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的內外陳設佈置是其園林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陳設佈置的內容、品位直接反映著園林的類型、功能及其主人的嗜好、素養和地位。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於今天的現代人來説,古典園林的內外陳設都已成為了珍貴的園藏文物。
湖光山色
長廊
提起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園林頤和園(前身為清漪園),可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清波瀲艷的湖光佳景、金碧輝煌的樓閣廳臺、花木扶疏的松蔭柳徑,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傾力興建的最後一座大型宮苑,頤和園繼承了我國歷代皇家園林的傳統,又大量汲取江南私家園林的造園藝術菁華,在掇山理水、建築佈局、植物配置及借景效果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成就,就連一向長于鑒賞的乾隆皇帝徜徉于萬壽山昆明湖之間,也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的詩句。
柳橋
十七孔橋
或許頤和園風物太過美侖美奐和奪人神魄了,以至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園藏文物的價值多少受到些許遮掩。頤和園園藏文物的絕代風華似乎還未為世人明瞭。頤和園園藏文物,在有清一代被稱為“陳設”。
白玉鹿
青花雲龍紋壺
與頤和園的滄桑命運相依伴,園藏文物也閱盡世變,其增減損益正可折射近代中國的興衰歷程。清漪園時期,清王朝國勢鼎盛,國庫充裕,乾隆皇帝又精於鑒賞,對文玩多有蒐羅,商周之銅器、唐宋元明之瓷玉及書畫在所不少,加之專門製作和臣子進貢,當時著錄的陳設多達四萬餘件,清廷內務府專門設立《陳設清冊》,建檔管理。
鴉片戰爭後,由於清朝國力轉衰,清漪園陳設有所裁撤。光緒十二年,清廷開始重建清漪園,兩年後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歸政光緒後的“頤養沖和”之所。當時頤和園文物陳設的來源主要有三:由宮苑各處調來:借舉辦慈禧萬壽慶典專門製造;王公大臣敬獻慈禧的壽禮。頤和園文物陳設又極一時之盛,是為現今園藏文物之基礎。
銅胎畫琺瑯纏枝番蓮蝠紋瓜楞捧盒
火車頭式風雨寒暑表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頤和園文物得到了較為妥善的保護。目前,頤和園園藏文物計有四萬餘件,品類涉及銅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書畫、古籍、琺瑯、鐘錶、竹器、樂器、根雕、雜項等,幾乎涵蓋了中國傳世文物的所有門類,並有不少外國文物;從價值上看,國家級文物有二萬餘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犧尊、緙絲長軸佛像圖等國寶級珍品。
知春亭
頤和園的冬天
頤和園主景區由萬壽山、昆明湖組成,全園佔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産區面積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約佔四分之三。園內現存各式宮殿、園林古建7萬平方米,並以珍貴的文物藏品聞名於世,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前身為清漪園,始建於清朝乾隆十五年,咸豐十年被英法聯軍燒燬。光緒十二年,清廷挪用海軍經費等款項開始重建,並於兩年後取用今名,作為慈禧太后的頤養之所。1900年又遭八國聯軍破壞,1902年修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幾經修繕,頤和園陸續復建了四大部洲、蘇州街、景明樓、澹寧堂、頤和園博物館、耕織圖等重要景區。
諧趣園
聽鸝館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既有皇家園林恢弘富麗的氣勢,又充滿了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中國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頤和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並予以如下評價:北京的頤和園是對中國風景園林造園藝術的一種傑出的展現,將人造景觀與大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頤和園是中國的造園思想和實踐的集中體現,而這種思想和實踐對整個東方園林藝術文化形式的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以頤和園為代表的中國皇家園林是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徵。
來源:頤和園官方網站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