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TATA木門的企業文化

時間:2022-02-16 15:37:40 來源 : 中國網家居 作者 : 紀海晨

社會學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數字,叫做“頓巴數”,是由英國人類學教授羅賓·頓巴研究發現的。它的含義是,一個現代智人能夠同時維持的穩定有效的社交聯繫人數。研究發現這個數字平均是在150左右,它受限於人類大腦的結構。

當一家公司的規模超過150人之後,最高管理者的影響力就不可能直接遍及所有人了。這是因為他已經不能與企業中所有人維持穩定有效的社交關係了。而企業的內部流程不可能規定所有事情的處理方式,就算規定了所有的事,也決沒有任何績效體系能夠使得所有的規定都得到有效執行。所以必然會有一些事情的決策,要依賴於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制定,是要用先進的文化指引員工的心靈,用規範的制度約束員工的行為。一個有著優秀企業文化與制度的企業,也會擁有一支素質良好的員工隊伍。

精心營造的健康的、優秀的、統一的文化是一種激勵人心的無形力量,可以讓廣大幹部員工義無反顧地向著高遠的理想邁進,讓員工鮮明地知道企業的發展思路,明確企業成長跟自己的關係,讓大家在企業中獲得自豪感和幸福感。

2月15日,TATA木門舉辦的首場企業文化發佈會圓滿結束,此次發佈會將TATA木門原有的企業文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更新與升級,是TATA木門持續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

TATA木門董事長縱瑞原

TATA木門文化手冊

和很多企業不同,TATA木門的核心價值觀是員工第一,全國TATA一家人。正如董事長縱瑞原所講,企業文化是戰略,是一種精神力量,員工第一,全國TATA一家人的核心價值觀,是TATA最為寶貴的無形資産。“一個企業文化的形成,首先是看這個團隊的理想,由這個理想轉化為我們的價值觀就是態度,對人的態度、對錢的態度、對事兒的態度、對社會的態度,對所有事情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企業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態度下形成了我們工作的行為和生活的行為。”創始人吳晨曦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亦如是。

TATA木門創始人吳晨曦

TATA木門對待員工的態度就是做人做事的態度。基於此,TATA木門發佈了十五條員工行為準則,具體如下:

1.人才第一,讓員工收穫成長

2.多讀書,做終身學習TATA人

3.不推諉,不敷衍,不拖延

4.善用創新方法,打破固化思維

5.不做明知道錯誤的事

6.做陽光健康的TATA人

7.以工作結果為標準,不講藉口

8.不以官威壓人,要講權威服人

9.工作有標準,執行有依據

10.坦誠才是最有效的溝通

11.讓事實捍衛你的觀點

12.簡單可依賴的同事關係

13.品質是持續領先的砝碼

14.用心做超出顧客預期的服務

15.換上客戶的腦袋去思考

TATA木門總經理侯承梁在發佈會上也分享了自己對於企業文化的理解與實際工作生活中的感觸,他説道:“企業是由個體構成的,它由這些人創造、決定,只有一個企業不斷産生不斷學習的人、超越創新的人、獨立思考的人、知道工作中即是存在不完美也不遺餘力的人,我們才能説我們為這個企業而驕傲,當一個企業尊重這樣的頭腦與靈魂,才能説我們擁有更好的明天”!

TATA木門總經理侯承梁

據悉,新版《TATA木門文化手冊》編撰歷時45天時間,近5萬字的內容,歷經12次修改,9次審稿校訂……《TATA木門文化手冊》凝聚了全體TATA人的智慧、思想和希望,全面展示了TATA木門企業文化的建設成果,是TATA木門公司發展歷史與文化的凝煉和昇華,是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是公司對外的“文化形象大使”,也是全體員工共同信守與踐行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

文化決定戰略

地球上曾有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只有中國保存到現在?正是因為有了儒家思想、道家文化、佛教的傳承……無論遇到多大的災難,中華民族總能憑藉文化韌性渡過難關重新崛起。同樣的,TATA木門成立23年,這期間肯定不是一帆風順,腳踏實地的堅持長期主義,讓TATA渡過一年又一年,步履堅定。

文化雖然是個看不到摸不到的東西,但其影響卻深遠至極。華為的狼性文化,不只是內部管理嚴格,領導人也時刻充滿危機感;阿裏的價值觀,政委體系很多企業紛紛效倣;騰訊的産品文化,百度的以結果為導向等等,各有特色。有了思想才會産生觸動,有了觸動才會成為一種行為,長久的行為就是一種習慣,很多很多的習慣才會有一點點的文化。

從新版的《TATA木門文化手冊》中不難看出,TATA木門的長期主義和戰略目標非常清晰,其企業文化的積澱和傳承,多年來在修正中踐行。正如一位管理學大師所講,一個偉大企業的生存目的不光是獲得自身的價值增長,更高層次的是追求員工價值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

在企業文化的制定上,TATA木門一如既往的領先於行業理念,而且始終言出必行,企業的成功離不開每個人的辛勤付出,精益經營的企業要求文化既要重視人,也要重視市場,是雙強文化模式。在這一點上,TATA木門無疑做到了。(文/中國網家居紀海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