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赤潮:蔚藍色海洋的殺手

    5月的大海,天藍海碧,正是“海闊憑魚躍”的黃金時節。然而,一個人們不願看到的幽靈正悄悄襲來:5月10日上午10時,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中國海監”飛機在舟山群島海域巡航時,在北緯30度到30度20分、東經122度40分到123度的中街山列島海域發現了大面積赤潮,赤潮顏色為褐紅色,呈條狀、帶狀分佈,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另據“東方紅2號”科學考察船報告,同天上午在長江口附近海域也發現了大面積赤潮。據東海分局的專家分析,目前是赤潮多發期,東海赤潮有持續發生和蔓延的可能性,有關方面特別是浙北和長江口沿海地區要密切關注赤潮動態,加強監視、監測和通報工作,做好沿海海水養殖、捕撈作業的預防措施,控制赤潮危害……

    什麼是赤潮

    據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副司長屈強介紹,被喻為“紅色幽靈”的赤潮(又稱紅潮,國際上通稱為“有害藻華”),是海洋中某一種或幾種浮游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變色,影響和危害其他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災害性海洋生態異常現象。赤潮爆發時,因赤潮生物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現紅、黃、綠等不同顏色。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赤潮的危害性極大。有毒赤潮生物分泌的毒素可直接導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或者通過食物鏈傳遞造成人類食物中毒。無毒赤潮生物則因其産生的粘性分泌物堵塞魚、貝的呼吸系統,或者由於赤潮生物大面積衰亡時消耗了水體中大量的氧氣,而造成大面積的魚、貝窒息死亡。

    研究表明,赤潮不僅給水體生態環境造成危害,也給漁業資源和生産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而且還給旅遊業和人類帶來了危害,已成為全球性的海洋災害之一。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赤潮災害已居世界前列。以渤海為例,1989年8月下旬,渤海第一次發生大面積赤潮,面積為200平方公里;而1998年發生的歷時71天,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億元。最近7年間,渤海共發生赤潮20余次,影響面積達數千平方公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從全國來看,僅據國家海洋環境監測系統資料顯示,80年代我國近海記錄到赤潮75次,90年代則高達234次;一次赤潮的面積從幾平方公里擴大到幾千甚至上萬平方公里;發生區域從近岸局部海域發展到整個近海海域;災害損失從90年代初期的近億元增至90年代末期的近10億元。1998年在珠江口海域發生的大面積赤潮持續了30多天,一次造成約4億元的漁業損失。

    海洋專家指出,我國的赤潮已呈現出發生頻率增加、爆發規模擴大、原因種類增多、危害程度加重的發展趨勢,若不採取有力措施,將嚴重制約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影響社會穩定。

    赤潮從何而來

    赤潮危害如此之大,那麼赤潮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研究表明,赤潮的主要成因來自於生物、物理和化學三方面因素,但從根本上分析,影響赤潮發生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海洋水體富營養化,即海洋中營養物質如氮、磷等過剩。追根溯源,這些氮、磷正是來源於人類的生産生活活動製造的廢水、污水和廢物。工業廢水中的有機物、重金屬、無機鹽,農業生産施用化肥、灌溉、沖刷出來的廢水中的氮和磷,養殖廢水中的營養鹽、有機物和油,以及生活廢水中大量的有機物、營養鹽和磷,都源源不斷地隨污水流入江河,最終匯入大海,使海洋真正成了一個大型垃圾場。

    近2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沿海地區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海量不斷增加,近岸水體富營養化加劇,為赤潮爆發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渤海就是典型的例子:其污染80%以上來自陸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每年由陸地排入渤海的污水總量約30億噸,所攜帶的污染物約70萬噸。渤海海域受污染面積也正在不斷擴大,1992年,渤海受污染水域面積僅佔整個海域面積的25%,而現在已超過60%。海洋的嚴重污染,導致了赤潮災害的頻繁發生。

    預防為主 防控治結合

    “從國內外赤潮管理實踐經驗看,對大範圍赤潮的防治技術還很不成熟,難以投入實用。對赤潮的發生進行控制,則需要對海洋環境污染進行大規模整治,必須要有大規模財力、物力的投入和相應的産業政策做保證,並且要經過長時期的努力才能取得明顯成效。”屈強副司長告訴記者,“根據我國目前的國情和國力,比較切實可行的做法應是以赤潮災害監測為基礎,以減災防災為突破口,按照預防為主、防控治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建立、健全全國赤潮監測預警系統和赤潮災害應急響應體系等措施,減輕赤潮災害經濟損失,保護人民身體健康。”

    據介紹,目前建立赤潮監測預警系統可以説是“條件基本具備,還需加大投入”。經過多年努力,國家海洋局現已建立起由衛星、飛機、船舶、浮標和岸站組成的國家海洋環境監視、監測網路,培養了一支有較高技術素質、常年從事海洋環境監測和海洋災害預報、警報業務的專業技術隊伍,完善了海洋科研體系,“九五”期間對赤潮災害衛星遙感、航空光譜測量、船舶現場調查採樣、實驗室貝毒檢測等赤潮監測技術和災害分析評估技術進行了研究。儘管如此,現有的監測手段在監測布點、頻次、項目以及資料傳輸的要求上與海上赤潮監測高密度、高頻率、應急性的技術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在現有海洋環境監測系統基礎上對海上監測站點進行必要調整和增加,補充必要監測能力,加大監測業務運轉經費的投入,勢在必行。

    

    《人民日報》2001年05月2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