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家樂福停業整頓傳聞引爭議

    這幾天,鼎鼎有名的家樂福被一個傳聞攪得坐立不安。“家樂福要被停業整頓了!”該消息一經國外媒體發佈,立即被國內數家媒體轉載,讓消費者格外關注家樂福的前途。而且目前來自政府部門和家樂福的回答都沒對此傳聞給予否定,更讓此事顯得撲朔迷離。而由此引發的如何正確應對外資零售業大舉進入的種種思考,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1.傳聞從何而來

    家樂福違規之説起源於2月8日路透社的報道。該報道稱中國國家經貿委官員表示,法國零售商家樂福(Carrefour)未經中國政府批准即開設分店,違反了有關合資公司在中國開設連鎖店須經政府許可的規定。2月20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經貿委一位官員的話説,經貿委已責令家樂福進行整頓,具體整改措施將在兩個月後出臺。但目前來自國家經貿委正式途徑的回答卻大相徑庭。經貿委新聞宣傳處近日對媒體的統一回答口徑是,此事尚不知是否屬實,他們正在與主管部門核實。而家樂福方面更聲稱對停業整頓一事一無所知,其北方區公關部對記者表示,“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通知,倒是一天要接到上百個詢問此事的電話,其中包括國外媒體。”截至記者發稿時,家樂福在北京的4家分店都在照常營業,毫無預備停業的跡象。

    2.傳聞聚焦“違規”

    據悉,家樂福當年與一家中資公司——中創商業公司在中國註冊了合資的“家創商業管理公司”。按規定,它只能做商業管理的輸出,而不能真正注資到連鎖企業的經營業務中。於是,中創商業公司又註冊了一家商業公司——創益佳商城。作為中創全資的子公司,創益佳可以進行商業經營活動,然後創益佳公司把一切業務全部託管給了合資的家創商業管理公司。作為家創公司的大股東,家樂福集團自然而然地介入了北京創益佳公司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的超市連鎖店的經營業務中,並打出了醒目的“家樂福”招牌。當年中創商業公司的一位經營人員告訴記者,原來在1999年7月以前,中國政府對國內零售業一直持謹慎的保護態度。中國從1992年開始進行零售業對外開放試點,當時地域只限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六個城市和深圳等五個特區,而在北京、上海,只允許各開辦兩家合資、合作連鎖試點企業,並且中資要佔到51%以上的控股地位。家樂福採用變通方式不僅有了控股權,還成功地把北京的連鎖店開到了4家。到1999年底,家樂福已經在中國的十幾個城市開設了20多家大型超市,銷售額近60億元人民幣,超過全國所有中外零售商。

    3.傳聞引發思考

    對於家樂福的“繞道”策略,國內零售業早就頗有微詞。一位連鎖業經營者向記者表示,家樂福此舉明顯有違公平原則。一是“洋槍對土炮”。眾所週知,類似家樂福、沃爾瑪這樣的零售業巨無霸,資金、管理、品牌相對於國內企業都佔據絕對優勢,毫無限制地進入,國內企業就處在了必輸無疑的境地。為維護公平競爭而實行保護政策,不是中國特産,而是國際慣例;二是對外資企業同樣不公平。沃爾瑪始終不能進入北京市場,就是因為一直在按規矩辦事,而“繞道”策略恰恰造成了機會的不均等。

    此外,這位經營者還指出,家樂福進入中國市場,在法律上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也引人關注。用中資形式經營的店,中資企業本身是否合法?特別是其投資者是否符合公司法規定的投資資格?再者,中資公司的利潤是否被非法轉移到了家樂福身上?

    但是,實際情況卻又給政策的施行出了難題。到1999年底,中國經正式批准的中外合資企業只有21家,但實際進入的已近300家,這其中,各地出於發展自身經濟考慮,採取的准許進入政策起了決定因素。如果對家樂福一家整頓,其餘200多家又該怎麼辦?

    一切以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的大前提為先,也是業內不少專家的看法。北京商業管理幹部學院教授李飛認為,首先,中國商業零售領域已經承諾三年內全部對外開放,此時如果對家樂福進行整頓,贏得的緩衝時間已經不長。此外,像家樂福這樣的企業進入,對地方稅收、就業都起到積極作用,更重要的是,國內超市連鎖店現在幹得有模有樣,絕不能否認家樂福的樣板作用。

    

    《北京晨報》2001年02月2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