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上海五國”機制的重大影響及發展趨向

陳明山

    6月15—16日,“上海五國”機制的第六次首腦會晤在上海舉行。這是該機制進入新世紀後的第一次盛會,其組織規模和合作內容都有一個大的發展變化,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將對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和平、穩定、公正和秩序做出更大貢獻。

    本次會晤增加了一個新成員,烏茲別克共和國在完全平等成員身份的基礎上參與到“上海五國”合作。六國將共同成為新的聯合體——“上海合作組織”的創始國。

    “上海五國”機制誕生於1996年4月,迄今六年。但六年來,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5國元首多次會晤,相繼發表了有關在邊境地區相互信任和裁軍協定、《阿拉木圖聲明》、《比什凱克聲明》和《杜尚別聲明》等歷史性文件。5國元首風雲聚會,歡集一堂,本著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平等互利、友好協商的原則,不僅順利解決了與會國之間歷史遺留問題,建立了睦鄰友好和全面合作的國家關係,而且為亞太地區和世界範圍內解決同類問題作出榜樣,開創了以積極對話、平等協商謀求地區安全與穩定的範例。“上海五國”機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是當代國際關係中的成功的嘗試,也是偉大的創舉,正如中國國家主席所指出的那樣,它“為國際社尋求超越冷戰思維、探索新型國家關係、新型安全觀和新型區域合作模式,提供了重要經驗”。

    (1)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平等協商是睦鄰友好的基礎,也是國與國之間廣泛開展互利合作的前提條件。“上海五國”機制不是憑空而建,而是在中國與俄、哈、吉、塔四鄰國友好關係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應運而生。人們不會忘記,當10 年前蘇聯解體後,中國向俄、哈、吉、塔等獨聯體國家及時伸出了友善之手,尊重它們的歷史選擇,成為最早承認它們獨立、主權和與之平等交往的國家之一。其後,五國領導人立於時代的高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結束過去,開闢未來,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協商的基礎上,不僅很快構築起睦鄰友好大廈,彼此成了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而且把政治、經濟、安全、外交等各個領域的雙邊和多邊合作不斷推向前進。中國與其他四國間的高層往來頻繁,最高領導人的會晤多在十次以上,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與日俱增。在事關國家安全、政局穩定的重大問題上相互支援,態度鮮明。中國支援俄、哈、吉、塔為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社會穩定所採取的一切必要措施,支援它們對宗教極端勢力和民族分離主義所持的嚴正立場,認為車臣問題是俄的內政,外人無權干涉。俄、哈、吉、塔領導人多次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與台灣發生任何官方往來;西藏是中國的一個行政區;支援中國反對民族分裂主義的立場,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勢力在其領土從事反對中國的活動。

    (2)國與國之間的相互安全、地區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保障。眾所週知,中國和前蘇聯之間曾經有過不愉快、乃至重兵對峙的時日,雙方為此都付出過沉重代價。據俄羅斯專家估計,按80年的物價水準計算,與中國的20年(60—80年代)對抗使蘇聯國庫耗費了大約1000億美元。斗轉星移,事隨時遷。在人類歷史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化干戈為玉帛、變險阻為通途,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及邊界兩側國家和人民的共同期盼。五國最高領導人會晤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起的。第一次首腦會晤(1996年4月于上海)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上海五國”也從此載入史冊;第二次首腦會晤(1997年4月于莫斯科)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的協定》。這兩個協定是相互聯繫的,又是不斷發展和深化的,它為中國與四鄰國之間邊境地區的相互信任和安全確立了牢固的法律基礎。這是史無前例的。只需列舉出其中的部分條款,就足以顯現它的不同凡響之處。如第一個協定規定:雙方部署在邊境地區的軍事力量互不進攻;雙方不進行針對對方的軍事演習;相互邀請觀察實兵演習。第二個協定規定:雙方將邊境地區的武裝力量裁減到與睦鄰友好相適應的最低水準,使其只具有防禦性;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謀求單方面軍事優勢;交換邊境地區軍事力量的有關資料。這樣的相互取信和承諾是亙古少見的。正是在相互取信和共同安全的條件下,5國近年來在維護地區穩定和打擊宗教極端勢力、國際恐怖和民族分裂等惡勢力方面開展多方面合作,使地區安全和國家安全實現了有效的和諧。

    (3)為大、小國平等相待和共同爭取世界和平作出榜樣。“上海五國”之間不僅社會制度不同,而且在幅員、人口、資源、經濟實力等各方面的情況差異很大,但在開展多邊及雙邊合作的過程中,它們彼此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助互利、共同發展,既不強加與人,也無損人利已,其例比比皆是,不勝枚舉。“上海五國”機制從一開始就鄭重宣佈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是透明開放的,歡迎其他有關國家在國家間或其他水準上參與五國合作的具體計劃和項目。“上海五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地緣位置重要,榜樣的作用和影響的輻射力不容低估。正如江澤民主席所指出:“中、俄、哈、吉、塔五國面積佔歐亞大陸的五分之三,人口占全球的近四分之一。我們五國的睦鄰友好相處,加強合作,維護本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貢獻”;“歐亞大陸是國際政治的中心舞臺,而中俄是歐亞大陸兩個最大的國家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哈、吉、塔三國位於歐亞大陸的重要地帶,我們五國保持和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係,對維護本地區乃至全球的安全與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4)推進地區合作,申張國際正義,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開闢道路。這次上海峰會的規模較前擴大,與會各國元首積極探索從會晤機制向多邊地區合作組織轉化。這將使該機制的合作內容將更加豐富,與其他地區組織和國際組織的聯繫更加廣泛,勢必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值得指出的是,在過去多年的合作實踐中,與會國已就廣泛的重大國際問題達成共識,並採取一致或相近立場。如堅決維護聯合國的權威性,反對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批准在國際關係中使用和威脅使用武力,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出於私利壟斷全球和地區事務的企圖;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都有根據本國國情選擇本國政治、經濟和發展道路的正當權利,反對以“人道主義”和“保護人權”為藉口干涉別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以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不得訴諸武力或武力相威脅;排除經濟關係中的企視做法,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共同發展與繁榮。針對某超大國企圖破壞國際戰略穩定、奪取單方面軍事和安全優勢的圖謀,五國元首在《杜尚別聲明》(2000年7月)嚴正指出:必須無條件維護和嚴格遵守1972 年簽署的禁止建立國家導彈防禦體系的反導條約;在亞太地區部署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將破壞地區的穩定和安全,導致軍備競賽的升級。

    (陳明山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網2001年6月15日

    



相關新聞


中、俄、哈、吉、塔、烏元首簽署聯合聲明



普京高度評價“上海五國”機制



體現時代特徵的合作模式——“上海五國”



“上海五國”——國際政治詞典的新詞彙



“上海五國”面臨歷史機遇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