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義委員:切實加強海洋赤潮災害的預防、控制和治理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赤潮頻發的國家。據記載,1933—1989年的半個多世紀中,在中國海域(不包括台灣省)有記錄的赤潮僅40余次,而1990年一年就記錄到34次赤潮。隨後的十多年中,每年記錄到的赤潮均已在30次以上,尤其是近兩年來,赤潮不僅次數在增加,而且面積在擴大,發生區域從近岸局部海域發展至整個近海海域,面積達幾千平方公里。災害損失從90年代初期的近億元增至90年代末期的近幾十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由於赤潮引起的28起貝毒事件中已導致577人中毒,29人死亡。赤潮的大規模爆發,已嚴重破壞近海海洋食物鏈,導致海洋生態結構和功能嚴重損害,直接威脅著海洋的可持續發展,對沿海社會經濟及海洋開發産生嚴重影響,並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海洋赤潮災害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時候。

    目前,我國在赤潮突發事件的應急監視和赤潮研究等方面已具備了一定基礎,衛星、飛機、船舶和岸站監視到的赤潮資訊大都能及時傳遞到沿海地方政府和海洋與漁業部門,起到了一定的災害預警作用。有關部門在赤潮的基礎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我國現階段赤潮研究和防治水準與先進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更無法滿足當前赤潮減災防災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現在:

    1.業務化的赤潮監測預警網路尚未形成,還不能為赤潮的預防警以及大範圍、多學科、長週期的赤潮研究工作提供足夠的資料。

    2.海域的富營養化是赤潮發生的物質基礎。因此,各國採取的對策主要是嚴格控制工農業廢水、生活污水等陸源污染物排入大海。而我國目前所制定的陸源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尚未考慮海洋環境的承受能力,近岸海域環境仍然在不斷惡化。

    3.與其他災害相比,對赤潮科研的投放明顯不足。目前的赤潮科研工作,單一學科研究較多,多學科綜合性研究較少,難以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對赤潮爆發機理研究較多,對赤潮監測、預測、防治等災害機理和實用減災技術研究相對較少,難以在減災工作中發揮科技作用,影響了減災效果。

    為切實加強海洋赤潮災害的預防、控制和治理,當務之急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加強能力建設,完善赤潮監視監測和預報預警體系。

    赤潮監測是赤潮防治工作的基礎。在目前尚無快速有效的方法控制赤潮發生的情況下,加強赤潮監測監視預測預警,是減少赤潮災害損失的重要措施。

    應充分發揮海洋環境監視測系統的作用,增加必要的能力建設,加大對業務運作經費的投入,建立起國家赤潮常規監測業務體系,並完善現有赤潮應急跟蹤監視監測系統;沿海地方政府也應建立本地區赤潮災害應急響應體系;此外,還應建立一個中央與地方共同投入的財政機制,以支援全國赤潮監視監測網路的業務化運轉。

    2.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控制赤潮的發生和發展。

    必須強化對陸源污染物入海的監督管理,尤其是控制直接入海的陸源排放。“十五”期間,沿海地市級以上的城市都應實現污水集中處理、離岸排放,並逐步禁止含磷洗滌用品向海域的排放。要實施重點海域污染物入海總量控制制度,加大對區域環境的綜合整治,合理規劃養殖業的發展,逐步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品質。

    3.加強赤潮災害防治科學技術的綜合性研究。

    赤潮防治工作涉及多學科領域,需要國家科研力量的大力支援。在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領域,應加大赤潮預測預報關鍵技術攻關力度;在高科技領域,加強赤潮監測關鍵技術研究,重點開發浮標、航空遙感、衛星遙感等赤潮監測技術研究,開發快速赤潮檢測技術和赤潮災害治理生物工程技術等;在基礎研究領域,應加強赤潮曝光機理研究和災害要同盟研究。

    建議國家計委、財政部、科技部等有關綜合部門近期能加大對赤潮監視監測、預測系統的投入,以保證和支援主管部門儘快建立起赤潮監測預測和赤潮災害應急響應體系。

    中國網 2001年0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