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築群,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位於正陽門外東側。壇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四週環築壇墻兩道,把全壇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總面積273公頃,主要建築集中于內壇。
內壇分為南北兩部。北為“祈谷壇”,用於孟春祈禱豐年,中心建築是祈年殿。南為“圜丘壇”,專門用於“冬至”祭天,中心建築是一巨大的圓形石臺,名“圜丘”。兩壇之間以一長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橋相連,共同形成一條南北長1200米的天壇建築軸線,兩側為大面積古柏林。
西天門內南側建有“齋宮”,是祀前皇帝齋戒的居所。西部外壇設有“神樂署”,掌管祭祀樂舞的教習和演奏。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無梁殿、長廊、雙環萬壽亭等。
北京天壇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又經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築宏偉壯麗,環境莊嚴肅穆。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天壇的文物古跡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保護和維修。曆盡滄桑的天壇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宏偉的建築風格,成為東方古老文明的寫照。
天壇集明、清建築技藝之大成,是中國古建珍品。1961年,國務院公佈天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産”。2007年5月8日,天壇公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祈年殿: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為一矩形大殿,用於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為三重檐圓殿,殿頂覆蓋上青、中黃、下綠三色琉璃,寓意天、地、萬物,並更名為“大享殿”。
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為統一的藍瓦金頂,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專用建築。
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徑24.2米,內部開間還分別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
皇穹宇:建於嘉靖九年(1530)。初為重檐圓形建築,是圜丘壇天庫的正殿。用於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位的殿宇。嘉靖十七年(1538)改名為“皇穹宇”。乾隆十七年(1752)改建為今式。
皇穹宇殿高19.5米,直徑15.6米,木拱結構,嚴謹、精緻,上覆藍瓦金頂,精巧而莊重。殿內天花藻井為青綠基調的金龍藻井,中心為大金團龍圖案,是古代建築傑作。
圜丘:建於嘉靖九年(1530)。每年冬至在臺上舉行“祀天大典”,俗稱祭天臺。初為一藍琉璃圓臺,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同時變藍琉璃為漢白玉石欄板,艾葉青石臺面。
圜丘的石階、各層臺面石和石欄板的數量,均採用“九”和“九”的倍數,以應“九重天”。通過對“九”的反覆運用,以強調天的至高無上地位。
齋宮: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是皇帝齋戒專用宮室。祀前皇帝需提前三天到齋宮齋戒,要求不茹葷、不飲酒、不聽音樂、不入內寢、不理刑名、不問疾弔喪,清正潔身,以示敬誠。
齋宮位於祈谷壇西南隅,朝向取東,瓦用綠色表達了帝王向天稱臣、莊敬恭謙之意。
天壇齋宮,平面正方形,面積近4萬平方米。宮內建有無梁殿、寢殿、銅人石亭、鐘樓、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禮儀、居住、服務、警衛專用建築。齋宮佈局嚴謹,環境典雅,以宮墻兩重、禦溝兩道環護。
丹陛橋:丹陛橋長360米,是連通圜丘壇和祈谷壇的一條高出地面4米的大道。大道中部下有東西向券洞通道,故名橋。橋面寬30米,中間石板大路為“神路”,供天帝專用;東側磚砌路面稱“禦路”供皇帝專用,陪祀王公大臣只能在西側的“王路”上行走,上下進退等級分明。丹陛橋北高南低,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臨天庭。
天心石:圜丘的上層臺面四週環砌九圈臺面石,中心圓形石板稱“天心石”。其外環砌石板九塊,再外一圈為十八塊石板,以後依次遞增九塊,直至“九九”八十一塊,寓意“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説話,聲音特別渾厚、洪亮。
七星石:嘉靖年間,于大享殿東南放置巨形鎮石七塊,上刻山形紋,訛傳係隕石,實為寓意泰山七峰。滿族入主中原後為表明滿族亦華夏一員,乾隆皇帝詔令于東北方向增設一石,有華夏一家、江山一統之意。
雙環萬壽亭:雙環萬壽亭是由一對重檐圓亭套合而成,結構奇特嚴謹,造型端莊勻稱,屋面覆孔雀藍琉璃瓦,色彩明快,國內古建僅存一例。傳為乾隆六年(1741),乾隆皇帝弘歷為其母祝賀五十大壽所建。平面形狀寓意一對壽桃,亭前臺階形若兩個桃尖,取意“和合、吉祥、長壽”之意。該亭于1975年遷建於此。
燎爐:是用於焚化供品的鐵爐,這裡的八座燎爐分別焚化配位即清朝前八代皇帝神位前所陳放的供品。
來源:天壇公園官方網站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