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漢森出賣的頭號機密:美“保護總統計劃”

    破壞控制評估小組是美國中情局專為漢森案而設立的,目的是評估漢森出賣的情報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的損失。小組組長由中情局資深情報分析專家保羅萊德蒙擔任。據一位接近萊德蒙的人士透露,漢森向前蘇聯透露了美國“政府連續性計劃”這一絕密情報,而這一情報的價值決不是數十億美元,而是數千億美元!

    這一消息立即震驚了美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證實,所謂的“政府連續性計劃”,其實就是民間傳言多年的“保護總統計劃”,説白了,也就是在爆發戰爭時,美國採取哪些措施確保政府高層不被“一鍋端”,從而保證政權的連續性。

    一些內幕人士也證實,在美國,實在沒有其他東西比這個計劃更機密的了。該計劃包括一套“中央定位系統”,它一天24小時對總統繼任候選人進行行跡跟蹤,並確保總統和這些繼任者不會在同一時間全體出現在同一地點。

    “全球安全”網站主任約翰皮克介紹説,到了80年代,美國對“保護總統計劃”進行了重大修改。原因是,美國情報專家驚訝地發現,前蘇聯的偵察衛星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儘管美國的指揮中心等大型掩體進行了特殊加固和偽裝,但已經無法逃過前蘇聯衛星的眼睛。

    修改方案很快出臺,美國安全部門決定在幾個國家公園和度假勝地修建應急指揮中心。專家們的理由是,確保總統及其法定繼任者中有一人在這些地點度假是不難做到的,美國一旦遭到核打擊,那麼,指揮當局完全可以從上述地點下達核報復命令;即使總統及其繼任者不在上述地點,一旦遭到核打擊,倖存領導人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上述指揮中心。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老布希總統把“保護總統計劃”的正式名稱改為“持久的憲法政府”。隨後,美國通過了國家安全重組法案,並據此建立了一套相對分散的系統,由主要指揮中心和次要指揮中心組成。這樣安排的原因是,主要指揮中心極容易被前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一舉摧毀,而次要指揮中心反而容易倖存下來,這樣,美國照樣可以通過次要指揮中心下達對前蘇聯進行報復性打擊的命令。

    布拉克金澄清説,過去一直認為,在美國,只有總統有權按下核按鈕,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為確保核反擊能順利實施,政府高層控制核按鈕的至少有幾個人,只不過他們這種權力不是並行的,而是有先後而已。為了保證這些人不會同時遭到襲擊,他們的名字一直是國家機密。到老布希時代,他甚至將發射核武器的權力下放給了負責北美防空系統的幾個司令以及其他六到七名四星上將。

    美國情報官員還披露,美國有一個戰略空中指揮所———每天二十四小時飛在空中的波音747飛機。

    由於這個指揮所一直在空中,而且位置不確定,這樣敵方要摧毀它,難度可想而知。 《江南時報》 (2001年07月26日第四版)

    

    



相關新聞


FBI前特工漢森開始坦白交代



間諜漢森與美司法部達成協定:以認罪免死刑



“漢森間諜案”是美國人捏造的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