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停辦少年班是觀念的進步

    以培養“超常兒童”為目標的上海交通大學“少年班”今年停止了招生。

    據報道,交大停辦“少年班”的主要原因是:在應試教育的“催生”下,近年來“少年班”的考生素質呈不斷下降趨勢。“少年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性較少年班初創時期的學生有了明顯退步。同時,近年“少年班”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通病,例如偏科較嚴重,數學和理科較好,而文科較差。此外,由於提早進入大學校園,“少年班”的學生無法適應大學的生活,同時心理壓力沉重。原本用來培養神童的優越條件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成為制約他們健康成長的負面因素。迫於無奈,上海交大終於決定停辦“少年班”。而在此之前告別“少年班”的原華中理工大學有關人士在談到停辦原因時説:開辦“少年班”有些揠苗助長,少年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相比並沒有明顯優勢。

    “少年班”裏的學生無疑都天資聰穎。辦“少年班”的初衷是對特殊人才進行特殊培養。但是,“少年班”對那些年幼的“天才兒童”並非好事。超負荷的腦力勞動必然有損一些少年的身心健康,使其出現早熟甚至早衰。即使不因智力超負荷造成傷害,他們畢業後對社會和工作的適應情況也往往比普通大學生差,不少人因為無法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而遭淘汰。

    像一個孩子很小就能熟練顛球最終未必能成為優秀足球運動員一樣,一個人究竟是十四歲還是十八歲上大學,與其能否成才並無必然聯繫。對特殊人才當然要特殊培養,但這個培養不應僅僅是“超早教育”。如果“少年班”學生的最終目標只是提前幾年讀完大學的話,這樣的“少年班”充其量只能滿足一些人的虛榮心。孩子最終成才與否,非智力因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格力量、心理素質、意志品質以及待人處事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時間與空間,提早把他們放入一個單一的培養模式中,就有可能影響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潛質。

    大學辦“少年班”,在對超常少年的選拔、培養方面無疑作了有益的探索。這種培養方式有效與否,目前雖還很難下定論,但諸多大學紛紛拆除神童“生産流水線”,本身就是實踐對這一問題作出的最好回答。大學停辦少年班,是一種觀念上的可喜進步。真正的人才絕不會因未提前上大學而被埋沒。

    《中國青年報》2001年08月1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