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最具遠見卓識”
——訪清華大學胡東成副校長

閆昕霞

    昨天下午,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國家主席江澤民的“APEC《領導人宣言》”中落下了帷幕。跨世紀的《領導人宣言》在全球化和新經濟的目標規劃中隆重正式地宣佈了一個長遠項目的正式啟動——人力資源能力建設。

    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是經雙部長會議通過並報非正式領導人會議正式啟動的。江主席盛讚它是“2001年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一個閃光點”。那麼,人力資源建設究竟是一種什麼性質的項目?它的産生、發展、遠景規劃如何?意義又在哪?如何實施?為此,中國網專訪了參與此項目提案、規劃、實施的清華大學副校長胡東成先生。

     政府+企業+教育

    “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的基本形式是政府、工商企業和教育學術界的三方合作”,胡東成副校長在接受採訪時介紹,“2001年5月,在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高峰會’上確立了三方相結合的精神,是由中國江澤民主席和汶萊蘇丹共同倡議的”。

    為響應這一精神,由中國政府發起,APEC有關成員政府和一些國際知名資訊技術企業、教育機構共同合作,開發了“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能力建設促進項目”。項目期為3年(2001年至2004年)。

    此項目主要是圍繞“人才培養”來進行三方面的運作:一、高級人才的培養。即在網際網路上建立APEC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平臺,為APEC成員,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成員免費培訓1500名資訊網路高級技術專業人才;二、普通人員的培養。即建立虛擬網路教室,支援幫助APEC成員普及電腦和網路基礎知識;三、設立網路論壇,促進APEC成員普及電腦和就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問題進行相互交流。

    胡東成説,該項目將來的發展應該是不拘一格的,但由於項目剛剛啟動,中國政府又是最初的組織者,目前初期的三方代表為:政府是中國政府國家人事部,主要起組織和推動作用;企業為清華同方、CISCO公司、ORICAL公司、SUN公司,主要提供資金和設備的投入以及各公司現有的培訓教材和認證;教育實施單位則為清華大學和清華同方及中國國家培訓網。此外,南加州大學、京都大學等均參加了項目的設計和開發。

     遠見卓識的結合

    胡東成説,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高科技技術的發展將更快地拉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的差距。一些發展中國家如中國、汶萊等,教育相對落後、缺少科學技術人才,如果不發展教育,它可能會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瓶頸。APEC是多邊經濟合作組織,把人力資源建設定為其發展的核心問題,這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思想。依靠政府把人才的培養培訓融入企業再來推動經濟的發展,是極具前瞻性的合作。這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更是國際間穩定合作的基礎,有助於改善亞太地區間的關係,而每個國家不約而同的“共同點”更有利於緩解國際形勢,順應了經濟全球化、政治多局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發展潮流。

    胡東成説,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才能力的培養越來越成為政治、經濟活動的基礎,每個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無一例外地有此共識。

    早在2000年5月份,作為政治合作組織的亞歐會議,在25個成員國的部長會議上就不約而同地通過了成立“教育委員會”的決議。隨後在盧森堡舉辦的“亞歐會議教育研討會”上,各個國家的與會代表提出並討論了三者結合的問題。事隔一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經濟組織的會議上,一部分有識之士竟然巧合般地把此項提案在經濟多邊會議上再次提出。兩個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多邊組織竟然對於“政府、企業、教育”三者結合的人力資源模式有著出奇一致的相同見解。

    不同的語言、共同的心聲反映著一個共同的願望,它必將促成國家間更為廣泛的對話和合作。

     基奠和發展

    那麼,清華大學作為此次項目的欽點教育實施單位,優勢何在?

    胡東成副校長談到了清華大學的遠端教育和幾個合作。他説,發達國家如美國,其教育的魅力不僅僅在於有幾所如哈佛、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的存在,而是其教育的多樣化,但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恰恰缺乏這樣的多樣性,而電腦資訊技術的發展正好為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和機遇,這就是遠端教育。

    清華大學的遠端教育開始於去年3月份和清華同方的合作,在提供基本的教育技術培訓和學歷教育的同時,它們還主要支援了西部等不發達省份的教育發展,比如在各個教育相對落後的省份建站設立培訓、網上授課點等,在支援全國教育建設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遠端網路教育經驗。第二個結合是和國家人事部結合成立了中國國家培訓網,領導組長為國家人事部戴副部長,主要是對公務員、行政人員的網路培訓。第三個結合是清華大學多年來的國際交流合作。三方面的結合為清華大學從容接過重任打下了厚實的基礎,這或許就是它的優勢。

    經驗技術有了,相應的思考和創新意識也會在不斷的實踐中更加成熟。因此,2001年4月,國家人事部在全國的“人力資源建議”中斟選方案時,清華同方和清華大學共同提供的方案因其新穎大膽,最終被江主席確立為《北京宣言》的主要精神。

    面對任重道遠的漫漫征途,胡東成説,清華在以後的人力資源項目中,不光要提供技術和人員的支援,更要把清華大學優秀的教學資源用到網際網路上,相信以後APEC成員國之間的交往將更加密切!

    

    附:人力資源在APEC中的進程

    1996年的蘇比克會議是經濟技術合作的一個里程碑,通過了第一個專門為經濟技術合作制訂的文件——《APEC加強經濟合作與發展框架宣言》(又稱《馬尼拉框架》)。該文件為經濟技術合作規定了目標和原則,並確定了人力資源開發、基礎設施、資本市場、科學技術、環保和中小企業等6個優先合作領域。

    1997年的溫哥華會議通過了《加強公共和私營部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夥伴關係的溫哥華框架》,並決定成立APEC高官會經濟技術合作分委會,專門負責管理、協調經濟技術合作活動,為其提供了機制上的保證。

    1998年的APEC主要議題是科技和人力資源開發,吉隆坡會議通過了江澤民主席倡議的《走向21世紀的APEC科技産業合作議程》、《吉隆坡技能開發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重要的綱領性文件,為以後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新經濟問題是2000年APEC會議的新熱點。2000年會議各國對新經濟的出現都很重視。作為成功發展新經濟的代表,美國在APEC積極推動其新經濟的概念,強調促進新經濟發展的根本手段是為資訊技術産業發展創造開放的市場條件。多數發展中成員強調在新經濟條件下加強人力資源建設的重要性,並呼籲發達成員幫助發展中成員共同努力,縮小“數位鴻溝”。

    2001年,新經濟問題繼續成為APEC會議的一項重點工作。5月份通過《北京宣言》,確立了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政府、企業、教育界結合的基本精神;10月20日,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項目宣佈正式啟動。

    

    中國網2001年10月2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