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兩山”理念湖州論壇 > 正文

研習“兩山”理念 謀劃綠色發展——首屆“兩山”理念湖州論壇綜述

(三)“綠色低碳共富”當前發展和未來謀劃的五個點位


一是推進綠色農業、綠色農村、以及保障青山綠水多種功能發揮的産權制度建設。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傑,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他説:最近出版的習近平同志《論“三農”工作》,這些重要論述為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綠色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與基本路徑和制度安排。堅持農業綠色發展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業綠色發展的博大情懷、鮮明立場、科學態度和系統方法。在此基礎上,他從貫徹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貫徹實施山水田林湖草沙一體化保護治理,貫徹實施保障好初級産品供給重大戰略,貫徹實施大食物觀,貫徹實施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貫徹實施推進農業和農村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重大舉措,等六個方面,闡述了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問題。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傑做線上報告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遠教授,梳理了我國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的理念、行動與進展,認為: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基本方略中,其中一個就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戰,建設現代化強國中專門加了一個詞“美麗”。在這樣一些思想指引下,出臺了一些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文件,包括推動建立農業綠色生産方式、推動形成農村綠色生活方式、統籌山水林天湖草系統治理、加強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健全農業農村生態文明制度等多個方面,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和治理的進步。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遠教授做主旨報告


農村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趙鯤司長提出,要發揮青山綠水多種功能,要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他認為:放活農村産權要兼顧多方面的目標,激活農村青山綠水需要完成不同功能,比如青山綠水的水土涵養和生態環境保障功能、資源要素功能、財産功能等。他強調,完善産權關係就是完善連接人與自然的紐帶。


農村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趙鯤司長


中央農辦秘書局吳曉佳副局長提到:面向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們許多工作任務仍然處於謀劃和研究階段,“兩山”智庫聯盟成立,為培養未來人才、為相關研究提供了一個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説,今天湖州論壇是非常有意義的;另一個觀察點是,不管生態環保領域、還是農業農村生産領域,都是多元化主體進入越來越多的領域,包括企業、社會組織、基層黨組織,他們和約、市場等各種不同方式聯合在一起,由經濟關係為載體演進出責任權利義務關係,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她希望湖州師範學院“兩山”理念研究院,及時將論壇成果轉化為政府決策、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的有用參考。中農辦、農業農村部諮詢專家、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原副廳長趙興泉提出,研究和踐行“兩山”理念,必須堅持底線思維、發展思維、轉化思維、共用思維,用創新制度推進“兩山”促“兩化”,一個機制就是生態價值轉換機制,必須確立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的轉化路徑;第二個機制生態轉換價值共用的實現機制。

二是經濟學家和“三農”專家學者關於鄉村體系、城鄉轉型和共同富裕新認識和新觀點。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教授,梳理了鄉村系統與城鄉轉型的關聯,認為:中國鄉村正在經歷千年之變,鄉村整體進步與困局同時並存,有許多值得研究的新情況新問題,比如:農業的工業化問題,農業的競爭力核心問題,農業份額降到10%以下以後發展模式問題等,都需要重新思考。生態環境資源部規劃院中心主任孫寧《“兩山”理念下的EOD模式》,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林震教授《生態振興與共富之路》等演進,倡議把生態振興納入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之中。清華大學研究員盧風教授闡述了《綠色增長與非物質經濟》的邏輯關係和發展路徑。北京會計學院教授、中國化學建設首席經學家鄭洪濤的《“兩山”理念與綠色經濟的模型和機制》,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研究重心中山大學基地研究員劉偉的《共同富裕的中國方案》都有新的觀點。蘭州大學綠色金融研究院張振華研究員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能源消費實驗研究》的結論是:“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可以顯著降低城市能源消費,這種影響效應具有長期性和空間溢出性。”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教授做主旨報告


三是區域性發展戰略、策略和經驗研究。自然資源部海洋局陳尚研究員的《陸海統籌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框架探討》,中國地質大學區域經濟與投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鄧宏兵教授的《長江流域高品質發展從源頭開始》,浙江大學公管學院張躍華教授《莫幹山地區竹改林行為模式》,上海市生態環境治理政策模擬與評估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朱俊研究員的《從區域生態資源健康評估到區域生態經濟健康發展》,山東黃河流域生態産品機制實現研究中心主任張林波教授的《推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打造綠色經濟引擎》,喀什大學南疆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健教授團隊的《生態文明視角下新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測度分析》,貴州銅仁學院經管學院教授王友雲的《非正式制度助推鄉村振興》,都是本屆論壇關於區域發展的案例研究成果,涉及到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新疆、貴州等不同地理區域的發展和治理問題,案例和經驗都異常豐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徵文中貴州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貴州綠色發展戰略高端智庫胡劍波教授團隊,共有3篇論文入選,包括《異質性環境規制、空間溢出效應與經濟綠色發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降低碳排放強度了嗎——基於PSM-DID和SDM模型的實證分析》、《碳排放交易政策提高低碳貿易競爭力了嗎——基於雙重差分法的實證研究》。三篇論文都建立在實驗、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展現了一個學者帶領的學術團隊科學嚴謹的學風,值得點讚,值得敬佩!

四是行業組織發展和綠色低碳産業政策的經驗和未來。專家、學者、企業家、基層組織代表同臺研討,是本次論壇一個重要特色。中華環保聯合會副秘書長李瑞東的《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有序推進社會組織發展》,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副院長王恒的《“兩山”理念下的四川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模式》,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張曉東的《衛星遙感+GEP協同構建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天能控股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張敖根的《合理推進鄉村的新川探索》,甘南尕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李娟副董事長《全産業鏈模式帶動青藏高原牧業改革》,文旅部海外文化設施管理中心主任許立勇研究員提出了“文旅農康”的優化案例和方案等,這些都是企業界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推進城鄉共同富裕的好做法、好經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樊志民教授在點評中倡議,農業農村的綠色發展理念,能不能和優秀傳統農業一些傳統結合起來,弘揚我們的老祖宗發展農業、發展農村、富裕農民等方面的智慧。中國社科院當代所鄭有貴教授在點評中指出“討論鄉村振興這個題,要回顧一下歷史,比如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對鄉村振興究竟發揮了怎樣的巨大貢獻。他認為,本屆論壇上企業家和典型村莊的案例報告,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

五是本論壇徵文顯示,越來越多的青年學者投身於“綠色·低碳·共富”研究領域。本屆論壇入選優秀獲獎的19篇論文入中,除前面提到的以外,還有:中共江西省委黨校溫焜教授的《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內涵特徵與動力機制》;大別山幹部學院瞿萍副教授等的《“兩山”理念帶領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突圍之路”》;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張玲玲的《論“碳合規”管理的行政監管》,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畢文泰博士、吉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梁遠合作的《農業碳匯交易與糧食主産區利益補償:運作邏輯與推進策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楊毅然博士研究生的《鄉村振興視域下鄉風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劉騰的《“生態鄉村”的路徑與實現機制》;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李敏的《“兩山”道路與實現共同富裕的理論構建及價值統一路徑》等。(王景新 沈琪霞)

(作者申明:本文所轉述的領導、專家、學者的觀點,源於會議論文、PPT、速記等,其觀點未經原作者審定,文責由本《綜述》作者自負。)

<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