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大寧,1944年農曆9月11日生於天津,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名譽院長、首席專家,長征醫院著名的中醫腎病專家。2014年其被評為中國國醫大師。
張大寧擅長診治各種腎臟疾病,如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腎病等,有著顯著的療效,其臨床療效遙遙處於國內外的領先水準,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享有盛名。1993年,他用海外捐款,建立了“張大寧傳統醫學基金會”。
【主要經歷】
張大寧教授1966年畢業于天津中醫學院(現天津中醫藥大學),國醫大師、中央文史館館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現任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名譽院長、首席專家,天津市中醫腎病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導、博士後導師,國家級名老中醫,中醫腎病學國家授銜專家,首批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國家衛生和健康委員會公共政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改革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主要作品】
張大寧著述及論文頗豐,除出版了我國第一部中醫腎病學專著《實用中醫腎病學》和《中醫腎病學大辭典》外,其他如《中醫補腎活血法研究》、《補腎活血法與腎臟疾病》、《古今腎病醫案精華》、《張大寧醫學論文集》、《中醫基礎學》、《常用中成藥》等十余部學術專著,及發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的百餘篇論文,都在中西醫學術界産生重要影響,其中有些著作被國外翻譯成外文並在國外出版發行。
張大寧教授是中醫腎病學奠基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即科學、嚴謹地規範了“中醫腎病”的概念、範圍及常見病症辨證論治的基本規律,從而使“中醫腎病學”從中醫內科學中科學的分離出來,形成一門系統完整的中醫臨床學科。
他提出“心-腎軸心繫統學説”、“腎虛血瘀論與補腎活血法”、“腎為人體生命之本-腎本學説”等理論,已被中醫學術界所公認。擅長病種: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腎病、泌尿係感染等,他研製的“新腎康寧膠囊”、“糖腎康膠囊”、“腎衰排毒膠囊”、“補腎止血膠囊”等二十余種製劑,廣受海內外腎病患者讚譽。先後完成國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課題多項,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等十余項,同時主編了我國第一部《實用中醫腎病學》和《中醫腎病學大辭典》等學術著作十余部,論文百餘篇,在中西醫學術界産生了重要影響。因為張大寧的卓越成就,“國際天文聯合會”把中國科學院發現的8311號小行星命名為“張大寧星”,這不僅是中國,而且是世界上第一顆以醫學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同時,張大寧星也被列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張大寧教授身上不乏榮譽的光芒,可他並沒有因此停下前進的腳步,他畢生勤求古訓,融會新知,博極醫源,格物明理。致力於推廣中醫藥精髓,鋪就了一條“大醫精誠”之路。
【學術思想】
張大寧教授從事中醫腎病專業的醫、教、研工作50餘年,主編了我國第一部《實用中醫腎病學》和《中醫腎病學大辭典》,科學嚴謹地規範了“中醫腎病”的概念、範圍及辨證論治的基本規律,並提出了“腎為人體生命之本-腎本學説”、“腎虛血瘀論與補腎活血法”和“心-腎軸心繫統學説”的理論,被譽為中醫腎病學的奠基人。其理論不僅在治療腎臟疾病中取得很好的療效,同時在其他慢性病、老年病等疾病也效果頗佳獲得國內外同行的認可。
張大寧教授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不同的致病因子所導致的不同疾病,發展到某一階段,都會出現相同的病理改變,即“腎虛血瘀”。“腎虛”與“血瘀”幾千年來一直作為獨立的病因病機指導著中醫臨床,始終未能將“腎虛”與“血瘀”完整、有機地統一起來。
張大寧教授認為臨床上出現的腎虛與血瘀不是孤立存在的,腎虛必兼血瘀。腎虛是本,血瘀是標;腎虛為因,血瘀為果。反過來血瘀又構成新的致病因素,從多方面加重腎虛的程度,形成惡性迴圈,而産生各類疾病。而腎虛血瘀作為一種病理改變是産生多種疾病的根本病理基礎,是疾病的非特異性表現,是疾病的共性。因此就形成了“腎虛血瘀論”。腎虛血瘀是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發生的根本病理機制:腎虛血瘀是氣血功能失調的結果,中醫氣血關係的理論又為解釋腎虛血瘀的機理提供了依據;腎虛血瘀是人體衰老的生理特性及病理基礎,“虛-瘀-衰老”將是人體衰老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腎虛血瘀是“久病及腎”和“久病多瘀”的結果,也就是説腎虛血瘀是各類慢性病的共同的病理學基礎。
補腎活血法是建立在“腎虛血瘀論”基礎上,針對“腎虛血瘀論”的病理機制提出的治療大法,針對疾病的非特異性治療的一種治療方法。臨床研究發現,該方法對不同種疾病都有著很好的療效。在“補腎活血法”基礎上,通過調查,發現不同疾病及病症中,都存在“腎虛血瘀”的共性。而且隨病程延長、病情加重、年齡增長和腑氣不同,“濁毒內蘊”也成為普遍存在的病理基礎。因此張大寧教授提出了“補腎活血通腑排毒三合一”的新概念。“補腎-活血-排毒”的思路貫穿于各類腎病治療的始終。
【思想境界】
作為一名中醫大夫,“必須把醫德擺在最高的位置”,這是張大寧教授經常對學生講的話,用精湛的業務水準和厚道的做人典範,踐行何謂“大醫之德”。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大醫精誠》中的“大醫”指大大夫、大專家、大師,是每個大夫終生追求的目標,如何成為大醫,需“精誠”兩點。“精”是醫術要精,“誠”是心術要誠。換句話説,醫德要好,心術要誠,醫術要精,技術要好,又能治病,又有與人為善、有大慈大悲的心態,德藝雙馨方可為“大醫”,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好的大夫,兩者都很重要的、缺一不可。張大寧表示,“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求救者,無問其富貴貧賤,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
來源:天津市衛健委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