甘一村灌溉便利,氣候適宜,屬於糧食高産區。這裡最多一年可以種三季作物:早稻、晚稻、小麥,畝産在2000斤左右。據當地有經驗的種田戶介紹,如果完全自己勞作,種植一作單季稻一畝田需要種田成本總共約為250元,需投入15個工作日,總共能夠收入1000斤稻穀,以現在的單季稻市場收購價每50公斤稻穀55元計算,折合人民幣收入約550元,純收益300元,平均每個工作日20元,如果種植兩作,需投入的工作日和成本加倍,總共能夠收入750公斤稻穀,即使價格不變,折合人民幣收入825元,純收益325元,平均每個工作日11元多;如果種植三作,投入的工作日和成本變為三倍,總共能夠收入1000公斤糧食,折合人民幣收入約1100元,減去成本以後純收益350元,平均每天8元多。而且,以上的分析都是基於村集體已經將農業稅和灌溉費用統一支付,不計入成本的前提下,如果計入這些費用,農業收益將會更低。離開農業務工,最低收入每天都有20多元,因此,當地40歲以下的青壯年幾乎沒有下田務農的。

    不種田成了最優的選擇,村幹部説:“2000年上級要求穩定糧食生産,增加早稻的種植面積,結果總共種植的不到5畝,還不到上級政府要求數量和最終上報數量的百分之一”。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甘一村村民選擇了次優項:種植單季稻。一方面是因為有些老人不願意離開土地,一方面是許多農戶將它作為一種心理的保障,如果將來改革開放的政策有變,他們可以回到農田過自給自足的生活。這種情況下,繼續種植的農戶將主要的工序都承包出去,如雇人收割、種植,同時發展新的種植技術,如撒種、拋秧、除蟲施肥同時進行等,儘量減少工作時間,每畝成本增加到約為350元,但是只需要5個工作日(去農田5趟),這樣就減少了對非農工作的影響,農戶自己只負責除蟲、施肥、晾乾等程式,基本上沒有重體力活。一位甘一村私營企業主這樣説:“我們不放棄農田,萬一情況有變,還是要回來接著種田。”

    非農收入撐起半壁江山

    農業收入的比重在不斷的下降。對於長岡鄉來説,打工收入已經超過糧食生産成為第一大收入。從得到的數據來看:種植基本的糧食作物收入一般只佔30%,其他經濟作物(甘蔗、花生、煙葉)以及養殖收入佔20%,打工收入的比例在50%左右,非農收入已經撐起半壁江山。非農收入主要來自打工的收入。在農業之外,長岡鄉本地工作機會不足,縣城的企業亦不太景氣,本地勞動力難以消化,外出務工成了第一選擇。我們的調查表明,長岡鄉大約有60%以上的男勞力出外打工,外出打工主要有兩個地點,一個是珠江三角洲,一個是本地縣城,但是在本地以打短工為多(主要是建築小工)。在調查的長岡鄉4個村中:塘石村4248總人口有1100人長期在外打工,上社村3650人中有1100人外出打工,榔木村3600人中外出打工者超過50%,我們沒有得到長岡村確切的數據,但是村民説:“村裏都很難見得到壯年勞動力了。”

    對於甘一村農戶來説,糧食收入早已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在總收入中的比例,約佔5%上下,而且不是現金收入,只是解決家庭的口糧,或許解決了一部分老人的社會保障甚至心理保障,絕大部分的收入都來自於其從事的非農産業。與長岡鄉不同的是,當地能夠提供的工作機會較多,勞動力幾乎都就地消化,全村約600名青壯年勞動力(20歲以上,60歲以下,20歲以下基本都在上學),約有250多個在本村的個體私營企業工作,100人左右在外地(臨近鄉村、縣城、及更遠)經商、辦企業或打工,10多人種植蔬菜及養殖,以及少數賦閒待業者之外,其餘都在本地經商。

    警惕農業生産出現萎縮

    現在農田對於東部農村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種心理保障的作用,經營農田收益很低,但是他們又不願意放棄農田,導致農業的集約化經營的趨勢難以繼續。少量的土地自願轉包,多是短期不穩定的,沒有一種正式的制度和法律加以規範。承包者不敢對農業大量的投資,影響了農業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西部地區農民每人平均收入60%以上來自於農業收入,貧困農民這一比例高達70-80%。他們不像東部地區或富裕農民,非農産業收入特別是勞務收入已超過總收入的一半以上。農業生産條件惡劣,自然災害十分頻繁,家庭小規模經營,農業勞動生産率低下,交通條件不便,市場交易成本高,農産品交易比例低,再加上各種攤派稅費比例高,非農就業和收入機會少,加入WTO以後農産品繼續下跌的情況下,如何提高這些農民的收入水準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雖然我們的調查反映出種糧還能盈利,但這是在不考慮勞動力成本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不管是在我們調查的東部還是中部,農業已經開始變成比較劣勢的産業,種糧已經失去了對農民的吸引力。種糧盈利的多寡相當程度上取決於糧食價格的高低和農民(農業)負擔的多少。在農民負擔沉重的地區種糧虧損也是常見的事情,最近幾年李昌平所揭露的湖北監利的情況就是一個例證。我們的調查雖然沒有觀察到大面積的農田撂荒現象,可是零星散佈的拋荒農田隨處可見。另外,由於農業幾乎沒有什麼收益,農民對農業生産的現金投入明顯減少,由1997年的每人平均支出437元到2000年降至為286.5元,累計下降了40%,這相當於全國農民對農業生産投入減少1200億元。另外,農業貸款也大幅度下降,從1996年的2368億元減少為2000年的1289億元,下降了45.5%。如果這種態勢繼續下去,伴隨著中國加入WTO之後,農民還會進一步減少對農業的各類投入,不僅減少資金投入,而且減少勞動投入,中國再次出現農業生産萎縮的情形不是不可能的。

    要穩定農業生産,就需要加大對於農業的投資,關鍵是加大農民對於農業的投資,但是要加大農民對於農業的投資關鍵在於提高農業的收益,加大對於農民的吸引力,提高農業的收益一不能靠政府補貼,二不能靠行政力量提高農産品價格,關鍵在於提高農業的效率,在目前70%多農業人口生産15%GDP的情況下,提高效率最終途徑只能是轉移勞動力,或者是農業勞動力直接轉移到城市,或者是將農村變為“非農村”,正如我們在甘一村看到的那樣。(陳劍)

    了望新聞週刊 2002-4-16


雲南企業與農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工資性收入已成天津農民現金收入重要支柱
農民收入:全局增長的心病
“WTO論壇”農民問題成焦點
孟建柱:安排好農民就業 實現産業結構調整
學電腦 拿文憑 廣州番禺農民“充電”忙
已有兩成左右的中國農民進城打工
貧困與反貧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