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神農架均居北緯30 科學家難解其中之謎

    ●開羅吉薩:神工金塔北緯30附近

    ●百慕大群島:魔鬼三角北緯30附近

    ●屯溪石窟群:千古謎窟北緯2939'34"至2947'7"

    人們把北緯30線稱作“神秘線”,因為世界上的好多神秘莫測、鬼斧神工的千古奇觀正好都處於這條神秘線附近,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百慕大三角、諾亞方舟、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神農架等,在它們身上聚集了許多令人無法破解的神秘謎團。

    2001年11月21日,安徽花山謎窟旅遊開發公司鄭重向世人宣佈:公開徵求知名考古專家、地質學家、探險家以及廣大群眾,對屯溪石窟群開鑿的年代、大量巨石外運去向、石窟的用途等種種謎團作出科學的揭示、預測。一旦謎底成功揭破,將重獎破謎者。

    也許,這種徵集方式是旅遊開發的一種新聞炒作,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上述的花山謎窟,位於北緯30附近,2939’34”至2947’7”之間。古徽州的石窟群,是北緯30線上的又一世界奇觀。

    採藥農夫突然跌入一深不可測的洞窟,由此驚現一神秘石窟群,但即使是測繪兵的眼睛,也漏掉了一半石窟……

    屯溪石窟群的發現,傳説中歸功於古時一位採藥的農夫。他在一天上山採藥時,不小心掉入一個極其隱秘的深不可測的洞窟,由此向世人揭開了一個千古奇觀。

    屯溪石窟群呈線形沿江遍佈于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的連綿群山中,分佈線總長約五公里,其間林木蔥郁,環溪蛇行,迄今已經探明共有36處古石窟就隱藏在樹遮草封的山間。幾乎每一位採訪過石窟群的人們都會生發出這樣一個疑問:如此規模空前、歷史悠遠的石窟群,為什麼遲至現在才得以發現、發掘呢?然而記者在採訪諸多高齡且世居於此的村民,其中包括採藥人、護林員和獵人時,他們均坦言,沒想到石窟會有36座之多,更沒想到石窟裏邊如此之大。即使是訓練有素的測繪兵,至少有一半石窟逃過他們的眼睛。

    與國內諸多著名天然溶洞相比,屯溪石窟群並非天然而生的溶洞,而是古代巧奪天工人為開鑿的怪異洞窟,石窟岩壁上當年的鑿痕印跡至今依然清晰如初;與國內諸多著名石窟相比,屯溪石窟群洞內空間奇大,結構怪異,有的層層迭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盪漾,迂迴通幽。而且洞中無壁畫、無佛像、無文字,因此疑團叢生,成為千古之謎。尤其是有兩個石窟的洞口就開在新安江的水中,更讓人一頭霧水撲朔迷離。

    當屯溪石窟群的發現成為一個爆炸性新聞逐漸傳開的時候,在其東側歙縣煙村又傳出“發現煙村石窟群”的新聞。據探明,該石窟群也是坐落山包中,全係古代人工開鑿而成,數量也多達36座。洞窟雖然比屯溪石窟稍小一些,但也有數千平方,深達200米,洞高10米。

    因為兩處石窟群緊相毗鄰,形態相近,這個新發現給原本謎團重重的千古奇觀又平添了不可思議的謎趣,因為黃山有72峰,離它不遠的地方竟有72窟,而且黃山與窟群幾乎都處於北緯30。兩個石窟群的開鑿查遍史志也全無記載,這個浩大的工程如何做到如此隱蔽?兩個石窟群開採出來的石料達幾十萬方,如此巨量的石料又被運到哪兒去了?清華大學的建築專家們在對屯溪石窟群詳加探測後也無奈地承認:至於這些石窟源於何時,如何形成,數十萬方石料去了何處,如何開採和運輸等等,至今仍是不解之謎。

    35號石窟內沒發現任何文物,無從考證石窟的具體形成時間。目前僅從石窟近期剛剛發現的非常短小的鐘乳石考證,距今至少1700年。

    11月20日,記者親臨觀覽了已初步開發的石窟群第35號石窟。35號石窟為目前開發出的兩座石窟中面積最大的一處石窟,據專家考證,僅35號石窟現在開掘出的十幾萬方石料,就足以鋪成一條由黃山通往杭州、使用1米長、0.2米寬的石料、全長約200公里的公路。

    35號石窟,又稱地下宮殿、清涼宮,洞深170米,面積約12000平方米,全係古代人工開鑿而成,是全國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呈現在記者眼前的石窟確實猶如一座地下宮殿石雕城,26根石柱頂天立地,呈品字形排列,撐起洞府天地,規模恢弘,氣勢雄偉。其中的石房群、石床、石橋和石雕樓閣巧妙分佈,宛如仙境,令人嘆為觀止。石窟內通風良好。洞內有潭水數口,常年不枯,清澈見底,最低的水面低於洞外新安江水面2米。

    35號窟謎點眾多。從現有資料考察,周邊沒有發現採用這些石料的任何建築工程,所以石料去向成謎一;石窟被開鑿出來,如此巨大的空間有何用途,眾多猜測皆挂一漏萬,此為謎二;為何洞中之水與新安江水位相差2米?若不是新安江水,那池水的源頭又在哪?此為謎三;石窟工程浩大,為何不見史籍和傳説中有片言記載?如此隱蔽工程是何人發動?此為謎四;人在石窟中大聲言語,聽不到明顯的回聲,石窟呈大斜面開鑿,恰好坡度與山體的坡度一致,在古代科學技術相對落後的條件下,如此高超的建築設計能是1700多年前的古人所為?此為謎五;石窟內沒發現任何生活用品,沒有任何光源設備,之前的開採人員又是如何在洞中工作的呢?此為謎六……

    一個神秘的石窟牽引人穿過時光隧道,探索遙遠的古文明。諸多專家學者、探險家和旅遊者在遊覽考察過屯溪古石窟後,提出了一個個破謎大猜想,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類。

    ———石窟屯兵説。據《新安志》載,東漢時期西元208年,孫權為削平黟歙等地山越,派大將賀齊屯兵于溪水之上,後改新安江上游這些水域為“屯溪”。這段史實既是“屯溪”地名的由來,也似乎印證屯溪石窟群是賀齊屯兵和儲備兵器彈藥的地方。

    ———十三陵説。屯溪石窟群的石料採用木排載運,沿新安江至杭州入京杭大運河,直抵北京,用作修建十三陵的石料。主要根據為:在明定陵地下宮殿石壁上有“石料來自微州,木料來自柳州”的銘刻。但據地質學家勘定:明定陵所用石料均為漢白玉和花崗岩,而屯溪石窟石料均為質地一般的紅麻石、白麻石,為中生代的沙頁巖,兩地石料材質截然不同。

    ———道家福地説。離石窟不遠的地方有一座齊雲山,它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而道家是有喜歡群洞以作福地修身養道的傳統的。從齊雲山到石窟群有新安江水路直達,這種猜想可以解釋石窟中的眾多石房之謎。

    ———功能轉化説。這些石窟群並非某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開鑿而成的,最初可能是為採石,但後來人們又將它用作避難、屯兵、儲糧等用途。這種假説可以解釋同一石窟中石紋鑿痕不同、花紋圖案不同的現象。

    ———山丘説。上海復旦大學一位教授前來考察石窟時,花了大量時間在石窟區域爬山越坡,最後大膽提出:石窟群中的幾十萬方石料運出洞口後就地堆積,日積月累形成新的山丘。此説是揭開石窟之謎的最具震撼力的進展,因為這一論點若成立,石料去向之謎便可揭開,而石料去向是破解石窟之謎的關鍵。

    此外,還有“被棄皇陵”説、“採石場”説、“鹽商倉庫”説、“巨型石文化建築”説,“方臘洞”説、“殺人塢”説、“臨安造殿”説等等,但以上所有假説都不同程度地遭到質疑或否定。於是有人更提出一個激動人心的猜想:屯溪石窟是外星人傑作。因為北緯30線上發生的眾多世界奇觀都有“天外文明”的假設。大量石料被外星人運去建了金字塔。

    2001年5月20日下午,江總書記非常關注,十分仔細地考察了花山古徽州石窟群,並不時用手觸摸石窟頂部均勻平整的石紋,連連讚嘆工程的浩大,説:這真是個寶,真了不得。

    0歲的汪蕾是個白白凈凈、質樸熱情的徽州姑娘,在今年5月20日江澤民考察古徽州石窟群時,她給總書記作導遊。

    “總書記跟我握了手。他連聲讚嘆石窟真是個寶,真是太絕了,是千古之謎。要是宣傳到國外去了不得。他看得很仔細,不時停下來聽我講解,還用手觸摸窟頂的鑿痕。總書記讓隨同參觀的同志不要急於對石窟之謎下定義,要深入地考證和研究。總書記還説先不要輕易給石窟起名,可以先編上號。”面對記者,汪蕾如數家珍般地敘述那難忘的一幕。

    汪蕾告訴記者,她第一次進石窟時只有16歲,還是個中學生,幾個同學冒險進洞考察,她也去了。

    一旁的花山謎窟開發公司老總吳建明也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總書記在仔細聽取地方領導對石窟群臨時起名情況的介紹後,沉思有頃,欣然説道:“就叫‘花山謎窟’吧,這也是實事求是嗎!花山是這裡的地名,‘謎’指這裡有許多謎團,‘窟’就是在地下開挖的。”説完又認真琢磨了四字的筆劃,隨後欣然用毛筆寫下“花山謎窟”四個大字。“當時在場的只有我和另一位地方記者有相機,我趕緊留下了這一歷史瞬間。”

    在花山謎窟群中,目前只有兩個石窟(2號,35號)已經清淤開發接待遊客,尚有更多石窟沒露其“廬山真面目”,所以有關石窟的謎團還是詭秘莫測。石窟群主管部門已打算從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權威機構邀請一批專家前來考察和研討,初步擬定科學破謎研究課題。在此基礎上,向社會廣泛徵集科學猜想。

    南京走天涯旅遊探險俱樂部李曉群總經理也告訴記者,他們已和石窟群方面達成協定,將組織有志於此的旅遊探險愛好者加入到探謎這一行列。

     江南時報2001年11月24日


神農架札記
神農架
“野人”留下顱骨殘骸? 神農架傳説再掀波瀾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