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奔赴”極地!來看自然資源部定點幫扶縣學生們的精彩一夏

2024年的夏天是什麼滋味?

對於參加南北極夏令營的同學們來説,他們度過了一個熱辣滾燙加冰天雪地的夏天,也在回憶裏留下了一個終生難忘的夏天。

7月21日至28日,來自自然資源部定點幫扶縣——黑龍江海倫,江西贛縣、于都、寧都、興國,海南瓊中和西藏察隅的48名師生相聚上海,在為期8天的南北極學生夏令營之旅中,近距離探尋極地奧秘,不斷探索生命之極、自然之極。

image.png

同學們在“雪龍”號前合影

 

認識世界之極

極地,世界之極,夢想之地。

同學們入營的第一站便是征戰南極的“雪龍”號。夏令營期間,他們全程住在船上,真切感受關於極地的一切。

“南北極是地球上最具神秘色彩和科學研究價值的區域,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生態系統,更是氣候變化的前沿科研陣地。”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黨委書記孫波希望夏令營可以讓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地球兩極的極端環境和壯麗景色,深入了解極地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在實踐中培養科學探索的興趣。

今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週年。40年來,我國極地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一代代極地工作者堅韌不拔、拼搏奉獻、嚴謹求實、辛勤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40年來,中國極地科考隊伍在冰雪覆蓋的極地大陸上,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讚歌。從長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崑崙站和秦嶺站,再到北極的黃河站和中—冰聯合科考站,這些科考站的建立不僅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極地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基地,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極地科考的實力。

參加夏令營的同學們來自自然資源部定點幫扶地區。自然資源部鄉村振興辦主任易樹柏表示,夏令營是激活脫貧地區內生動力、增強脫貧群眾志氣的一項幫扶活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僅靠外部幫扶是不夠的,必須激發脫貧群眾依靠自身力量發展的志氣、底氣。南北極夏令營發掘自然資源部特色資源,推動資源要素精準匹配,創新幫扶方式,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從小播下自然科學素養的種子,秉持“愛國、求實、創新、拼搏”的南極精神,激發拼搏奮鬥的內生動力,熱愛學習、勵志成才,更好地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在夏令營期間,同學們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參觀了極地科普館,學習了南北極地理、氣候、資源、生物等知識,了解了人類考察極地的歷史和我國南北極考察進程。在與南極中山站越冬科考隊員們的視頻連線中,同學們踴躍提問,科考隊員們耐心回答。科考隊員們勇往直前的決心、不畏嚴寒的意志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激勵著每一位參加夏令營的同學。

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創始院長周朦曾在“雪龍”號上遭遇撞冰山的情況,他向同學們講述了他和隊員們用丁字鎬、鐵鏟等破冰刨冰,將堆積在船頭的約400立方米冰塊送回大洋的故事。周朦勉勵參加夏令營的同學們“對生活和世界充滿好奇心,好好學本領,將來建設一個美好的世界。”

image.png

同學們在極地科普館參觀學習

 

勇攀人生之極

第一次獨立出門、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看到與家鄉大不相同的世界……在南北極學生夏令營,這些來自大江南北的青少年收穫了許多的人生“第一次”,也對人生和未來有了更多的暢想。

次旦拉姆是西藏察隅縣中學的一名初一學生,這是她第一次來到上海。“上海太繁華了,我的家鄉並沒有這麼多的燈光和這麼多的高樓大廈。”次旦拉姆感受到了差距和不同,在心裏種下了好好學習的種子。“等我長大了,希望能走出西藏,到全國各地去看看。”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情係脫貧地區,主動擔當作為,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幫扶工作,精準對接幫扶需求,每年在用地保障、生態修復、地質找礦、地災防治、實景三維建設等方面推出“訂單式”支援政策,助力部定點幫扶縣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需要發揮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重要作用。我們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斷拓展幫扶領域、健全幫扶機制、優化幫扶方式,在‘拓展’和‘銜接’上持續用力,不斷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幫扶實效不斷提升。”自然資源部鄉村振興辦相關負責人説。

image.png

同學們在中國商飛公司了解航太知識

 

南北極夏令營就是自然資源部深化教育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品牌活動之一。此次夏令營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自然資源部鄉村振興辦共同主辦,主題為“探秘極地新旅程,繪就振興新圖景”。夏令營旨在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內生動力,每期選拔30~4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參加,目前已成功舉辦5期,共約200名師生參加,受到了幫扶縣師生的熱烈歡迎。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鄉村振興辦發揮教育在鄉村振興中基礎性、先導性作用,以深化教育幫扶激活鄉村振興新希望,讓涓涓細流潤物無聲、教育幫扶築夢未來。自然資源部鄉村振興辦投入幫扶資金275萬元,在定點幫扶縣設立獎學金,惠及1000余名學生;協調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等部系統單位,向定點幫扶縣中小學和困難學生捐贈40余萬元以及圖書、教學用品;連續多年支援瓊中女足隊員更新訓練裝備,改善訓練條件,瓊中女足已成為海南的一張名片;對接資源凝聚合力,協調社會公益機構投入資金150萬元,在江西贛州贛縣區援建圖書墻、圖書角、機器人教室等,為當地提供優質教育資源;聯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開展關愛江西留守兒童活動;協調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在定點幫扶縣建立海洋圖書館,開展多種形式的海洋科普教育。

扶志扶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長高平特別為同學們準備了李四光編寫的《天文·地質·古生物》。高平説,今年是李四光先生誕辰135週年。李四光先生出生在湖北的一個貧困農村,從小經歷了很多苦難,立志學成報國。她號召大家學習李四光先生,立報國之志,把此次夏令營當作打開探索科學知識的窗口,通過學習地質學,了解海洋陸地變遷,用地質科學的思維創建更美好的家園。同時,弘揚李四光矢志不移的愛國情懷、求真務實的科學品格、強烈執著的創新意識、誨人不倦的師表風範和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通過學習科學知識,找到自己的未來發展之路,更好地報效國家。

“夏日驕陽如同我們的熱情,我們每位同學都懷著一顆火熱的心來參加南北極夏令營。”來自海南瓊中縣中平學校的黎族學生吳多龍説,回去後他要更加努力學習,為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來自江西贛州贛縣區五雲中學的帶隊老師劉琳十分感謝自然資源部給老師和同學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機會。在參觀學習中她為祖國的成就感到自豪,也深感差距。“國家對我們的幫扶力度很大,國家都沒有放棄我們,我們自己更不能放棄自己。希望每個孩子回去之後都能好好學習,回報每一個幫助過他們的人。”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選拔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參與夏令營的組織和保障工作,他們與同學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此次夏令營營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團委副書記董恒看著孩子們,回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我和同學們一樣也來自小地方,通過自己的奮鬥,在上海這座大城市紮下了根。”他希望同學們可以通過夏令營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方向,不斷探索人生的極限,攀登人生的高峰。

 

探索自然之極

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海洋水族館、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天文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夏令營為同學們精心設置了不同領域的參觀學習內容。

在中共一大紀念館,來自江西興國縣第七中學的王朝陽有感而發:“每一段文字、每一座雕像都仿佛在訴説著過往的傳奇故事。”他深切地感受到,那些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奮鬥的先烈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承受了巨大的犧牲。正是他們的付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上海海洋水族館,同學們參加了海洋課堂的學習,親手拼制企鵝模型,並走訪了館內28個大型主題生物展示區。亞洲、南美洲(亞馬遜)、澳大利亞、非洲、冷水、極地、海水、大洋深處這八大水族館,讓孩子們通過水的世界跨越五大洲,在學習海洋知識的同時,進一步了解了我們生活的世界。

image.png

同學們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了解極地知識

 

“走在步道上,被各種動植物‘包圍’,心裏滿滿都是對自然的敬畏感和歸屬感。”來自黑龍江海倫倫河鎮的孫慧媛對上海自然博物館印象深刻,“學習科學發現的過程,思考未來科學的走向,科學追求是沒有止境的。”

上海天文館的“暗淡藍點”令江西贛州贛縣區初一學生金政韜十分難忘。“我們人類是多麼渺小,黑色照片中那個暗淡的小藍點就是我們居住的地球。此時此刻有80億人生活在這裡,生活在宇宙中的一粒塵埃上。”在上海天文館,同學們開啟了一場從認識宇宙、探索宇宙到認識自我、暢想未來的科學旅程。在“家園”展區,同學們追問:我們究竟身處哪?在“宇宙”展區,同學們好奇:我們從哪來?在“征程”展區,高倣真嫦娥五號、祝融號以及天和號核心艙令同學們深深讚嘆祖國的強大,也開始暢想:我們將往哪去?

從開始的忐忑到後來的興奮,從羞澀不語到積極發問,同學們在上海的城市體驗中慢慢適應、逐步成長。有同學在日記裏寫道:“這是我們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海洋生物,第一次感受到大都市的生活這麼豐富多彩……我回去以後一定好好學習,去探尋更多的未知世界,為祖國和家鄉的發展作貢獻。”

在最炎熱的夏日,自然資源部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種子,希望他們承載著光榮與夢想,向著未來、向著大山大河、向著碧海星辰進發……(田心 李玉勝 馬聆蕭)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