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施羅德來訪將推動中德關係進一步發展

馮仲平

    德國是歐盟中最大的國家。兩德統一以來,德致力於推動歐洲聯合的“深化”和“擴大”,其在歐洲以及世界上的影響日益增大。90年代中期以來,德國提升了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在其外交中的地位,中德在經濟、政治、科技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均穩步發展。這次施羅德總理訪華,將推動兩國關係在新的國際形勢下達到一個新的水準。

    與西歐其他大國相比,中德建交相對較晚,但兩國關係的發展卻後來居上。90年代初暫時挫折後兩國關係很快就實現了正常化。德國是西歐較早制訂亞洲政策的國家。1994年1月,德國外交部專門召開了駐21個亞太國家的外交官會議,部署經濟外交工作,旨在確保德國企業能從亞太地區繁榮的經濟中受益。德亞洲政策不僅從內容上包括了在經貿、科技、文化領域擴大與亞太國家的合作,而且還強調加強政治對話,與亞洲建立密切的夥伴關係,承認亞洲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模式,理解並尊重東亞的文化。

    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中德關係特別是經貿關係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德國已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1972年兩國建交時,中德貿易額僅為2.7億美元,目前中德貿易額相當於中國同歐盟15國貿易的1/3左右,超過英法兩國同中國貿易的總和。2000年達197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準。同時,德國是中國從歐洲引進技術項目最多的國家,迄今為止,德國在華投資了2583個項目,協議金額達129億美元。兩國大型合作項目包括交通、工業設備、電信、化工、能源等領域,突出的有上海磁懸浮鐵路、滬穗地鐵、上海大眾和長春一汽——大眾、揚州客車以及中國利用德國優惠貸款從德國訂購的30多艘船舶。目前德大企業已在華站穩腳跟,佔德企業95%以上的中小企業打入中國市場是擴大今後中德經貿投資關係的關鍵。

    隨著中國申奧成功和即將入世,德國工商界認為,中國入世不僅為其帶來巨大商機,而且將對世界經濟産生深遠影響,必須從戰略高度和以長遠眼光來看待。目前,在美、日及歐其他國家借中國入世之際紛紛搶佔中國市場的競爭中,德企業決心志在必得。西門子、巴斯夫、大眾等五大公司制定了對華投資和經營新戰略,計劃今後五年在華共投資200多億馬克,以中國為製造基地,面向整個亞洲乃至國際市場;德駐華商會3月首次組織12名在華德企業高層白領,前往德工商業發達的四大城市介紹中國市場,鼓勵德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到中國投資;不久前在柏林“亞太周”活動期間,德企業界舉行“中國--歐洲經濟會議”,著重討論了我國的西部開發問題。

    中德在科技、教育和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取得了重要進展。自1978年兩國政府簽訂《科技合作協定》以來,科技合作官民並舉,遍及各個領域,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的格局,雙方都獲益匪淺。兩國教育合作碩果纍纍。德國是中國派遣留學人員最多的歐洲國家。德國近87所大學與中國近200所大專院校建立了校際關係。兩國文化交流相當活躍。今年9月中旬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的亞太周使兩國間的文化交流達到高潮。

    “911事件”後,施羅德總理主動與朱總理通話,表示要加強兩國在反恐領域的合作。在反對國際恐怖主義方面,中德具有許多共識。如雙方均強調要避免因打擊恐怖主義引起不同文化間的衝突;軍事打擊不起決定作用,必須採取政治、外交和經濟手段;應發揮聯合國作用,制定長期反恐計劃,建立“公正的國際秩序”,以根除國際恐怖主義等。隨著中德經貿關係的日益深入發展,以及德國一貫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相信雙方在政治領域的合作今後也會得到加深。

    (本文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中國網2001年10月3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