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5月5日,湖北省武漢市2023年度首批供地清單的第一場土地拍賣活動落幕。當日以網上拍賣方式共成交土地7宗,成交土地總面積約18.83公頃,規劃建築面積約42.80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約25.34億元。
4月28日,4月份以來,中國多個熱點城市進行了土地集中拍賣。受到當地樓市觸底回升的影響,土拍市場有所回溫,一些熱門地塊受到企業追捧,爭搶較為激烈。據中新經緯統計,4月份以來,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杭州、合肥、長沙、無錫8個城市土拍成交金額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
4月份以來,中國多個熱點城市進行了土地集中拍賣。受到當地樓市觸底回升的影響,土拍市場有所回溫,一些熱門地塊受到企業追捧,爭搶較為激烈。據中新經緯統計,4月份以來,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杭州、合肥、長沙、無錫8個城市土拍成交金額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
4月21日,南昌市本級7宗地正式掛牌,共526.321畝,起拍總價約29.055億元,涉及東湖、青山湖、青雲譜(2宗)、經開(2宗)、高新。7宗地均計劃于5月23日開拍。
4月20日,廣州2023年一批次集中供地迎來尾聲。
2月21日,杭州2023年首批集中供地正式開始,本輪供地共推出13宗涉宅地塊,起始總價166.73億元,總出讓面積54.36萬平方米。
據江西省房地産業協會1月9日消息,2022年全年江西土地市場共計成交經營性用地1664宗,總面積4118.0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74%;總金額1635.82億元,同比下降16.29%。
2022年,在堅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産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總基調下,本市出臺多條樓市新政,對特定區域、特定項目、特定人群精準施策,持續優化住房供需關係、釋放合理購房需求。受全國房地産行業調整及疫情衝擊影響,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價韌性仍然較強。業內人士分析,2023年,“穩”依然會是京城樓市主基調。
北京市2022年目前已完成4批次集中供地成交,累計成交55宗地,總土地出讓金1615.31億元。
長沙全年4輪集中供地共計完成出讓住宅用地70宗,出讓金461.87億元。
2022年12月19日,天津市四批次土拍落下帷幕,24宗地塊全數出讓,成交總金額約99.808億元,成功出讓土地面積約57.2萬㎡。
12月8日,湖北省武漢市發佈了本年度第六批“兩集中”出讓公告,共推出各類用地17宗,土地總面積約136.83萬平方米,總建築規模約270.67萬平方米,起始價總額約234.65億元,項目將於12月27至30日集中拍賣。
12月5日,江蘇省蘇州市第五批次集中供地結束,此次共出讓10宗地塊,最終全部成交,其中工業園區3宗地塊全部溢價成交(含2宗地塊觸頂搖號),合計收金132億元。
11月30日,山東省濟南市發佈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公告,集中推出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和起步區共27宗地塊,出讓總面積約766340平方米。其中,12宗城鎮住宅用地出讓面積共計378698平方米,起拍總價約54.36億元,分佈在歷下區、市中區和起步區。
從地塊區域分佈來看,龍崗區3宗地、龍華、光明、寶安、深汕特別合作區各1宗。
日前,市規劃資源局官網發佈了我市2022年第四批集中出讓地塊掛牌公告。此次集中掛牌共24宗地塊,合計總出讓土地面積約57.2萬平方米,掛牌起始總價近百億元。其中,市區地塊7宗、環城地塊6宗、濱海新區地塊7宗、遠郊地塊4宗。
北京11月22日消息 11月21日,蘇州成功出讓7宗住宅用地,總出讓面積27.68萬平方米,總規劃建面47.26萬平方米,總收金44.76億元。
11月18日,天津市公告第四批次集中供地24宗地塊,土地面積共計57.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7.88萬平方米,起始總價共計99.624億元。
繼限地價、限售價、限安居型商品房建築面積後,深圳第四批集中供地增設“第四限”,包括聯合競買主體在內的同一企業拿地數量最多不超3宗。若確定企業已競得第3宗後,該企業將自動喪失本批次中其他地塊的競買資格,而其此前報價仍有效。
10月27日,深圳第四批集中供地開始掛牌。此次共出讓7宗住宅用地,總起始價約100億元,分別位於寶安(1宗)、龍華(3宗)、龍崗(1宗)、光明(1宗)、深汕特別合作區(1宗)。7宗地採用“三限雙競+搖號”的形式,于11月25日進行出讓。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