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北約“新關係”潛力有限

    《瞭望》新聞週刊在最新一期中刊登了馮玉軍撰寫的題為《俄與北約“新關係”潛力有限》的國際觀察,全文如下:

    最近,北約秘書長羅伯遜訪問俄羅斯,就英國首相布萊爾提出的“賦予俄羅斯-北約關係新性質”的建議與俄方進行磋商。這是北約對俄多次提出改善雙邊關係建議的首次正式回應。但羅伯遜此行結果表明,俄羅斯與北約的根本利益分歧無法彌合,雙方發展“新關係”潛力有限,俄羅斯不會加入北約。

    俄羅斯與北約相互“接近”

    俄羅斯總統普京執政以來,相繼出臺新版《俄羅斯國家安全構想》、《俄羅斯對外政策構想》和《俄羅斯軍事學説》,對對外戰略進行調整,其重要目標就是為俄羅斯的復興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實際政策上,普京在繼續拓展全方位外交的同時,將重點放在改善在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後期陷入停滯狀態的對美和對北約關係上。今年以來,俄在改善與北約關係方面採取了一系列舉措。7月,普京表示他主張在歐洲建立一個統一的安全空間,為此,“要麼像解散華約一樣解散北約,要麼北約接納俄羅斯加入,使俄成為制訂和起草決定的平等參與者。”普京在強調北約東擴在“政治和軍事上均無必要”的同時,表示自己“對北約東擴從來沒有作過任何‘反應’,也沒有把北約視作敵人”,聲言俄羅斯“不會把北約的存在視作災難。”

    “911”事件後,普京以國際反恐怖合作為突破口,力圖全面調整與北約的關係。俄羅斯和北約常設理事會9月13日舉行大使級特別會議,聲明雙方願意加強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9月26日,普京訪問德國,呼籲西方政治家以全新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嶄新的世界。在被問及莫斯科是否尋求加入北約時,普京説:“一切都取決於開出的條件。西方再也沒有拒不舉行這種會談的理由了。”同日,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訪問北約總部,表示要與北約在全球反恐怖主義鬥爭中緊密合作。10月3日,普京在布魯塞爾出席第8屆俄歐雙邊首腦會議時表示,“西方認為,北約現在已經是一個政治性大於軍事性的組織。如果這一進程得以實現的話,這將改變許多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會更全面的加入這一進程,並準備與北約“從性質上改變我們的相互關係”。

    俄羅斯在反恐怖合作以及與北約關係上所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在北約內部也引起了一些回應。北約秘書長羅伯遜9月25日表示,“911”事件拉近了北約和俄羅斯間的距離,“今天,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有一個他們在兩周前所沒有的共同事業,我們將共同為尋找並剷除恐怖主義的根源而努力。”10月3日,在與普京會談後,羅伯遜強調,“現在我認為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紀元,深入和實際合作將在我們之間建立一個獨特的關係。”11月17日,布萊爾致信北約各成員國首腦及普京,建議全面提升北約與俄羅斯的合作水準,賦予其以“新的性質”。

    俄與北約接近各有所圖

    俄羅斯與北約關係的升溫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各界人士對其評價不一。有人認為,普京上臺以來多次宣稱俄羅斯屬於西方文明,因而此次與美國和北約改善關係的實質是“倒向西方”。這種觀點有其合理的成分,但還要注意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首先,歷史上俄羅斯的國際定位始終處於一個矛盾狀態,斯拉伕派、西方派和歐亞派對其對外政策取向都有著重要影響。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俄羅斯外交思想中歐亞思想漸居主導地位,目前普京的實際外交政策仍是全方位的平衡外交,與美歐以及北約關係的改善並不意味著其完全倒向西方;其次,儘管目前俄國力下降,但俄羅斯的大國意識仍然十分強烈,普京政治理念的核心就是實現國家復興,因而不可能再做西方的“小夥伴”;三,俄羅斯人,特別是大多數政治精英對“戈巴契夫新思維”和“科濟列夫主義”所帶來的恥辱與失落仍然記憶猶新,不可能在傷痛未愈之時就重蹈覆轍。

    雙方各有所圖

    此次俄與北約關係的改善是普京執政以來對外政策調整的自然延續,是普京在國際形勢轉折之際、俄羅斯國力衰微之時,為實現國家振興創造良好外部環境而韜光養晦的重要選擇。其意圖主要是:牽制北約第二輪東擴。明年第二輪東擴勢在必行,美國借東擴“遏俄控歐”的目標不可更改。俄在無力阻止的情況下轉而提出改善關係,意在以攻為守,質疑北約這一“冷戰遺産”繼續存在和進一步東擴的合理性。俄安全會議秘書魯沙伊洛11月20日強調,“北約一方面表示俄不再是對手,另一方面卻又繼續東擴,這是不合乎邏輯的”。借共同“應對新挑戰”促北約轉變性質。“911”事件後俄突出強調恐怖主義等“新型威脅”,意在表明北約的“軍事同盟”性質已落後於時代。俄力圖借反恐合作促使北約向適應“新威脅”的集體安全機制轉變。俄國防部長11月17日強調,“如果北約認為安全威脅確已改變,來自俄的威脅不存在了,那就必須改變北約本身”。俄前第一副總參謀長馬尼洛夫批評“北約無力組織與新型威脅的鬥爭”,俄國家杜馬主席謝列茲尼奧夫則指出,“必須建立一種包括中、印參加的新安全結構以取代北約”。借與北約合作貼近與歐洲國家關係。俄認為“911”事件後歐洲國家反應遲鈍,美則不顧“統一的歐洲安全政策”而獨立行事,歐美之間産生間隙。近期俄一些外交智囊建議,俄在安全上應通過與北約的合作鼓勵歐洲的“防務特性”、強化北約的政治性質而淡化美主導的軍事集團色彩;在經濟上應強化與歐盟的聯繫,防止因俄美關係調整而將俄歐關係“降到第二位”。

    從北約方面來看,其意圖主要是:在國際反恐合作等問題上鼓勵俄羅斯的“積極表現”,使其發揮北約和美國自身難以發揮的“獨特作用”;通過加強合作消除俄的對立情緒,避免因明年第二輪東擴導致與俄羅斯的關係陷入難以挽回的“僵局”;對俄羅斯多次提出改善關係的要求有所回應,防止在與俄的“外交博弈”中無牌可出。

    俄不會加入北約

    儘管俄羅斯和北約都表現出加強合作的意願,但各種現實決定了俄羅斯不可能像一些媒體宣揚的那樣加入北約。

    俄羅斯自身難以“入約”。首先,北約成員國都遵守相同的價值觀和社會標準,這些標準目前俄遠未達到。其次,“入約”必須完全改變軍隊的基礎結構體系,俄對此無法接受。三,“入約”可能破壞俄經營多年的外交戰略佈局。俄著名政治學者費德羅夫認為,“俄加入北約將會損害同中國等戰略夥伴的關係,這是目前俄不想看到的”。鑒此,普京在與羅伯遜會談後表示,“俄與北約接近必須考慮國家利益”。“從經濟、人口、軍事、領土、科技潛力而言,俄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國家,有能力保證自己的防務”,“俄不準備加入北約”。

    北約並不想接納俄為平等成員。這不僅由於西方仍對俄抱有戒備與防範心態,更由於北約成員擔心在目前決策機制下,俄一旦擁有“否決權”將使北約喪失行為能力。因而羅伯遜11月25日表示,“俄羅斯加入北約的假定前景可能破壞北約團結”,北約仍將在“1997年協議框架”下與俄發展關係。11月28日,北約高官在總結羅伯遜訪俄成果時強調,“斷言北約與俄羅斯未來的形式與性質還為時尚早,北約對此尚沒有正式立場”,“但可以肯定,在任何情況下,北約都不會賦予俄羅斯對北約決策的否定權”。已經成為北約成員的波、匈、捷三國也堅持反對俄加入北約。捷克總統日前指出,“俄羅斯的加入可能導致北約像聯合國和歐安組織一樣無所作為。”

    雙方間現實問題難以解決。在北約東擴問題上,北約決心已定,難以更改。而俄仍稱東擴是“歷史錯誤”;儘管北約在“911”事件後對俄車臣行動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但在人權等問題上仍有保留;在反導防禦問題上,羅伯遜10月10日表示,“911”事件促使北約必須更注意發展導彈防禦問題,該問題將列入明年北約峰會議程。這對俄美反導談判來説無疑是節外生枝。

    

    《瞭望》 2001年第49期


北約與俄羅斯努力塑造新型關係
北約秘書長訪俄虛多實少
普京:俄不在加入北約的國家之列
俄説在北約擴大問題上立場不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