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權威機構”編神話 下崗職工痛失億元

    海狸鼠,被“權威機構”用4年時間編織的致富神話,一夜之間成為數萬農戶和下崗職工的災難

    事發

    2001年4月12日上午10時,山東省蒼山縣刑警大隊接到報案,説河北省海狸鼠研究會成員、河北省北田農牧公司顧問張充生在棗莊附近被農戶嚴世傑等人劫持。

    當蒼山縣刑警大隊在兩天后將“人質”解救到縣城招待所後,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200多個情緒激動的農民跟在後面,説是要向張“討債”。

    蒼山縣委意識到,這不是一起普通的非法拘禁案。縣公安局對張充生進行了盤問。

    原來,1999年6月,河北北田公司與蒼山縣層山鎮嚴世傑簽定了養殖海狸鼠的合同:每對鼠交押金300元,收管理費40元,或每對鼠交押金200元,管理費90元。公司承諾以100元一對回收種鼠,合同期為3年。

    蒼山縣有54戶簽了這樣的合同,共交納押金67萬多元,公司與養殖戶承諾兌現的現金是400萬元,但合同根本未履行,並且押金分文不退,養殖戶血本無歸。

    蒼山縣檢察院提前介入和公安部門共同立案偵查,決定對河北省海狸鼠研究會(下稱海研會)會長、河北省北田農牧公司的總經理魏德成、顧問張充生以涉嫌合同詐騙罪進行刑事拘留。

    該縣公安局從魏德成處提取的一個海研會的統計報表,讓他們吃了一驚。這張表上反映出從1997年到2001年4年間,海研會在全國各地共放種鼠392萬對,收取押金1128億元、管理費194783萬元。

    事後查明,這1億多元押金海研會只退還了286796萬元,收種鼠付出了102萬元,其餘的“都不見了”。

    除河北省外,海研會還把海狸鼠放到了江蘇、湖南、湖北、內蒙古、北京、天津、山東、河南、陜西……

    驚變

    河北省內邱縣五郭店鄉村民郝根山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麼他的寶貝海狸鼠一夜之間從100元一隻變得一文不值。

    郝根山于2000年1月和海研會簽定合同,養了10對海狸鼠。一對300元的押金,40元的管理費,海研會説保證收購,每對100元,交回一對種鼠押金全部退還。

    家裏赤貧的郝向親戚借了5000元。

    海研會來收了兩次鼠,一次付了300元現金,一次打了500元的白條,到現在也沒兌現。

    2000年春節剛過,他的鼠都長成了,海研會該來人收鼠了,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忽然就聽説不收鼠了。

    郝根山把這事給妻子一説,妻子急了。

    第二天郝一大早出去了,回家一推開門,一股農藥味衝出來。他妻子躺在那兒,口裏吐著白沫。

    女人醒過來後頭一句話就對郝根山説:“讓你別養,你要養,現在賠了吧?”

    2月23日晚,郝的妻子搶救無效死亡。

    剩下的鼠4元錢一隻處理了28隻,13元一隻賣了15隻。

    郝家種著2畝多地,靠天吃飯,今年雨水少,第二茬作物到7月中旬還沒種上。“種地只是糊個飽,家裏全靠我上山給水泥廠砸石頭,一年掙個二三千元,供孩子們上學。而現在養鼠賠了5000元,妻子的搶救喪葬又是5000元。”1萬元對於這樣一個農家意味著什麼?

    郝根山淚流滿面,顫抖的嘴裏反覆重復著“家破人亡”四個字。

    生計沒了

    邢臺發電廠職工張志軍兄妹五人的損失幾乎是郝根山的100倍。

    這五兄妹中有四人下崗,商量著找一個生計,全家拿出了所有的積蓄,進了1000對海狸鼠,成為河北省最大的養殖場。

    合同是1999年11月簽定的,600元押金一對鼠,1000對是60萬元。加上養殖場建設,一次投入90萬。

    “不到一年的時間,小鼠一窩一窩地繁殖出來。圈裏都放不下了。就在這時海研會的口氣變了。”張志軍説。

    海研會開始打白條,然後就再也沒有音信了。

    “頭一批進的母鼠都進入繁育的高峰了,個個都懷著孕,這鼠多得殺都殺不了,扔都沒地方扔。一個月光人工飼料就得近兩萬。我就往石家莊跑,找不著人,上哪也找不著人,打傳呼給魏德成,前面還回,後來呼也不回,電話手機全關了。”張志軍説。

    張家兄妹損失了至少70萬元。而邢臺市的養殖戶手裏還有交了鼠沒付錢的40萬元的白條子。

    記者在山東、河北見到的受損失的養殖戶,大多是農民、下崗職工、老人、婦女、病殘者。他們或者傾一生所積或舉債借貸。現在他們的生活是雪上加霜。

    到省城都看不出破綻

    河北磁縣農民趙元林在農村當過社隊隊長,知道河北省農村工作部和農村的關係,就認準了“河北省工作部主辦”的海狸鼠研究會不會是騙人的。

    趙元林、趙素梅夫婦倆坐火車到石家莊,“一看什麼都是真真的”:營業執照和報紙上的一樣,農工部的領導也和報紙上一樣。當下兩口子就定下來養這個鼠了。

    像每個海狸鼠養殖戶一樣,他們的手裏都保留著一份合同,和合同附在一起的是海研會的社會團體登記證、北田農牧公司的營業執照的複印件。記者仔細研究了這些東西,它們看起來非常完美、正規。

    趙氏夫婦一開始賺到了錢,海研會的第一份合同按期履行了。他們訂的是育種合同,一對押金600元,第一年按每對300元收6對,以後的兩年按每對100元回收,三年中,海研會向他們回收了18對鼠。

    趙氏夫婦到鄉下租了地大規模養起了海狸鼠,整個磁縣農戶也推廣開了。

    “海研會的欺騙性就是讓你先賺到錢。”現在欠著一堆債的趙素梅説。

    記者從有關法律專家處了解到,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我國社會團體註冊登記時必須有挂靠單位。同時又規定,社會團體不得從事經營性活動。也就是説河北省農民和海研會簽定的合同,從法律上來講是一份無效合同。

    海研會就這樣巧妙地運用著部這塊金字招牌,取得了人們的絕對信任。記者在採訪中看到每一個養殖戶的家裏都有一大把印有這樣內容的報紙、宣傳材料。

    誘人的餡餅

    河北省北田農牧實業公司原副總經理、山東海狸鼠開發中心總經理徐法瑩證實,魏德成本身是河北省部的一名處級幹部,是農民奔小康服務中心的副主任。

    這種攪在一起的説不清的關係似乎正是魏德成所需要的。

    2000年9月29日海研會理事工作會上,魏德成説,邢臺、衡水、保定、滄州等九個地級市的農工委和畜牧局參與、130個縣中的280多個縣以上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組織開展了這項工作。魏説,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海研會,那就是一個大字,即大産業、大市場、大發展、大集團。

    組織起來,聯合起來,按照“協會加農戶”的“河北模式”組成聯合艦隊,才能去闖市場。

    一份材料説:“海研會好就好在借種飼養、還種退錢、定量收購上,收購合同一經簽定農民就等著賺錢吧。第一胎就退還押金,這僅僅需要8個月的時間,投資回報率在300%以上。”

    另一份材料説:“海研會從不打白條,合同頂事,説話算數,現金支付,200多個理事發了家。

    “致富實踐使大家認識到,跟海研會走,沒錯。養殖戶只要把仔鼠交給海研會,海研會負責加工、銷售、科研、服務。養殖戶什麼都不用管”。

    在一份海研會的宣講提綱中赫然印著大大的黑体字標題:“跟海研會走,是廣大農民的正確選擇。”

    誰在撐腰?

    山東省濱州市畜牧局副局長周武清認為,海研會和部的確有分不開的聯繫。濱州在決定是否推廣海狸鼠時專門對海研會進行了考察。

    周考察後發現了問題:海研會的總部的辦公場所是租的,食品加工廠也是租的。公開宣傳説有大規模的加工能力,形成了産業,實際上也是誇大了,並沒有加工幾萬隻海狸鼠的能力。

    但是濱州市畜牧局還是進了60對鼠,另幫濱州農民進了2000對。為什麼明知有問題還要簽合同呢?

    周武清説出了一個關鍵性的細節。

    “那天中午魏德成請我們吃飯,在座的有河北省部的一位領導和河北農業大學的一位教授。他們反覆向我們講養海狸鼠的好處。這位領導説:‘老周,你放心,這個是部的下屬單位,項目是幫助農民致富的,是我們河北的扶貧先進單位。’我相信政府提供的資訊是真實的,對那位領導的話我非常相信。

    “這位領導甚至説將來要用養海狸鼠代替養豬,我們河北不養豬了全部養海狸鼠,用鼠肉代替豬肉。我心裏想,這不可能吧。”

    周武清帶著一絲僥倖心理,他説:“當時我們想即使海研會全線崩潰,也得三年,最快也得一年半,沒想到我們2000年5月考察,8月份進鼠,今年4月欺詐行為就暴露了。”

    畜牧局的直接經濟損失就是58萬元。而濱州農民的損失就是數百萬元。

    海研會的運作秘密

    河北泊頭市張莊村的劉玉梅大媽可能是海研會的最後一個理事。

    她説:“這理事啥用呢?下面的養殖戶交鼠和發鼠都要到理事家來,上面海研會的人來也在理事家裏吃住。”

    當理事不容易,只要往“下線”放300對鼠就可以當上。下線收一對鼠,理事可以提取30元的服務費。

    理事是海研會聯絡上下的一個樞紐。理事還分專業的和非專業的。理事的下面是會員組長,組長的下面就是養殖戶,理事的上面有各地區的“工作部”,再往上就是海研會。

    理事如果推廣的下線多了,就會“榮登”海研會理事例會的“會議紀要”。

    一份“紀要”説,河南一個叫王全發的理事新建了養殖場,在住宅的照壁上,用烤制的磁磚貼成“六鼠歡騰圖”。六隻彩色的海狸鼠中最大的一隻高16米,“引起轟動”。

    有的理事花錢在電視臺作廣告,有的請記者來採訪,有的到田間地頭去宣傳,有的參加巡迴宣講團。這個巨大的網路遍佈河北省的縣市鄉村。

    理事張志軍説:“理事收了下線交上來的鼠,就直接把鼠放下去或者再去發展下線。只要把鼠推下去肯定會有收入。”作為理事的上級地區“工作部”也有收入。張志軍説他下線的1000對鼠每對抽出70元的管理費,共7萬元是給邯邢“工作部”主任的。

    從1999年開始,海研會同養殖戶的合同就處在不斷的修改當中,借種的押金從600元到500元、300元、290元、200元,五花八門,同時收鼠的價格也從300元、130元降到了100元。

    2000年海研會把借種押金調到了每對200元,收鼠價調至每對100元。調價的直接反映是海狸鼠的放種以加速度進行。2000年春各地各理事處的鼠源全線告缺,農戶紛紛加入。

    緊跟著就是大崩潰的到來:海研會不再收購了,凡是2000年進鼠的,沒有一戶掙到錢,鼠全砸在自己的手裏。

    最慘的是有的新入夥農戶交了成千上萬的押金,最終連鼠毛都沒見著。

    虛假的産品開發

    河北磁縣的趙元林趙素梅夫婦説他們早就知道有這樣的一天。

    趙元林作為比較老的理事,了解不少海研會的內部情況。他向記者介紹:海研會沒有一點固定資産,他蓋的科研樓買的車全是用的養殖戶的押金。海狸鼠的商品始終沒有開發出來,宣傳中的所謂食品加工廠、皮毛加工能力、形成了産業等等全是虛假的。

    趙元林講,有一次“衡滄工作部”的汪東興來找他,説他以前是做推銷員的,幫忙給推銷一下産品。

    是袋裝的海狸鼠熟肉。袋邊長了綠毛,打開一看250克的肉有50克的水,而且全都脹袋了。

    還有一次,魏德成讓理事們推銷海狸鼠火腿腸,回來一看已經生了蟲子。“什麼産品開發,純粹是吹的。就是有産品,品質也達不到國家標準。”

    河北的幾十萬隻海狸鼠大多數沒有變成商品。沒有商品,就等於這些海狸鼠沒有産生效益。

    “每對海狸鼠並不值100元錢,我們算了一下海研會每放一對鼠要賠六七十元。就是説海研會放種放得越多賠得也越多。你想一對種600元,300元收6對,海研會就要付出1800元。以後每對100元,三年繁殖18對,又是1800元。海研會長期下去不倒閉才怪。”

    趙元林每次見了魏德成都要和他算這個賬,想讓他降低收鼠的價。“後來我給他打電話,一説這事,他啪就把電話放了”。

    也就是不到三年的時間,海研會聚集了1億多元的資金。轉眼之間這個“黃金塔”便坍塌得分文皆無。

    “海研會最紅火的時候,有一次開年會,有人問魏德成你將來做什麼,他説,我想當主席。我説老魏你將來會欠老百姓很多錢,你會成歷史的罪人。”趙元林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指出,這種炒種和傳銷、臺會沒什麼區別。都是以圈錢為主要目地。

    殘局

    記者專程到位於石家莊的海狸鼠研究會去看了看。礦山機電研究所的五樓還挂著海研會的牌子,門上鎖了兩把大鎖。樓梯墻上挂著一塊牌子,上面“成就一番事業,造就一批人才,富裕一方百姓”的白色大字殘缺不全,看得出來是被人用手指一點點摳掉的,幾個月前這裡聚集過大批憤怒的人群。

    向下面樓層打聽海研會,有的説跑了,有的説藏起來了。泊頭張莊村的劉玉梅大媽一聽説市鄉政府來收鼠,就趕緊往家跑。天上下著大雨,她也顧不得路滑,回家抓起四個大海狸鼠扔到菜窖裏藏了起來。

    “政府是好心,咱知道,不是不讓咱再往裏賠飼料錢了?但2元錢一斤,也太賤了,連飼料錢都不夠。”

    各地政府都籌了些錢,把農戶家裏的鼠全部收購。有二元一斤的一元一斤的。農戶捨不得,但也沒辦法。

    山東濟南市西營鎮棗林村的李俊成從1999年開始養海狸鼠,簽了三年的合同。沒人收鼠了,但鼠要天天喂,每天都要往裏搭錢。他一氣之下把小鼠全摔死了。

    站在空空的圈前,記者仿佛聽到了海狸鼠的慘叫聲。

    -專家聲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動物學會常務理事馬建章:海狸鼠又稱河狸鼠,在動物分類上隸屬於哺乳綱,嚙齒目,加目科,海狸鼠屬。産于南美洲的阿根廷,是一種皮肉兼用的草食性毛皮動物。現在養殖海狸鼠的問題關鍵是沒有人去進行深加工。從現在來講,全國也沒有一個大的加工廠。在目前沒有深加工的情況下,海狸鼠的養殖價值不高。炒到一定飽和的時候就沒人要了。據了解,對海狸鼠皮,國內國際市場需求都不大。海狸鼠肉主要是飯店用,但量也非常小。農民大量養殖海狸鼠肯定是有風險的。我認為要搞正確引導,找企業深加工。炒種肯定要失敗。(香紅李宇飛 楊博)

    《南方週末》 2001年8月11日

    

    



相關新聞


反思深圳特大詐騙案:為何連騙21個城市都得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