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秦嶺山傍黃河美

發佈時間:2020-06-24 10:12:06

黃河檔案

陜西地處黃河中游,陜西黃河流域是黃河流域的心臟地帶,是黃河之“芯”。黃河在陜西境內全長719公里,流經延安、榆林和渭南3市的13個縣(區),流域國土面積、人口、經濟總量分別佔陜西的65%、76%和87%。

黃河陜西段有鬼斧神工的乾坤灣,有醉舞狂濤的壺口瀑布。陜西黃河流域坐落著十三朝古都長安,分佈有黃帝陵、兵馬俑等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更是延安、照金等中國革命精神的傳承地。

這一區域的生態保護治理對陜西乃至全國十分重要。

秦嶺巍峨雄壯,黃河蜿蜒流長。

陜西位於中國版圖的中間,境內不僅有中華祖脈秦嶺,更是全國唯一全境在黃河與長江幹流之間的省份,地理位置重要,生態功能突出。陜西森林覆蓋率36.8%,是黃土高原上森林集中連片規模最大的區域,有秦嶺大熊貓、朱鹮、羚牛、金絲猴等珍稀動物,也有秦嶺紅豆杉、珙桐等珍貴植物。

  乾坤灣 高慧攝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到陜西考察時的要求,今年6月,《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發佈,陜西將開展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自然生態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空間提質增效、生態空間增綠、生態産業富民、生態服務體系建設、生態安全體系建設、生態空間治理科技創新、支撐保障體系建設等黃河流域生態空間治理行動。

  陜西黑河仙境 龔麟攝

生態重建

陜北地區的“綠色革命”

黃土高原是黃河粗泥沙的集中來源地,也是造成黃河下游“地上懸河”的重要原因。陜北地區的延安市、榆林市地處黃土高原腹心地帶,曾是黃河中上游地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生態最為脆弱的地區之一。20世紀末,延安地區年入黃泥沙2.58億噸,約佔入黃泥沙總量的1/6。陜西省4204萬畝荒漠化土地和2031萬畝沙化土地99%集中在榆林地區。

多年來,延安市、榆林市持續實施生態修復、開展生態重建。目前,延安森林覆蓋率由33.5%提高到52.5%,植被覆蓋度由46%提高到81.3%,實現了綠色全覆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到68%,入黃泥沙由每年的2.58億噸降為0.31億噸,降幅88%。榆林市林木覆蓋率從0.9%提高到34.8%,市域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沙化土地面積減少1569萬畝,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2018年,陜西省氣象局衛星資料分析表明,陜西植被覆蓋度達到73.17%,以陜北為核心的黃土高原成為全國連片增綠幅度最大的地區。

  黃土高原航拍 關克攝

生態修復

再現“九州膏腴之地”風華

關中地區位於陜西省中部,東起潼關、西至寶雞、南接秦嶺、北抵陜北高原,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橫貫全境。這裡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道家思想的發源和傳播地,也造就了春秋戰國、秦漢盛唐的時代輝煌。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農業生産的發展,秦嶺和渭河上游的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逐漸代替了“九州膏腴之地”。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多年來,陜西林業部門通過大力實施重點區域綠化、濕地保護恢復、渭河沿岸綠化、天然林保護修復等工程,曾經荒草遍野、沙壕遍佈的渭河河灘,如今成為貫穿關中的生態畫廊。

  青少年自然體驗活動 陜西省林業局供圖

生態服務

呼吸大自然的氣息

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美麗經濟”“幸福經濟”越來越被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生態空間的服務價值越發凸顯。多年來,陜西林業部門貫徹“讓城鄉居民走進美

麗的生態空間,讓美麗的生態空間提供優質的生態服務”理念,認真研究部署,拓展生態服務功能,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陜西省寶雞市、西安市、延安市、安康市、榆林市、漢中市和商洛市共7個地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佔陜西省國土面積的86%,覆蓋陜北地區和陜南地區所有地級市,其中5個地級市處於陜西黃河流域。全省百餘處生態旅遊公園,年接待人次突破1600萬。在全國率先開展青少年森林體驗、生態文明進課堂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創建“三位一體”的教育活動,建成森林體驗基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和生態探秘線路33處,教育培訓人數超千萬。

  朱鹮 趙納勳攝

生態富民

詮釋“山水林人”和諧之美

陜西的秦巴山區、黃橋林區、毛烏素沙地是全國有名的山區林區沙區。這裡不僅是三秦大地生態空間治理的主戰場,是我國寶貴的生物基因庫,也是脫貧攻堅的主陣地。這裡生活著全省七成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陜西林業部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堅持走以綠色産業促生態空間治理、以生態富民助力脫貧攻堅的雙贏之路。

多年來,陜西林業部門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並實施生態脫貧八項措施。2019年向貧困地區傾斜下達林業資金33.85億元,惠及貧困人口53.68萬戶177.35萬人;落實林業産業發展資金2.05億元,新建核桃等幹雜果經濟林51.59萬畝、改造273.48萬畝,林業産業總産值達1404.5億元。

十大行動

開啟黃河流域生態空間治理新階段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召開後,陜西林業部門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林業系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同時選派專業技術人員組成4個調研組分赴榆林、延安、關中、秦嶺等地8市20個縣(區)進行調研,編制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林業行動方案(草案)》。

今年4月20日-23日,習近平總書記赴陜西考察時強調,陜西生態環境保護,不僅關係自身發展品質和可持續發展,而且關係全國生態環境大局。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調整區域産業佈局,發展清潔生産,推進綠色發展,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要堅持不懈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推進荒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動黃河流域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改善流域生態環境品質。

陜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黨雙忍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空間治理指明瞭方向,陜西將堅定不移地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大退耕還林還草、荒漠化治理等生態修復、生態重建工程實施力度。《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近日發佈,立足森林、濕地、草原、荒地荒漠、自然景觀五大陣地,圍繞生態保護、生態恢復、生態重建、生態富民、生態服務、生態安全6條戰線,以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為總目標,以生態系統提質增效為抓手,按照“三屏三區一廊一帶”總體佈局,堅持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持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濕地保護恢復等生態空間治理工程,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力爭到2030年新增森林面積830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4個百分點。

讓母親河變幸福河 解讀《太原汾河生態景觀規劃》
透過剛剛發佈的《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態景觀規劃(2020-2035年)》,我們來看看汾河這樣一條“母親河”將如何煥發出更加美好的身姿。
小浪底大流量泄放,山東下發通知加強黃河大流量過程防禦
小浪底大流量泄放已于6月24日開始,控制花園口站流量從3500立方米每秒逐步加大至5000立方米每秒,預計6月28日洪峰進入山東,黃河干流最大流量4000~4500立方米每秒,7月10日前後大流量過程入海,洪峰在山東省持續時間12天左右。
黃河三角洲跨徑最大雙塔雙索斜拉橋開工建設
6月29日,由中鐵建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等單位投資、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黃河三角洲跨徑最大雙塔雙索斜拉橋——東(營)(利)津黃河大橋工程開工建設。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