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黃河鱽魚回歸“百魚之鄉”

發佈時間:2020-07-23 13:32:25

“黃河鱽魚重現黃河口!”這個消息一露面就引發廣泛關注,甚至成為網路熱搜詞。時隔20多年,它的出現證明了黃河口生態環境的改善。“百魚之鄉”往昔漁業的輝煌,又涌上黃河口人的心頭。

近日,黃河水利委員會工作人員在對利津至西河口河段魚類生物多樣性調查過程中,發現一條成年黃河鱽魚。這是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首次發現黃河鱽魚活體。

黃河鱽魚背厚腹薄,體型似單面尖刀,故又稱刀魚,是一種洄遊魚類,主要生長于黃河下游。20世紀60年代時,黃河鱽魚並不稀有,甚至是著名的外貿出口産品,年産量能達到百萬斤以上,豐産時有二三百萬斤之多。

捕鱽魚曾是山東沿黃漁民的一件樂事。一到農曆三月中旬,成群結隊的鱽魚,陸續由黃河入海口處遊進黃河。隨後,它們逆流而上,經東營、濱州、淄博、濟南等地,遊到東平湖産卵、孵化。等卵孵化為幼魚後,又順著黃河回到入海口,在渤海裏生長、越冬。民諺有雲:“麥梢黃,鱽魚長。”黃河鱽魚有春秋兩季魚汛,秋季的鱽魚口感不如春季的,因此春季捕鱽魚最紅火。  

捕鱽魚主要靠漁網,網有多種。在東平湖,漁民用大網,上世紀50年代時,常有一網獲萬斤的記錄。濟南以下河段,較大型的是“拖網”。拖網一般高六尺,長過百丈。捕魚時搖著小船,把一根木樁夯進河底泥中,拖網的一頭拴在木樁上。然後,小船順流放網,形成包圍圈,再搖船收網到木樁處。由於網大船小,一旦遇有風浪,便非常危險,所以居民稱這種打魚小船為“小鬼歡喜”,意思是隨時有遇險的可能。

另有一種小型的“粘網”。粘網由細絲織成,網眼很小,捕魚時,在黃河邊向河中插木桿,將網挂在桿間,魚兒遊過即被“粘”住。

鱽魚經過洄遊往返,兩三年才能長成大魚。由於鱽魚在洄遊途中攝食較少,體力消耗卻很大,所以在入海口處補充食物準備出發時才最肥。鱽魚往上游,不但逐漸消瘦,而且魚刺也越變越硬,口感就不好了。

由於産量大,對以前生活在黃河口的人們來説,味道鮮美的黃河鱽魚就是家常菜。黃河鱽魚的特點是油性很大,據當地老人們回憶是“日頭底下曬得出油來”。因此黃河鱽魚就有了一種最簡便的烹調方法:將鐵鍋幹著燒熱,不用放油,直接把魚煎熟。吃魚的方法也特別,用白餅將魚緊緊地裹起,斜著咬一口,餅與魚肉都被留在口中,毛刺卻剩在了卷餅的邊緣上,用手把魚刺拔掉,再咬一口,如此一邊吃一邊拔刺,越吃越香。然而,受黃河水文變化的影響,黃河鱽魚早已從一種大眾魚類變成了珍稀物種。

 20世紀60年代以來,黃河中下游的水利工程日漸增多,閘壩重重使得河水流量變小。特別是春季,甚至一度出現斷流現象,鱽魚洄遊變得越發睏難。加之工業排水污染、過度捕撈等因素,進入20世紀90年代,黃河鱽魚資源日趨減少,至本世紀初已無捕獲記錄。同時,作為洄遊魚種的鱽魚性格剛烈,離水即死,且對水流、聲波極為敏感,因此很難進行人工繁殖,真正的黃河鱽魚似乎已成為江湖傳説。

近年來,國家實施了黃河下游生態調度,持續向黃河三角洲濕地進行生態補水。經過休養生息後,黃河口的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黃河鱽魚的回歸就是最好的例證。

黃河雖然含沙量大,河水渾濁,但依然是無數生物的樂園。1855年,黃河奪大清河河道,從山東入海,算起來,黃河鱽魚出現在山東境內不過100多年。然而,魯北地區的漁業歷史要悠久深厚得多。

魯北地區海岸線平緩綿延,灘塗寬廣,曾經有眾多古老湖泊,還有一個由濟水、漯水、淄水、女水、時水、澠水等淡水河組成的水系,形成了河海交匯的獨特自然條件。此地的河流大多朝東北流,河海交匯處營養豐富,為魚、蝦、貝類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早在先秦時期,就是遠近聞名的“百魚之鄉”。

豐富的水産資源,前人已有關注。民國《利津縣續志》有記:“鯉以黃河之金鱗紅鰭者為最佳。鱽魚多刺味美,産于黃河。海産魚類甚多……蝦之出産有蝦米、蝦皮、蝦醬等;蟹有河蟹海蟹之分。”康熙年間利津詩人劉學渤,在他的《大清河賦》與《北海賦》中,也描寫了多種當地的河鮮海鮮。

由於明清時期實行海禁政策,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並沒有造福於民。直到民國初年,廣饒、利津兩縣的漁業才開始發展起來。鼎盛時期,廣饒縣的漁船達1500多艘;利津縣濱海設有八坨,分別是劉家幻、李家坨、沙子頭、青坨子、開外坨、毛絲坨、宋家坨、小口子。按照當時的規矩,凡張網捕魚蝦的人都有固定的“坨基”,各受“坨頭”管轄,不準侵佔越界。利津縣內莊科、鹽窩、十六戶等村的船戶,沿海岸張網捕撈魚蝦,所獲甚多。

 1931年後,黃河口漁業日趨衰落,廣饒縣漁船減少至800艘左右,利津縣漁業“亦甚冷落”。當時,漁民捕魚後的儲存與銷售,全靠鹽腌制,但是到了1916年,王家岡鹽場併入王官場後,多數鹽灘被取消,不準漁民就地購鹽。有魚無鹽,漁業便也難以為繼了。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黃河口漁業才又得到了恢復發展。

黃河給入海口帶來了大量泥沙,也帶了許多水産。除了黃河鱽魚以外,黃河口毛蟹、梭子蟹、梭魚等也是當地著名的特産。毛蟹就是大閘蟹,又名河蟹、清水蟹,學名中華絨整蟹。毛蟹是我國蟹類中産量最多的淡水蟹,以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及一定的藥用價值而深受大眾青睞。

野生的黃河口毛蟹多生長于黃河入海口處的淡水河汊或濕地水洼中,自然繁育,天然長成,保有當地毛蟹的原生狀態。野生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其肉質細嫩而有彈性,肉味鮮美而無膩感。

梭子蟹因體型酷似古時候織布的梭子而得名,又叫槍蟹、海蟹、海螃蟹。黃河口一帶的灘塗和淺海,既有厚軟的淤積泥沙,又有豐富的食餌,最適宜梭子蟹的生長。

梭子蟹在黃河口地區一年有春、秋兩次收穫期,汛期長,産量高,是當地重要的經濟蟹類。梭子蟹體大肉多,脂膏肥滿,肉質白嫩,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脂肪及鈣、鐵等礦物質,深受市場歡迎。它可製作多種菜肴,是附近居民餐桌上的家常菜。過去,梭子蟹産量高、供大於求時,漁民會挑出滿膏的活蟹,將膏黃別入碗中,經風吹日曬,將其凝固製成“蟹黃餅”,成為當地一種風味特佳的待客海味食品。

相比之下,梭魚則是黃河口地區更加親民的食用水産了,其生活習性有點像鱽魚,但存世量要大得多。每年三四月,黃河梭魚會成群結隊到河口處産卵,到了六七月間,沿岸便出現體長為15釐米左右的當年生幼魚。此後,幼魚進入河海交匯水域快速生長,當立冬後水溫降至10℃左右時,便開始遊向深海,進入半冬眠期。到第二年初春,水溫回升又遊到淺海,進入繁育時期。  

“開淩梭”是開春捕獲的首批梭魚,因休眠期剛過,梭魚的腹內膽汁、雜物甚少,食之只需刮鱗不必剖肚,用清水文火慢燉,其湯汁乳白、肉質鮮嫩,誘人胃開,所以民間有“寧丟車和牛,不丟梭魚頭”的説法。

過去,黃河口地區無論居家日常飯食還是大小餐館,都會有一道鹹魚貼餅子或鹹魚卷單餅的特色菜。其中的鹹魚,就是香美適口的鹹梭魚。

上半年陜西黃河渭河用水全面達標
陜西省下達黃河干流用水指標3.28億立方米,實際地表水用水量2.13億立方米;下達渭河流域用水指標18.8億立方米。
濟洛西黃河特大橋合龍
7月27日,記者從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濟洛西高速公路黃河特大橋已實現全橋合龍,順利“飛架”黃河兩岸。
黃河激流中“槳板救人” 英勇小夥兒獲母校獎勵
近日,“一段黃河激流中27秒槳板成功救起落水者”的視頻持續刷屏,完成這一堪稱“教科書式營救”的英勇救人者正是咱們河南老鄉——鄭州大學體育學院2020屆應屆畢業生馬成龍。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