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專家解密補腦藥裏到底裝啥

    距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已經時間很近了,此刻,考生、家長仿佛一同進入了緊張的考前“倒計時”狀態。為了使孩子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越來越多的考生家長將“保票”押在為孩子買的大量的“補腦藥”上,希望孩子能考出個優秀的成績。

    一些藥店負責銷售的人員説,近年來各類“補腦藥”一年比一年賣得好,季節性很強,尤其是快到中高考的時候,家長們紛紛來給孩子買“補腦藥”。細心的人一定會發現,去年在市場上極其熱銷的一種號稱可以增進記憶力的保健品,因有誇大宣傳內容,不久前被國家有關部門通報並吊銷了廣告批文。這一事件使不少人心存疑慮,這漸成熱點的“補腦藥”,真的有那麼神奇的功效嗎?

    ■“補腦藥”為何物

    隨意在各大藥店的藥品、保健品櫃檯前一看,為考生們準備的各種産品還真不少。各種各樣的“補腦藥”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應運而生,而且花樣翻新,有增進記憶力型、緩解大腦疲勞型、補充腦部營養類等等,以及宣傳為“高科技成果”的産品,頗令人眼花繚亂。

    在這些産品“閃亮登場”的同時,強大的宣傳攻勢也鋪天蓋地而來,一些促銷宣傳頗有打動人心的誘惑力:“促思維、增記憶”、“改善腦部營養”、“高考 XXX分計劃”等等。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惟恐自己的孩子掉了隊,不惜重金購買。

    藥理學專家指出,如今市場上熱銷的各類“補腦藥”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不飽和脂肪酸類(即“深海魚油”),補充大腦營養類(孵磷脂、腦磷脂),提高大腦皮層興奮度類、促進腦部血液迴圈類等等。

    這些“補腦藥”儘管種類各別,宣傳的機理也千差萬別,但究其科學原理,其宣傳的神奇療效大都存在片面和誇大之處。

    ■“補腦藥”管用嗎

    據一位中考學生家長談到“補腦藥”時説道,她女兒正上初三,馬上就要參加中考,聽説班裏同學都在“大補”,沒辦法只好隨大流給女兒買了一種叫“魚油” 的“大補”藥。吃了一個多月,副作用倒是沒有,也不見有什麼效果。“吃了總比不吃好,也就是尋求一種安慰吧。”她補充説道。

    一些高三學生們也談到,其實他們並不愛吃這樣那樣的保健品,吃了也就是給老爸老媽一個交代而已。

    這樣的經歷和感受,代表了大多數使用者的親身體驗,現在我們就從科學的角度探究一下這些“補腦藥”的來龍去脈:

    深海魚油

    各式各樣的深海魚油,應該是時下最為時髦的“補腦藥”,據説可以增進智力、預防老年癡呆,還能延年益壽。其實所有這種類型的産品,其主要成分都是不飽和脂肪酸。實際上,所謂的深海魚油多少存在一些商業炒作的意味,因為絕大多數魚油製劑均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當然並非深海魚類所獨有。

    研究發現,不飽和脂肪酸對腦細胞的發育和神經突出的生長,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能促進兩歲以內幼兒的大腦發育。

    至於不飽和脂肪酸,能否通過口服迅速促進十幾歲中學生的大腦思維,還很值得進一步商榷。而且人體對不飽和脂肪酸的吸收利用,也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還需要與糖、蛋白質和維生素共同作用,這也難怪許多人覺得服用後收效甚微。尚且過量服用魚油製劑,還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反應。

    各種營養合劑

    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孵磷脂、腦磷脂等,都是大腦思維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於是一些主要成分為複合營養劑的“補腦藥”應運而生。這些産品大多是以保健食品的身份進入市場銷售的。

    儘管宣傳中,這些産品富含如此全面的營養成分,但實際上使用者並沒有感受到産品宣傳中那麼神奇的功效,原因何在?有關專家道出其中的原委,其實這些營養成分完全可以在人們正常的飲食中攝取。只要合理搭配食物結構,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大腦需要的營養大可不必依賴“外來移民”。

    促進腦部血液迴圈類

    數年前,藥品市場上曾出現過一種宣傳可以“促思維、增記憶”的口服液藥物。吸引了當時很多學生競相購買使用。國內部分藥學專家就曾撰文指出,該藥物是一種“腦代謝及迴圈改善劑”,臨床上主要用於老年癡呆、記憶力喪失等大腦功能性疾病,由於存在諸多副作用,切不能讓處於成長期的學生們盲目使用。

    的確,臨床上促進腦部血液迴圈類藥物,基本上屬於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腦代謝及迴圈改善劑,亦屬於國家明文規定的處方類藥物,必須經醫生診斷後,憑處方、遵醫囑使用。當然不是可以隨意亂用的“聰明藥”。目前,市場上也曾發現少數此類藥物還在違規宣傳銷售,當然是不可胡亂使用的。

    提高大腦皮層興奮類

    人們都知道,提高大腦皮層興奮程度,可以促進思維的敏銳和活躍。學生服用了市面上有些“補腦藥”後,立即會感到頭腦清醒、思維活躍,頓時學習效率提高。這就是該産品中含有了促進中樞神經興奮的成分。

    但專家指出,僅依靠藥物刺激提高學習效率只是權宜之計,而且這和真正意義上的“補腦”並不相符。

    滋補類食品

    目前,市場上針對青少年的滋養滋補食品名目繁多,但其中不少品種含有藥物成分。用這些含有藥物的滋補類食品,應當慎之又慎。研究發現,青少年經常食用含有人參、蜂王漿的食品,儘管短期內顯得食欲旺盛、精力充沛,但久用後會引起性特徵發育異常。這類補品含激素,有刺激作用,直接表現為青少年性異常發育。尤其是年齡偏小的兒童,以此“補腦”,後患無窮。

    ■成績不是藥物造

    各位家長們應當明白將孩子智力的提高寄託在幾粒藥丸上的想法,是可笑和不現實的,成績可不是藥物所能釀造的,而且盲目追求孩子的高智商也是十分片面的行為。

    教育學家指出,孩子的成長趨向與其智商的高低並不存在絕對關係。決定孩子將來是否會有所成就,主要在於培養孩子的個體理解和控制自我與他人的情緒的能力。有統計表明,情緒穩定,行為的目標性、忍耐性、堅持性較強的孩子,更易獲得學習與工作的成功。

    因此家長們應將精力更多地放在培養孩子的自信、樂觀、忍耐、堅毅、永恒的品格。要知道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北京青年報 2001年05月1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