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十五”期間我國科技發展重點任務明確

    在今天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招待會上,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表示,在“十五”計劃期間,科技工作將按照促進産業技術升級和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兩個層面來進行戰略部署,在這方面有八項重點發展任務。

    第一,加強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戰略高技術的研究。在資訊、生物和現代農業、新材料、先進製造和自動化、資源環境、能源等高技術領域,集中力量,取得突破。 第二,以農産品的深加工為龍頭,帶動農業結構的升級。重點實施農産品深加工、節水農業、優質高産高效農作物的新品種培育、動植物重大的病蟲害防治、農業資訊化、農藥創制、高效畜牧業、生態農業、高效設施農業技術等重大項目。 第三,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提升傳統産業的技術水準。積極利用國際産業調整與轉移的機會,大力發展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用高新技術提升能源、材料、交通、輕紡等基礎工業的技術水準和産品的競爭能力。第四,以可持續發展為著眼點,為人口、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第五,穩定持久地加強基礎研究。基礎研究一方面要鼓勵科學家的自由探索,另外也要圍繞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選擇重要的領域進行重點的支援。第六,努力提高西部地區的科技能力。依照“科技先行”的思路,加強西部地區的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重視西部地區人才的培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科技支撐;積極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大力發展高新技術,開發西部地區的特色資源。 第七,加強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的建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人力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建立人才激勵、合作競爭的有效機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動的法律法規體系,鼓勵科技人員創業創新。第八,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優化科技力量佈局,合理配置科技創新資源,加強科技創新機構的建設。

    “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工作將按照“十五”國家科技發展重點專項規劃的總體部署,堅持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從國民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出發,圍繞經濟結構調整,以促進産業技術升級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主攻方向,通過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的突破、引進技術的創新、高新技術的應用及産業化,為産業結構調整、社會可持續發展及人民生活品質提高提供技術支撐。

    在今天的記者招待會上,徐部長還表示,要對現有的科研院所的運作體制和機制進行大力度的改革。

    他説,首先是應用開發類研究所向企業化轉制。許部長解釋説,從1999年開始,國家經貿委所屬的10個國家局,242個研究所,已經完成了向企業化的轉。通過一年多時間的運作,成效非常顯著,這些研究院所面向市場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不少院所通過實行股份制改造,有一些院所已經進入股票上市,籌募了大量的資金,為這些企業增添了活力,同時這些企業的科學研究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科技人員的待遇有了明顯的改善,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

    其次,對社會公益性研究所改革,對有能力面向市場的研究所,要向企業化轉制,進一步提高面向市場的能力;對於向社會提供服務而不能得到相應回報的研究所,國家將在調整結構、轉變機制、分流人員的基礎上,加大對它的支援力度。

    令人欣喜的是,中國科學院的知識創新工程和重點院校在基礎研究方面的建設,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國家的投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目前,這些研究院所的改革態勢很好。

    他提出,要重視把科技和經濟連接起來的各類仲介機構的建設,加強企業孵化器的的建設。此外,圍繞風險投資有關的評估機構、會計機構、法律事務機構、專利機構的建設,也是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

    徐部長表示,“十五”期間建設一個完整的國家創新體系是一項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希望通過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在“十五”期間能夠更快地推動科技和經濟的結合,推動我們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提高。

    

    中國網2001年4月24日

    



相關新聞


科技攻關:在經濟主戰場上闖關奪隘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